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和业绩预告有偏差 业绩目标制定基础

#在头条看见彼此#

业绩数据和业绩预告有偏差 业绩目标制定基础(1)

1 企业的根本目标

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呢?

就是要给股东赚钱,让股东的投资有尽可能高的回报。

在欧洲,有很多其它的说法,比如要兼顾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员工、客户等等。

但世界上最大,也是最主流的经济体——美国,或者体现在海洋法系里面的价值观念中,“股东至上主义”是根深蒂固的。而关心其它利益相关者,则被认为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明确无误的就是要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要给股东赚更多的钱,让股东的投资回报率尽可能高。

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企业是不是给股东赚了钱?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容易,有很多的衡量标准。

业界一般用 净资产收益率( ROE )来衡量。

ROE的计算公式很简单,就是用净利润除以净资产

假设:

两家下属部门前一年各赚了1000万,如果比较这个绝对的利润指标,两个部门干得一样好。但是,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源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部门使用了2个亿的资产,而另外一个部门只使用了1000万的资产,所以,仅仅看净资产收益率(ROE),前者只有5%,而后者是100%。差距一目了然。

ROE是股东最关心的终极业绩指标。

听说投资大佬巴菲特一般只对 ROE 大于 15%的公司有兴趣。

2 神奇的公式变换

数学里面有神奇的公式变换,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通过公式变换,管理学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居然通了, 可以结合在一起。

业绩数据和业绩预告有偏差 业绩目标制定基础(2)

这个公式变换的神奇之处在于把 ROE 这个非常抽象的财务概念分解成三项指标:

  • 产品盈利能力--营业净利率
  • 资产周转
  • 财务杠杆

净资产收益率(ROE)就是这三者的乘积。

公式每项都代表一个直观的财务指标,让人一目了然的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将公式复杂化后反而得到了简单的直观概念。

这样做的意义就是更好区分企业的业务问题到底是出在利润、销量还是财务杠杆上。

营业净利率越高,证明产品利润越高;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销售量大,资产周转快,资产利用率高,闲置资产少。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些项目明明亏钱还要做,就是因为资金周转快,能使现金轮正常运转。

如果资产回报率低的话,要么是销售利润率低了,要么资产周转率低了,要么就是两者都低了。

如果是销售利润率低了,有可能是产品卖便宜了,或者是成本太高了等。

如果是资产周转率低了,就要提高周转率,从工作流程等进行改善。

杠杆是把双刃剑,要慎用。

3 业绩分解

上面的拆解过程所形成的公式就是著名的杜邦公式。

下面这张图是对杜邦公司的底层逻辑分析:

业绩数据和业绩预告有偏差 业绩目标制定基础(3)

按照杜邦分解的逻辑,企业最后所要的东西,就是净资产收益率。而净资产收益率的水平,主要由销售利润率和资本周转率决定。

那么,怎样提高销售利润率呢?其实就是增加收入,降低费用。

用稻盛和夫的话说,

经营的原则:就是把销售额最大化,把开支最小化。

3.1 毛利

所以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毛利就出来了。这是我们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

毛利的定义:

商业会计中销售收入扣除主营业务的直接成本后的部分。

毛利还不是我们赚到的利润,因为在销售过程、研发过程、经营过程,还发生了其它的费用,扣掉其它各种费用,最后得到的,才是利润。

无论毛利增加,还是减少,管理者都应该分析这种增加和减少的原因。

毛利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行业发展;
  • 企业的竞争力在提高。

做这种区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收入增加,毛利增加,但这种增加是来自于行业总体规模的成长,这种收入和毛利的增加,就需要格外小心。

如果是第一原因,业绩好并不是因为自己做得好,而是外部环境好,天时好。

这时更应该关注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相对于竞争对手,是变得更有竞争力了,还是退步了,要关注能够反映这些情况的一些指标。

3.2 费用

收入和费用并不总是同步变化的。

企业要想实现与众不同、卓尔不群,就必须要懂得控制成本的变化,努力做到销售额增长的同时,费用少增长,或者不增长。

某种意义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很多都会成为有希望的企业。

费用由以下部分组成: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包括企业为了建立营销网络所投入的费用,与销售活动相关的人工费用、广告宣传、市场营销活动等所花费的费用,以及与营销相关的其它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等。

要考察销售收入增长和销售费用增长的关系:

如果销售费用的增长长时间地快于收入的增长,而且利润增长的速度不够显著,那么就要格外关注了。

管理费用中,有一类费用非常值得注意,就是研发费用。一个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加大,通常是好事情。研发投入的业绩结果,就是推出新产品的数量,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申请专利的数量等。这些投入最后都会可能有非常好的结果。

第三种费用,就是“财务费用”。往简单了说,就是你贷了款, 利息就属于财务费用。

加大财务杠杆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可以增加销售,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这是基本逻辑。但如果为了快速发展,负债过重, 一旦宏观层面去杠杆,那就风险很大了。

【理性思考,科学决策。@何Ta说​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