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

最近又看了一遍琅琊榜,也看了一些网友的剧评。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看了琅琊榜的观众,似乎还都认为,梁帝对赤焰军和祁王的铲除是非常正确和正当的,认为掌权者就应当倚重权术,祁王势大不得不铲除之类。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1)

还有的人,用最后靖王逼宫的事情,来证明祁王和林燮死的不冤,威胁了皇权的势力就该被清除之类。

在这里,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梁帝萧选最后落到那个结局,恰恰就是玩弄权术蔑视苍生而遭到的反噬,是他自己几十年刻薄寡恩毫无公义的下场。

很多人都只是看到靖王最后是怎么逼迫梁帝的,就觉得如果祁王和林燮不死,就会提早发生逼宫。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2)

赤焰军

所以梁帝做的没错,有了祁王独大的教训,采取放任党争制衡的策略是没错的,不管这种做法对朝堂风气的毒害,它至少保障了梁帝和大梁的权位稳固。

却没有去仔细剖析,一个好好的王朝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最后那个逼宫的局面的。

首先,我们来列一下,梁帝的儿子,也就是法理上有继承权和参政权的个体核心:

长子:祁王萧景禹。宸妃(林燮的妹妹)所生,庶出,德才兼备,深得人心。

次子:皇后(言侯的妹妹)所生,唯一的嫡子,但因病夭折。

三子:宁王肖景亭。惠妃所生,幼时因病落下残疾。

四子:太子萧景宣。越贵妃所生,前任太子,后被废为献王离京。

五子:誉王萧景桓。翔嫔(滑族公主)所生,因为生母早逝,由皇后收养。

六子:淮王萧景璘·。胸无大志,未参与朝局。

七子:靖王萧景琰。静嫔所生,早年受祁王的教育,后成功夺嫡上位,将来的武靖帝。

八子:因病早夭。 九子:年纪尚幼,未参与朝局。

如果翻查一下我国古书的历代帝王,那就不难发现,梁帝手中握有的,是一副很不错的牌。首先是儿子多,成活率高,有不少帝王子嗣极少,甚至于绝嗣。

其次是质量高,一共九个儿子,其中四个(祁王、太子、誉王、靖王)都有夺嫡的实力,还没算上夭折的,要知道多数衣食无忧的皇室子弟,都并不是什么杰出的大才,往往七八个儿子能有一两个可堪大任的都很了不起了。

第三则是序齿分配合理,由于嫡子早夭,众多庶子之中,作为长子的祁王,就理所应当的比其他儿子更有资格,而其他儿子的能力,或多或少都是不如祁王的,因此并不存在幼子强于长子而导致皇帝废长立幼的矛盾局面。

这其实本身,就已经是个理想化的局面了。换成那些子嗣单薄,或者都是不肖子孙的皇帝,根本玩不了萧选的这套操作。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3)

梁王

你觉得这个儿子势力太大了不放心,那又能怎样?你就这么一个还有点用的儿子,杀了的话选谁呢?

选那些一个比一个拉垮的吗?觉得只扶持一个儿子会造成一家独大?那又有什么办法?其他那些纨绔子弟,能跟这个唯一有才能的儿子相互竞争吗?

作者为了剧情需要,让梁帝有这么多优秀儿子可选,本身就是一个开挂之处了。但是这样一手好牌,最后还是让梁帝给玩崩了。

接下来我会从祁王萧景禹、太子萧景宣、誉王萧景桓、靖王萧景琰四个角度,来展开时间线逐层剖析,梁帝是怎么把自己玩到众叛亲离被儿子逼到绝境的下场的。

第一部分,祁王萧景禹:

祁王萧景禹,梁帝最有能力的儿子,并且是长子,林燮的外甥,是没有太子之名却有太子之实的无争议的继承人。13年前,在赤焰案中被赐死,满门被灭。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4)

梁帝无法容得下祁王,当然是因为祁王太有能力、太有名望了。这也是自古以来所有太子的困境,皇帝希望自己江山永固,肯定不会喜欢一个没有本事没有志向的继承人。

可是如果继承人太过强势,那往往不等自己死,就会有提前被拥立,让自己成为太上皇的危险。太子萧景宣被放弃,属于前一种,也就是本事不够,祁王被杀则是属于后者,已经强大到了威胁皇权的程度,不得不除。

但论及祁王,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林燮。祁王的威望再怎么高,支持者再怎么多,只要军权完全掌握在梁帝手中,那一样没什么可担心的。

问题是林燮掌握着整个国家最为精锐的一支赤焰军,战力强大到7万人能和大渝20万军队拼到底。如果林燮铁了心为了支持祁王造反,麻烦就大了。

而反过来想,如果没有祁王,单单一个林燮,就算想要反叛,没有一个法理的名分支撑,也得不到朝堂上的支持,那么剿灭起来也容易得多。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5)

这样两个人的组合,就成了梁帝的大患。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觉得梁帝杀得对,要防止出现威胁皇权的不稳因素,使用制衡术是很应当的。

为祁王和赤焰军喊冤,谴责梁帝是非不分的,都被认为是幼稚。可是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来分析赤焰军的逆案,就不难清楚这场悲剧,不是一天两天酿成的,而是用了几十年,早在祁王出生之前,就已经种下祸根了。

