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奶每天的摄入量多少合适(每日饮奶300g你达标了吗)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也是第21个世界牛奶日今年世界牛奶日的主题是“每日饮奶300g 增强身体免疫力”,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纯奶每天的摄入量多少合适?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纯奶每天的摄入量多少合适(每日饮奶300g你达标了吗)

纯奶每天的摄入量多少合适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也是第21个世界牛奶日。今年世界牛奶日的主题是“每日饮奶300g 增强身体免疫力”。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用300g奶或等量乳制品,但调查显示,我国居民饮奶达标率不足3成,人均饮奶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亚洲人均水平的1/2,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乳制品可否放心饮用?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乳制品?来看看业内权威专家的建议。

饮奶达标率不足3成

牛奶被誉为“最接近完善的食物”,世界各国都把牛奶和乳制品视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2000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确定“世界牛奶日”的建议,最终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世界牛奶日”。

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刘美菊介绍,上世纪90年代,我国人均饮奶量只有6公斤/每年,与世界人均饮奶量差距很大。如今,我国人均饮奶量已提高到36公斤/每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已达50多公斤/每年,但仍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亚洲人均的1/2,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应食用300g液态奶或相当于300g液态奶的制品。2020年2月,结合疫情特殊情况,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再次对300g奶制品的摄入进行了强调。

300g,约相当于半瓶矿泉水的奶量,被视为国人饮奶的推荐标准。但让乳制品进入居民饮食习惯并不容易,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奶商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2020年,知晓300g饮奶标准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43.1%、40.5%、51.1%,但实际饮奶达标率仅分别为22.5%、19.5%、28.5%,饮奶行为跟不上认识的问题仍然存在。从饮奶意识、饮奶知识和饮奶行为三个维度来看,国人的奶商指数为62.7分,刚过及格线。

消费信心仍需提升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指导发布的《2017中国人喝奶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影响中国居民牛奶摄入量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消费者的饮奶和营养知识匮乏,认为牛奶是营养品,只有老人和儿童才需要喝;二是饮奶习惯没有养成,部分人认为牛奶只在早晨喝,还有部分人因乳糖不耐受而不习惯饮奶;三是奶制品种类较少,尤其在农村地区无法满足需求;四是谣言打击了消费者信心。

调查还显示,食用奶制品时国人最担心的五大问题是食品安全、奶源污染、激素、发胖和致癌。其中担心奶制品安全的受访者占比达57.9%,居首位。

那么,我国当前乳品质量如何?是否值得担心?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19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显示,我国乳制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2018年乳制品总体抽检合格率达到了99.6%,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达到了99.9%,是合格率最高的两小类产品。

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检中心主任王加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鲜乳(原料奶)抽检合格率达到99.9%,在整个食品行业里位居前列,卫生安全指标有显著提升。从抽检合格率、卫生安全指标、营养品质指标三个角度来看,国产奶可以放心饮用。

而在饮奶习惯的培养上,家长的责任不可或缺。零点调查显示,有15%的学龄前儿童(4-6岁)未及时补充配方粉外的乳制品,反映出家长在乳制品知识方面的匮乏。其中,因为不知道怎么选而未及时补充的家长占比最多,达43%;孩子不爱吃、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吃、觉得乳制品没有配方粉好成为另外三大原因。

挑选乳制品因人而异

牛奶不仅能满足蛋白、钙等常规营养物质的需求,且含有种类繁多的生物功能活性物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认为,人体免疫功能有一个共同的物质基础,就是蛋白质,而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蛋、奶、豆制品等。

陈伟进一步援引《柳叶刀》杂志2019年发表的PURE研究(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ical study)称,多吃乳制品和降低死亡风险相关,每天食用大于等于一杯的牛奶或酸奶,能够使死亡率平均降低约一个百分点,“摄入奶制品已经成为一种健康时尚”。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乳制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梁芙蓉表示,奶对于3岁以下儿童非常重要。6个月以前强调纯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或妈妈存在传染性疾病、食用药物等情况下,可根据婴幼儿月龄选择适合其阶段的配方奶粉,“只要是大品牌、正规渠道购买的奶粉都可以”;6个月之后需适当添加辅食,至1岁以内,每日饮奶量需至少达到700毫升;1岁到3岁,需保证每天500-600毫升的饮奶量;青少年阶段,建议每日饮奶500毫升,以保证钙的充足摄入;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选择添加了乳糖酶的奶或酸奶。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建议,在挑选乳制品时第一看产品配料表,第二看营养成分表。“配料表的添加顺序是有讲究的,排在最前面的也是用料最多的。如果排在第一位的是水,那就是饮料,不是奶”。而乳制品的营养成分表中,主要看蛋白质和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蛋白质含量高代表原奶质量更好;如果碳水化合物单位含量超过牛奶中的天然乳糖值(4.5g- 5g)很多,就说明额外添加了很多糖,不适合给孩子吃。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近日发布国内首份儿童零食团体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乳制品再次被各界专家列为儿童推荐“零食”范畴。不过刘美菊坦言,国内目前专为儿童生产的乳制品少之又少,大家较为熟知的可能就是儿童奶酪棒,“在这点上国外确实走在了前面,希望各大乳企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发儿童乳制品。”

新京报记者 郭铁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李项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