移山推死巨蟒(清朝奇事无名少年)

话说扬州邵伯以东十里地外有个村子,住着百十户农家在咸丰、同治两朝,村子往东三里有座小庙,由于战乱侵扰,小庙残破不堪,也没人愿意出钱修葺,故而杂草丛生,香火断绝,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移山推死巨蟒?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移山推死巨蟒(清朝奇事无名少年)

移山推死巨蟒

话说扬州邵伯以东十里地外有个村子,住着百十户农家。在咸丰、同治两朝,村子往东三里有座小庙,由于战乱侵扰,小庙残破不堪,也没人愿意出钱修葺,故而杂草丛生,香火断绝。

不知何年何月,有一条巨蟒盘踞庙中,时常侵入村落,家禽家畜被吞掉不计其数。百姓为此苦恼不堪,损失禽畜是小,丢掉人命是大,万一巨蟒没了禽畜可吃,一定会吞噬活人。于是,村民纷纷请求官府张贴告示,重金悬赏高手捕蛇,为村民除一祸害。

清朝人物

告示贴出三个多月,一直没人敢拿悬赏。那条巨蟒在这些日子里,一直不肯消停,不但继续潜入农家叼走禽畜,还把一个在荒地里放牛的小孩给吞掉了。这一来,村民更是人心惶惶,决定弃了祖宅,迁移祖坟,搬到别的地方重新安家。

只是老人们都有乡愁,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突然举家迁走,根本舍不得,因此老人们决定留下不走,让年轻人离开。

老人不肯走,年轻人也不忍心撇下老人不管,故而家家闻哭声,偌大村落顿时没了生气。

说来也是巧了,就在村民们为“生离”而洒泪之际,有个骑马的少年突然撕下告示,扬言:凭借手中三尺剑,可为百姓除祸端。

虽是一番豪言壮语,然而只凭一个少年就能除掉巨蟒,真真儿叫人不敢相信。

清朝武士

这个少年只看外表,并无什么过人之处,身材既不高大,也不威猛,看年纪不过十六、七,黑漆漆的面孔,粗眉毛,圆眼珠,塌鼻梁,厚嘴片,一对元宝耳朵,很是其貌不扬。周身上下,穿青挂皂,十字袢大带煞腰,脚踩一双抓地虎快靴,穿着打扮也是一般。唯有身后斜背着的一口三尺宝剑,令人望而生畏。

好兵刃,有赞为证:这口剑,是宝剑。金吞口,银镶边。赤金配制花饰件,珠红丝绸剑柄缠。有此神兵握在手,不怕蛟龙斩不断!

既然少年有心要为百姓除害,那就信他一回。老话说得好,小马乍行嫌路短,大鹏展翅恨天低。你我只管圆睁二目,且看那少年如何斗杀巨蟒!

只说少年,骑着马围着巨蟒盘踞着的破庙转了一圈,然后命令村民将破庙附近的杂草统统拔光,方圆三里之内,不准有一根杂草。

尽管少年的命令有些刁钻,但村民大都实在,既然少年发下话来让拔草,必然是有原因。于是乎,家家户户来拔草,不到一天光景,就将杂草拔了个干干净净。

清朝武士

杂草拔光之后,少年再次骑马转了一圈,然后让村民回家休息,只等明天拂晓,他便来此为民除害。

村民一夜忐忑,生怕少年说话不算数。终于捱到转天拂晓,少年纵马而至,果然没有食言,跟村民客套几句之后,孤身骑马前往破庙。

村民不放心,于是纷纷将鸟枪火铳拿出来,准备助少年一臂之力。但他们惧怕巨蟒,故而不敢靠近,只敢端着家巴什儿站在远处助威。

就见少年在离破庙百米远的地方勒住马缰,纵身从马鞍跳下,环顾四周,继而大步流星直奔破庙走去。

村民远远地望着,眼瞅着少年在庙门之前拽出宝剑,一个快步进到破庙之中。不多时,便听到房屋倒塌的声响,就见少年手握宝剑,疾速从破庙中飞身而出,好似一只猿猴,飞身跳上马鞍,持剑打马,“驾”一声,马蹄飞起,朝北跑去。

轰地一声,破庙塌陷,那条巨蟒窜了出来,有眼尖的村民看到,巨蟒的尾巴似乎已经断掉了,在地上游走之时,留下长长一道血印。

清朝武士

如此偌大一条巨蟒,一定不是俗物,想必也懂得有仇必报的道理。巨蟒紧追少年,要报断尾之仇,少年频频打马,在拔光了杂草的空地上转圈,好像有意逗那条巨蟒似的。

巨蟒受伤,血流不止,按现在话来说,少说流了3000CC(ml),再大的蟒蛇也经不住这么流血。可能是失血过多导致头晕的缘故,巨蟒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少年一见时机成熟,故意放慢马蹄,只等蟒蛇追过来之时,纵马一跃,顺着一堵矮墙跳了过去。

巨蟒要追,刚刚越到墙上,破墙由于年久失修,经不起巨蟒的重量,轰隆一声倒了,将巨蟒压在下面。巨蟒刚要钻出来,少年已经下马,飞身过去,高举宝剑,朝着巨蟒的脑袋一口气连砍数剑。直到巨蟒的脑袋与蟒身分离,少年才停下手,呼唤村民过来。

村民心惊胆战,胆大之人走在前面,战兢兢地到了近前,一见巨蟒尸首分离,这才放下心来。推金山,倒玉柱,跪倒一片,给少年磕头谢恩,称少年是韦陀转世。

少年让众人快快起来,又说这条巨蟒已经成了气候,蟒肉可以炖来吃,是滋补之物。鳞片挂在房檐下,有驱除毒虫蚊蝇的功效。村民一听,争抢着拔鳞片割蟒肉。

少年向村民索要酒肉,吃饱喝足之后,倒头便睡。村民认为少年累了,不敢过来打扰,很久才有人上前看望,没想到此时已经人马两口,不知去向了。

清朝武士

至于少年姓什么叫什么,村民都不清楚,想要供个牌位,也不知道写什么才好。

此事过后约摸一个月,村里人听说“大捻子”(捻军)将要路过,现在正和朝廷大军交战,因此格外惶恐,生怕捻子来村中作乱。

又过了几天,听说捻子大败,首领名叫三大王,中火枪后被擒,如今就关押在邵伯军营里。村里有些大胆之人去看热闹,回村后告诉大家:“原来三大王就是那个斩杀巨蟒的少年。”

如今恩公被擒,村民无不为之哀伤,拿上酒肉去见三大王,但官家不准许。三天之后,三大王被斩,村民深感痛心,于是供奉三大王牌位,以悼念少年斩蛇的义举。

一篇陋文,到此打住。本文参考自清代文集写成,不过用了些评书套路罢了。关注“大狮”,听“大狮”为您讲述老年间的奇闻异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