虽然在赤焰案发生的时候,祁王是梁帝最担心的威胁,但是一开始的时候,梁帝最想防备的是林燮。祁王在梁帝登基最初的时期才刚出生,幼年时还没有那么大的声望,在朝堂形成影响力是后来的事情。

可如果不是因为对林燮的防备,那都不会有祁王的。梁帝登基本身得到了林燮和言侯的支持,在梁帝上位之前,上一代党争过程中,林燮和言侯都是萧选这一派的骨干。

但萧选登基之后,原来的有力支持就成了皇权的威胁。因为梁帝自己非嫡非长,并不是有名分大义的正当继承人,而是把竞争者全都干掉才上台的。

为什么全剧中,观众就只见过梁帝的一个兄弟,明哲保身的纪王爷。并不是梁帝只有这一个兄弟,而是那些有本事的兄弟,全都在几十年前被他清除了。

景运二十九年京城发生的那场大乱叫做“五王之乱”,也就是说有五个皇子都想争位而杀到血流成河,梁帝是最后的胜者,也是唯一的幸存者。

举凡得位不正的皇帝,都会面临一个问题,从龙功臣尾大不掉的问题。如果是一个被老皇帝正式册封的有名分的太子正常即位,那么就可以把前朝的官员整盘接收过来,即便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也有充足的选择和衡量的余地。

但是强行夺位的皇子是做不到的,因为每个想要和自己争位的兄弟,都有一大堆支持者,自己夺位本来就不正当,为了坐稳自然就得把其他各派的朝臣清理出去,不敢再继续任用,只能用自己一派的人做新朝的重臣。

诺大一个梁王朝,肯定不会只有林燮一个杰出的武将,也不会只有言侯一个有名望的文臣。问题是先前支持其他皇子的臣子,都在萧选夺位的时候给杀差不多了,就算有剩下的也不会再用了。

这就导致林燮和言侯的分量变得格外的重,梁帝没有那么多人可选了,就只能对他们加倍重用,加上有拥立之功,在新朝就会树大根深,影响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久而久之,梁帝就会忌惮和防备了。

因为梁帝太清楚自己怎么上位的,林燮和言侯以前能帮自己夺位,难道不会再帮别人夺位吗?不管林燮怎么做,天生就会被多猜忌三分,更别说林燮后来还屡次建功,军中影响力水涨船高。

言侯也同理,梁帝不再猜忌言侯,那只是因为言侯对梁帝失望之后就去修仙了,不再占着朝堂要职了。

而梁帝为了做到制衡,防止林燮和言侯联合,想出了一个看似绝妙的办法,娶了言侯的妹妹做皇后,又抢了林燮的妹妹做宸妃。

而本来言侯是想娶林乐瑶的,但是皇帝要抢,他也只能忍痛割爱。这种玩弄权术的制衡,恰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6)

梁帝娶了宸妃之后,生下了一个庶长子祁王。又跟皇后生了一个嫡子,可嫡子夭折了。而祁王长大之后,德才兼备,受到士子朝臣的支持越来越多,形成了庞大的一派势力。

而更可怕的是,祁王是林燮的外甥,由于身上和林家有着血缘关系,所以一出生就已经注定和林燮绑定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祁王在朝中威望和支持达到了失控的地步,林燮的赤焰军也越发壮大。单独一个祁王,或者单独一个林燮的威胁,和两个人的组合造成的威胁,远远不是一个量级的。

祁王自己没有军权,林燮没有夺位的法理名分,两者结合起来才真的可怕。而这恰恰是当初梁帝为了分化林燮和言侯搞制衡,而造成的后果。

如果当初把林燮的妹妹让给了言侯的话,根本就不会有祁王的出生了。祁王可是法理上有继承权的皇子。祁王 林燮的威胁,远要比林燮 言侯的威胁要可怕的多。

梁帝的安排会失控,是因为皇后的儿子夭折了。如果那个孩子活下来,作为嫡子,尽管是老二,但仍然比祁王要尊贵的多,这样就能够形成制衡的局面。

但是,哪个妃子能生儿子,哪个儿子会夭折,这都是无法预料的因素,如果皇后的儿子长大了,而宸妃的儿子夭折的话,那一样会有问题,嫡出皇子 言侯的组合,威胁也一样不比林燮 祁王小到哪里去。

发现了吗?如果搞权术平衡的话,需要把控的非常精准,稍微不小心就可能玩脱。而且梁帝自己反应过来的太慢了,这个问题居然在祁王长大之后才发现。

而梁帝还不止这一次玩脱,后面还会有,这个暂且不详述。从以上就不难看出,梁帝面对的林燮 祁王这个巨大的祸患,正是自己不顾道义的玩弄权谋一步步造成的。

假若不是他自己搞党争阴谋非法夺位,林燮不至于有机会壮大成那样。而他弄权制衡林燮和言侯,把两个人的妹妹都娶了,结果生出了一个非常有本事的祁王,导致天平失控,为了防止一个麻烦结果制造了一个更大的麻烦。

梁帝面临祁王和林燮的威胁,本身就是自己搞权术和谋算玩砸了的结果。

而通过赤焰案,把林燮和祁王一锅端了,这就算一了百了了吗?要知道,赤焰逆案可不是只杀了这两个人。为了铲除林燮,梁帝把七万军队给杀完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对于一个古代王朝来说,七万精锐全部铲除,对国家军事力量是一个相当沉重的打击,如果不是因为赤焰军已经把20万大渝军队给打败了,那么赤焰案之后受到这一重创的大梁,如果遭受到了外敌入侵,会是什么结果,根本不敢想。

而祁王在朝堂中的势力已经很大了,因为这一个案件的牵连,梁帝几乎把整个朝廷里的文臣杀了一轮。这种做法导致整整一代人才的团灭,跟后来梁王朝的江河日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制造冤案清理政敌,固然是自己的位子坐稳了,但是对于王朝根基的损害,是根本不可估量的。为了补救之前制衡术玩脱了的局面,而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这说明权谋不是没有成本和代价的,用多了的话必定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就算可以铲除补救,也必然伤及国本。如果每一代君主都这么做,总会有玩完的一天。

第二部分,太子萧景宣:

说完祁王之后,再来说一下梁帝选的第二个继承人,太子萧景宜。赤焰案之后,祁王已死,朝廷被彻底清洗了一轮,出现了一个文臣断代和储君空缺的局面。这个权力真空,后来就被梁帝的第四个儿子萧景宣填补了。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7)

在祁王被杀之前,萧景宣是没有什么机会的。因为其他皇子的能力都远远比不上祁王,而且长幼之序更是从一开始就拉大了其他皇子跟祁王起跑线的差距。

祁王活着的话,轮不上其他皇子的,除了嫡出但早夭的二皇子,其他皇子没有一个能单独制衡祁王。而祁王死后,局面就变成了这样:老大被赐死,老二早夭,老三又落下了残疾,因此作为第四个儿子的萧景宣,就占到了先机。

萧景宣的母亲越贵妃深受梁帝宠爱,作为一个侧妃能够和皇后争高下,因此爱屋及乌的梁帝就自然看好这个儿子。

可是萧景宣成为太子后,与祁王面对的处境有所不同。他的父皇在册封他做太子的同时,就已经故意扶持了他的弟弟,皇五子誉王萧景桓,来和自己斗,以保持朝局平衡。

可以说,这个太子一入主东宫的时候,就面临一个竞争者时时刻刻准备将自己这个储君取而代之的挑战。

后来梅长苏进京之后,没有选择有大义名分的太子,自然也有复仇的原因,但还是因为太子不是一个正直的主君,做不了让大梁中兴的英主。

后来连梁帝也彻底对于太子的品行失望,舍弃了这个曾经作为继承人培养的儿子。但并非萧景宣生来就是这样,人都是会被后天环境造就的。对于萧景宣而言,不是他想不想做贤王,而是在父皇为制衡设置的党争局中,他根本没有正直做人的选择。

因为储君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一个储君是要将来继承诺大的一个天下的,他必须有自己的班底,培养自己可信的人,以备将来之用。

通常来说,这个班底是不需要太多人的,而且合格的班底往往也不会有太多的核心成员。因为大多数人要么德行有亏,要么能力不足,或者两者都不足,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永远是少数。

储君的核心班底,肯定要注重质量,不能什么货色都拿进来用,否则将来成了新朝重臣,会对朝局有很大的影响。而越是严格要求品行和才能,那么筛选出的符合标准的人选就越少。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8)

参考后来的靖王,靖王在朝中的文臣核心,就是蔡荃和沈追,至于众多非核心的中小官员,不需要他过于操心,这两个人就能够帮他去筛选,他也信得过。

而且物以类聚,一个有德政的储君,不可能大量接纳腐败堕落的人,接触的贪婪之徒多了,自己也会被污染。

所以优秀的储君不会有太过庞大的班底,精挑细选一些贤臣,能够形成一个团体核心就够用了,如果一味追求增加数量,必然有良莠不齐的问题。

但是,一上位就面临党争的太子萧景宣,根本没有选择。如果梁帝就只选了自己这一个儿子作为备选的话,那自己大可不必花费心思去大把大把的招揽人心,不断结党。

可是梁帝一开始就抬出了誉王跟自己斗,这种情况下,自己原本的班底就不够用了。比如,他为了登基以后的统治需要,只要培养10个亲信就足够用了。

但是誉王也早已经培养了15个亲信准备跟自己抢位子了。为了自己的储君之位不被夺去,那他只能把自己的亲信数量从10个扩大成20个,压过誉王。

而誉王看见太子的对策之后,为了能扭转自己的劣势,继续和太子相争,就只能把自己的亲信再增加到30个。太子发现誉王势力壮大,只能把自己的亲信增加到50个来应对。

如此循环往复,双方为了争位,就只能继续拼命结党,不管自己本来需要的班底是多少人,都得拼命招揽,绝对不能比对方少。

这样的结果是,卷入党争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面对一个要和自己抢大位的对手,自己的人手肯定是越多越好。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9)

前面说过,德才兼备的臣子,永远是少数。一个正直的储君要想保证班底的质量,就不可能用大水漫灌的办法招揽。

何况赤焰案已经清掉了一代的人才,到了萧景宣这里,理论上想要组建一个纯净的班底,人数就更不可能多了。而党争一旦开始,这个逻辑也就废了。

不管你将来想如何治理天下,首先得确保自己能取得夺嫡的胜利。因此每个皇子组建班底的准则,不取决于将来治理国家时真正需要多少人,只取决于自己现在需要多少人才能把对手按死。

对手有多少人,自己就得拉拢更多人,得不到大位,那什么志向理想都白搭。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去顾虑自己招过来的人是不是德才兼备的贤臣吗?

肯定是做不到了,不仅如此,能够在不顾品德的前提下确保招到的都是有能力的人,怕是都做不到了,还能奢求什么品行?

光有品行没有能力的,就更不会受重用了,因为斗倒对手才是第一位的,光靠品行你能斗倒谁?我知道有的人会说,哪有那么完美的标准,只要能力足够,就算品质有缺陷就不能凑合用吗?

但是,党争是个无底洞,太子和誉王斗了十年,被拉各自阵营的人越来越多,根本没有止境,到最后连有才无德的缺陷品,都恐怕不够用了。

而且,你想招揽臣子加入你这一派,那不是说一句人家就会跟你走的。必然得给好处,贤良之臣有理想,只要你自己是明主,那就几乎能无成本的招揽人家到自己帐下。

但是多数臣子没那么高尚,当你为了党争需要,为了能尽可能多招揽亲信而把标准降低的时候,还能用什么更简单的办法呢?

当然是给钱,让他们只要跟着你就能大把捞钱。如果太子舍不得给,誉王那边大大方给了,你说这些想要选边站的臣子会怎么选?

这就是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你要保持底线,对手却没底线,你还能赢吗?回想一下剧中赈灾的环节,为什么太子和誉王每次出去赈灾,都会造成赈灾变成分赃.酿成民变的结局?

只是因为太子或者誉王自己贪财吗?不是,他们自己不缺这点钱。那为什么还明知会有民变的风险还要这么干,就是为了用利益拉拢地方上的官员支持自己。

假设你每次赈灾都去大杀特杀得罪人,而对手每次都能让大家分一口肉,那么久而久之,支持你的人和支持对手的人,哪边会更多?

除了赈灾这种财政问题,人事问题也更严重。朝廷要选拔人才的时候,如果你是太子萧景宣,你在备选名单上看到了自己一派的一个无能的蠢货,和誉王一派的一个贤能正直的好官,你会怎么选?

在自己嫡位受到威胁和挑战的时候,你会更看重派系还是更看重才能?反过来,要是誉王遇到同样的情形会怎么干?

而最后无论誉王和太子谁赢,登基之后势必要把对方阵营的亲信全都清出朝局。不管你多贤能多正直,不是自己一派的,那就慢走不送。

而卷入的人越多,这样的清洗就肯定会越猛烈。然后,只剩下自己一派的人,也就无法再坚持什么唯才是举了,因为清掉对方占有的半个朝堂的臣子之后,肯定没有那么多贤臣可用了。

只要站队选对了,再烂的人都能用。很多人把自己代入了梁帝的立场,觉得只要皇位能坐稳,玩弄制衡术放任党争有什么不可?

梅长苏的那句“党争就是场噩梦”,被这些人嗤之以鼻,认为是作者的天真。党争的可怕就在于,所有人一旦卷入,就只能以派别来区分对待,只看是不是自己人,根本不看才能是否合格,自己的人无论多么烂都要保护,对方的人不管多么贤能都要排挤。

这种环境之下,焉能不出现小人当政能臣放逐的荒唐局面?梁帝认为太子失德,最终厌恶并放弃了太子。

但唯自己为中心的梁帝哪里会去想,太子变成这样正是自己只重权术不重天下的实际行为教出来的。私炮房案发之后,太子被母妃质问“你已经是东宫太子怎么还如此贪利”?

太子委屈的说“不能怨我,老五逼得那么紧,这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这话确实没有错,因为誉王为了党争,给人好处纵容贪污无所不用其极,那太子想要抓住局面,能比誉王少做吗?

党争是需要给人利益的,而且这种利益还不能比对方给的少,你给的多了,对手就会想方设法给更多,你敢少给吗?这么多利益怎么来呢?不是只能靠贪了吗?

最后太子因为沉迷酒色,被梁帝厌弃并废掉了。可如果不是自己羽翼尽失,斗志全无,太子也不会这么自暴自弃,这何尝不是被党争毁掉的一个悲剧。

太子最后说“要不是父皇捧了个誉王来跟我作对,我堂堂太子能干那些事?”

可梁帝没有听进去,作为帝王的萧选,根本不想体谅自己儿子的处境,除了自己不把别人的苦处放在心上,觉得儿子质疑父亲、臣子质疑君主就是大逆不道,根本不反思自己沉迷权术不顾公义的行为造成的后果。

从某种意义上,太子就是被梁帝的君纲崩坏所毁了的。梁帝作为君父带头罔顾道义,为了权谋毫无原则,还对太子不修德政的行为深感厌恶,却不想想儿子是怎么学来的这些,上梁不正下梁歪。

梁帝拿着誉王作为制衡的棋子,来跟太子进行原本不必要的争斗,却一再抱怨说太子和誉王不懂事,只知道相争不顾大局,却不反问自己,为什么一开始就故意扶持誉王,纵容誉王和太子相争十年,直到把太子用废了,才想起批判太子“不修德政”呢?这不正是梁帝自己造成的恶果吗?

太子最后被废,放逐出京,似乎非常可怜。但是这样一个已经因为党争没有了初心的储君,即使将来登上了皇位,也未见得有什么好下场。

因为按照梁帝的那个醉心权谋罔顾天下的秉性,完全继承这一套的太子,将来是否会成为惨死的亡国之君都很难说。大梁根本承受不起连续两代的萧选。

梅长苏搞掉太子,未尝不是救了他,至少他离开京城,还有命在,不至于将来身首异处,成为千秋史书的罪人。

第三部分,誉王萧景桓:

誉王萧景桓的经历和悲剧,是最能反映梁帝的价值取向和权谋准则,究竟有多大危害的。剧中不止一次说,誉王是最像梁帝的儿子。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10)

这种暗示,就是把誉王作为了梁帝的一面镜子,看看誉王,就能知道当初的梁帝是什么样,也能映射出梁帝自己的悲剧。

可以说,誉王的命运,从头到尾,就是梁帝自己造下的孽。从头到尾,梁帝这种毫无情义把别人当棋子的下棋做派,都是在自己给自己埋下祸根。

誉王的出生,本身是梁帝利用滑族玲珑公主的结果。之前说过,梁帝不是正常继位的,他的登基,本身是利用了滑族。

这也是梁帝不能在登基之后留下滑族的原因,得位不正的天然缺陷,就使得他不得不将曾经利用的滑族铲除。誉王生下来不久生母就已去世,到后来只知道有一个翔嫔,而不知道翔嫔到底是谁。

如果只是如此倒还罢了,毕竟哪怕滑族不反叛,誉王作为一个异族混血,天然就排除在了继承的合法序列之后。

如果早早就告诉誉王,他是滑族的后代,从小就把他晾在一边不管,倒还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毕竟所有人都知道,誉王不会继位,也就不会有人去投靠这么一个没啥前途的皇子。

一个无权无势的异族混血,一开始就被边缘化的王爷,完全不担心他会掀起什么大浪,虽说这样一定会导致父子疏远,还总可以让誉王平平安安当个王爷。

但梁帝偏偏要拿誉王来做制衡的棋子,在把萧景宣封为太子之后,接着就把誉王捧了出来,刻意让誉王和其相争,维持梁帝自己所认为的高枕无忧的朝局平衡。

梁帝这种看似的恩宠,根本上讲就是在把誉王往死路上推。这种梁帝自己所以为的聪明的布局,实际上极其愚蠢。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11)

很明显,你的这种制衡,是把誉王放在了不死不休的立场上。萧景宣毕竟是储君,要让一个储君下台,除非是有非常严重的过失。如果梁帝自己不对萧景宣彻底厌弃,那誉王自己能把太子逼下台吗?

首先太子本身就是有大义名分的,相对于誉王来说,太子既是兄长,也是主君。想要投机的臣子,如果可以选的话,那很明显太子比誉王更要有希望,誉王在这场夺嫡中已经处于先天的劣势。

梁帝给誉王这个相争的机会,让誉王感觉自己真有可能走近那个位子,可是这种机会本身就不大。太子是可以有优选策略的,只要自己不犯错,那梁帝不会轻易易储的,哪怕自己什么都不做,耐心等到梁帝寿终正寝都可以赢。

但是誉王不行啊,他只能不断寻找机会攻击太子,一时半刻都不能停,如果不展现出比太子更有力的攻势,那根本就没指望赢。

如果誉王作为一个王爷,自己就有本事把作为东宫储君的皇兄彻底斗败,靠威望强行取而代之,梁帝还可能继续容得下他吗?

斗倒太子就能入主东宫?把手段和威望达到这种地步的一个皇子捧上东宫的位子,这不就是养出了第二个祁王?要是梁帝能容忍这种局面,那当初也不会因为忌惮祁王而制造冤案大开杀戒了。

可以说,这是一个死局,誉王如果比太子弱,那根本不可能把占着大义名分优势的太子斗下去,但如果誉王强到能自己把太子斗倒了,那本身也就很难不被梁帝忌惮了。

想取胜的话,几乎只能等太子自爆,这根本不是誉王自己能掌控的。梁帝扶持誉王的目的,是防止太子提前过于做大,而不是一开始就想针对或者压死太子。

毕竟太子是梁帝自己封的,封萧景宣做太子不是为了将来废着玩的,所以从始至终梁帝都是在拉偏架,他当然想看到誉王牵制太子,可一旦誉王真的到了快要压倒太子的程度,不用太子提醒,梁帝自己就会意识到局面可能失控并毫不犹豫压制誉王。

而即便太子真的因为自己德行不修而被废掉,誉王也并没有就此胜利,梁帝立刻就把靖王扶持了上来,继续让二者相争。

誉王曾经问过一句很郁闷的问题"我已经花了十年的光阴去斗倒太子,难道还要再花下一个十年去斗倒靖王吗?"

这实际上就是梁帝有意为之,只要梁帝还活着一天,誉王就不得不继续斗一天,他是为了自己的权谋扶持你的,那自然你就要接受被他的权谋摆布的命运。

而最为可悲的是,誉王带着能够有朝一日君临天下的希望来不停的和自己的兄弟争斗,即便知道没有必胜的胜算,也依然累死累活费尽心机的去斗。然而这种希望,从一开始就是假的。

从誉王出生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不会真的被梁帝选择。尽管誉王的能力很出众,完全压得过太子,如果不是太子先天占的名分优势,根本不可能顶住誉王长达十年。

但是,他身上有滑族的血液,这已经把他完全排除在了获得储君的机会之外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梁帝为了自己的权术需要,从始至终都一直在欺瞒儿子。

前文已经说过,如果誉王的身世一直都是公开的,那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所有人都知道誉王不可能即位,也就不会有人为了前途去投靠,对于梁帝来说,构不成什么威胁。誉王

自己清楚自己生来不可能有登基的希望,也就不会早早有野心,不会像最后那样,对于皇权的执念不顾一切。

而梁帝隐瞒誉王身份,扶持他去和其他儿子争斗的做法,就让誉王成了一颗定时炸弹。不管梁帝对誉王如何恩宠或者冷落,只要身世这一层没有捅破,誉王总还不至于走极端。

毕竟梁帝是君主,是父亲,誉王从来是没有敢和自己父皇为敌的。可是一旦誉王知道了真相,那种被欺骗和利用的愤怒是无法压制的住的。

因为滑族血统这个事实意味着什么,誉王自己一下子就能明白过来。过去梁帝的恩宠越多,现在的恨就有多深,因为这个时候,恩宠一夜之间已经变成了利用。

夺嫡本身就是不归路,誉王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想法,安心当个王爷还是能凑合过的。但是一旦开始了夺嫡,那就只有胜利登顶这一个选择,不会再有退路。

且不论人一旦对至高无上的权力起了欲望,就很难再把欲望压下去了。单说夺嫡失败的结果,可不是回去继续安心当王爷就能了结的。

太子如果成功登基了,那么对于这么一个和自己你死我活斗了十年、已经有了巨大声望和威胁的竞争者,绝对不会留作后患的。

誉王在第一集就说了“如果不能更进一步,就会是万劫不复”,这一点他自己非常清楚。这本身就是一个押上自己生命的赌局,想要获得高回报,就要甘冒巨大的风险,誉王正是在清楚考虑了之后,仍然愿意为了有登顶的可能,连自己的命都押了上去。

现在你告诉他,他原本就不可能被封为储君,他的父亲明知道却根本没告诉他,他折腾了这么多年,都只是在做别人的棋子,你觉得誉王怎么可能会不发疯?

而梁帝的隐瞒,恰恰造成了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因为誉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你根本不清楚这个定时炸弹会在什么时候炸开,这和一开始就告诉他真相相比,会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

誉王故意选择了三月春猎,梁帝出京的时候谋反偷袭,这就是防不胜防的,你能够一时加强警惕,但你能几十年一直防的滴水不漏吗?

誉王的滑族血统,是个隐患。这个隐患,正是梁帝自己靠阴谋手段,得位不正而埋下的,如果他夺位没有那么见不得光,那何须向自己的儿子隐瞒翔嫔的真实身份?

而这个地雷其实很早就可以清掉,并不难办,一开始就把誉王晾在一边,让他做个闲散王爷,不给他夺嫡的希望,不要让他在朝中结党,一直像纪王爷那样排除在朝廷的核心圈之外,那样就不会有什么隐患了,就算他知道能怎样?

顶多觉得自己的身世惨而已,梁帝隐瞒身份的举动反而对自己是一种保护,和发现自己被利用之后,那种愤怒和失智完全是两个反应,而且本来自己就一直边缘化,真有什么怨恨,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但是梁帝自以为聪明的把誉王作为了棋子,不顾党争对人心的毒害,长期让誉王和太子斗,和靖王斗,最后差点把自己搭了进去。

即使没有梅长苏,靖王一直在朝外,这颗地雷的危险性也仍然存在。就算誉王知道自己身世的时候,还是太子在和自己争,难道他就会顾忌而不敢谋反吗?

反正他连爹都反了,顺手杀个兄长还会是问题吗?你可以把别人随意当成棋子,有用就捧着,没用就随意抛弃甚至灭掉。但是别忘了,棋子对于自己的命运,可不会那么顺从的接受了,因为你操纵的棋子也是人。

在面对自己被抛弃的厄运时,完全有可能去反噬棋手。能被你利用的,都不会是无用的废品,每一颗棋子都是有用处才会被看中的,而既然有自己的力量,就未必会任你利用和宰割。

誉王到最后差不多丢光了朝中所有的帮手,几乎无牌可出的情况下,还能利用太子的表弟谋反,九安山上杀的血流滚滚,差点就让梁帝一命呜呼。

更不要说在誉王如日中天的时候,能够造成怎样可怕的后果了。这不正是梁帝自己弄权玩脱的又一次反噬吗?

把一个根本不想选择的儿子故意捧起来,让他有了牵制另一个儿子的势力,那到了他起兵杀向你的时候,你还能用当众宣布他是滑族后代没资格即位的办法,来让跟随他的人退兵吗?

为时已晚,你捧起一个棋子容易,棋子失控的时候,可就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了。如果誉王真的造反成功了,会怎么样?

可以想见的是,一定会比现在的梁帝更加狠毒和刻薄。且不论誉王的性格和品德几乎完全是梁帝的翻版,在这次造反之后,誉王就已经做不了一个合格的皇帝了。

梁帝自己是得位不正的,所以在登基之后,这种对自己合法性的敏感和对他人继续模仿自己的担忧会被不断放大。

誉王如果以这种方式夺位,那么会比梁帝更加极端,梁帝因为利用过滑族的事情,都要以灭族的方式来掩盖秘密,那更不用说本身就有滑族血统的誉王了。

如果在九安山上誉王真的杀进去了,别的不用说,在场的那些文武大臣和皇族肯定是一个都不能活的,为了掩盖夺位的事实,誉王只会大开杀戒,即便代价是把满朝的文臣武将杀绝,再次造成当年五王之乱时那种一代英才全部扫空的后果,他也没有选择。

梁帝的权谋玩脱了之后的这种后果,几乎不可避免的就要在下一代再次重演。五王之乱杀完一代人才,赤焰案杀完一代人才,九安山逆案再杀绝一代人才,你觉得大梁王朝,还能经得起几次这种后果?

权谋不是没有代价的,靠这个支撑起的王座,必然随时有崩塌的可能,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你自认为天衣无缝的棋局就会失控。

第四部分,靖王萧景琰:

在梁帝的四个有希望继承的儿子之中,靖王萧景琰是排行最靠后、参与夺嫡最晚、梁帝重视程度最轻,也是最终成为胜利者的一个。可以说,萧景琰作为梁帝这一朝的最终总结,是再合适不过的观察视角。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12)

正因为靖王此前一直不是有希望夺嫡的备选,所以在梅长苏进京之前,靖王没有站在朝堂权力的漩涡中间,没有像哥哥们一样处于接近权力顶点的位置,所以在此前31年的经历之中,靖王都是一个观察者,从朝外的广阔天下,来观察朝内的旁观者。

梁帝统治的时间非常长,多达四十年之久,因此所有的皇子,都没有经历过他们的父皇当年夺位的五王之乱,那段记忆,恐怕连纪王爷都未必很清晰。

而赤焰逆案,却绝对是几乎所有皇子都亲身经历并且印象深刻的。但共同经历过这个逆案的皇子们,心境未必完全一样。

祁王作为赤焰案的当事人,被梁帝赐死。所以,祁王只见过自己活着的时候,这个天下是什么样的,自己死后,身后留下的是一个怎样江河日下的大梁,他是不会看到了。

太子和誉王当然也经历过了,他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皇兄在世之时是多么贤能和正直,而在祁王死后,本来轮不到自己的储君之位空出来并且有机可乘的时候,他们很快就展开了对至尊之位的争夺,一半是出于自己的权力欲,一半是因为父皇出于平衡棋局的安排,成为了深处大梁朝廷中心的党争台风眼。

而靖王作为庶出的第七个皇子,母亲只是个医女,继承资格非常靠后,没有被梁帝真正看重过。在赤焰案之前,他是祁王一手教育带大的,却又不是祁王一党的关键人物。祁王在朝中的作为和政绩,对于天下万民的影响,站在局外的靖王是能够比兄长更加看的深切的。

而祁王死后,太子和誉王作为备选继承者被梁帝放到了高居朝堂的核心圈,靖王因为反对冤杀祁王而被梁帝更加疏远和冷落,放逐到了外面去打仗了,所以也就更进一步的了解到,那场杀尽了一代英才的赤焰案,让大梁的军队和地方治理,一步步腐朽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太子和誉王为了嫡位进行的党争,让朝局的风气变成了什么样子,让他们自己变成了什么样子,身在高位处于其中并已经被其浸染的两个兄长,远不如靖王这个远在局外的旁观者看的清楚。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13)

本来靖王已经不对朝局有什么希望了,他和整天修仙的言侯,心境原本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了,只是他不像言侯那样,有足以躺平退休的那个资历罢了。

站在他的角度,老爹坐在龙椅上这么多年,早就没有了作为常人的亲情和正直了。而有希望成为下一代帝王而斗得像乌眼鸡的两个兄长,也全都是一个样子,还没有坐上那个位子,就已经没有作为君主的担当了。

这样的一个朝廷,还有什么希望?这不只是靖王一个人的心境,也是所有希望江山永固子民安康的良臣的心境,在参与夺嫡之前,本就没有什么希望的靖王,和其他臣子的立场的地位,其实本无区别。

直到梅长苏的到来,给了靖王一个夺嫡的牵强理由。靖王并不知道面前的这个梅长苏的真实身份,但是还是决定夺嫡了。他

对自己的夺嫡本来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但不管自己是否成功,只要能把太子和誉王挡在王座之外,就可以不惜一搏,这正是因为,他对于那两个兄长的了解,他知道太子和誉王不论谁成为了将来的君主,都只会比现在更槽。

而相比于两个兄长,对于父皇的了解,更是萧景琰在旁观的立场,能够看的更清楚的。当年夏江因为知道了祁王想裁撤悬镜司,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和谢玉一起串通起来,制造伪证去诬陷赤焰军,利用梁帝对于林燮的忌惮,蒙骗梁帝掀起了泼天巨案,用无数人的人头做了自己权位的垫脚石。

很多人在评论赤焰案的时候,总是把夏江和谢玉的行为认为是为君分忧的忠心,觉得祁王和林燮想不想反不重要,只要他们有了想反就随时能反的实力,那就非杀不可。

祁王提出的裁撤悬镜司的建议,是摧毁了皇权统治的必要支柱,悬镜司忠于皇帝个人,对于皇帝的统治是必要工具,祁王提出这个就是触犯了皇帝的忌讳等等。

即便当时的祁王,是以过于天真和迂腐的心态,才会提出裁撤悬镜司这种“蠢话”,可是在后来的靖王眼中,还会觉得那是一种天真的蠢话吗?

悬镜司忠心?那为什么到后来,悬镜司就和誉王勾结起来,插手到了夺嫡的事情中了?为什么策动誉王谋反弑君的,恰恰就是梁帝曾经视为自己统治支柱的夏江?

我前面不止一次说过,依赖阴谋权术来统治,总会有玩脱的时候,包括你自认为最可信的人也一样不例外。

当靖王看到自己的父皇,被悬镜司反噬,差点就死在曾经信任到极致的夏江手里的时候,还会以为当年皇兄说的悬镜司有害论是纯粹的天真和傻吗?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14)

说夏江和谢玉策划赤焰逆案是忠于皇帝为皇帝分忧的人,不会去想这么一个问题:既然这两个人是忠君,那为什么瞒着梁帝去做这个事呢?

梁帝可没有授意这两个人去这么做,而13年后,夏江还要谢玉死守赤焰案的秘密,不敢让梁帝发现事情的真相。瞒着皇帝去制造冤案构陷储君,这种滔天大恶也能说是“为君分忧“?

以忠君的这个标准来说,这就是毫无疑问的大逆。因为你现在为了权位能害储君,将来就能为了权位弑君,到最后夏江串联誉王谋反,不就是最好的证明?赤焰案本身就是欺瞒君主而做下的,有欺瞒的前提在,这本身已经不忠诚了。

夏江炮制赤焰案是为了忠心?分明就是保自己的权位而已。谢玉是为了皇帝铲除大患?不过是为了冒领赤焰军击退大渝的军功,拿将士的血给自己晋升铺路而已。这哪有半点的忠诚在里面?

而且就算梁帝早就想除掉祁王,由梁帝自己授意夏江去构陷,和夏江瞒着梁帝去构陷,性质完全不同。因为你在祁王和林燮没有谋反的迹象之前动了这个手,那就必然要留下残害骨肉冤杀臣子的恶名,哪怕再过几年祁王真可能反,在抓到证据或者迹象之后动手,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平叛。

两者对于梁帝的身后名誉,是完全不同的。而梁帝没有下定宁可提前冤杀也要铲除的决心,谢玉和夏江就欺骗皇帝做了这种事,本身就是给梁帝强加了身后恶名。

靖王作为最后继承梁帝皇位的下一代,他既是梁帝在世的时候,一个站在旁观角度的观察者,也是梁帝身后,能够看到他身后评说的后人。

所以萧景琰自己也很清楚,即使自己不去费尽心思翻这个案子,梁帝因为冤杀祁王造成的骂名也已经不可避免。因为赤焰案,实在做的太拙劣了。

当时的几乎所有人全都看得出,这明显是一场构陷和冤杀的莫须有的逆案。这场案件给所有人造成的印象,就是确信无疑构陷忠良的"铁案",连疑案都算不上。就算梁帝自己不想承认,千秋之后,史书上也没有人再会替他隐瞒了。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15)

很多人说的自认为有理的一句话是"看见最后逼宫的靖王,就知道祁王死的不冤",却没有自己去想想,靖王当时的心境。

当靖王率众在大殿上逼着梁帝下诏的时候,那不就是劝自己家属去自首的心境吗?当时的梁帝,还有让靖王发动政变的价值吗?整个朝廷都在掌握之中了。倘若不是为了想给兄长翻案,他还用得着来这么一出?

退一万步说,靖王要真是想篡位的话,那九安山上就能成了,都不用自己动手,让誉王先把皇帝杀了,都不用脏自己的手,然后自己来平叛,正好就名正言顺即位了。

靖王那个时候不是一样存在想反就能反的问题吗?但这个问题不正是梁帝自己的权谋失控反噬的后果吗?誉王都反了,一切都失控了,他不认栽还能怎样?作为皇帝,一次又一次让局面失控到想反随时能反的程度,这难道不是他自己的问题?

梁帝自己认错,至少身后名声还不算太昏。而即便靖王昧着良心为了维护父皇的面子继续替梁帝隐瞒,他能瞒得了自己一世,还能隐瞒千秋万世吗?

可靖王掌控整个朝廷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梁帝不是非常会用制衡术吗?因为能用来制衡的皇子,一个一个都被梁帝亲手毁了,他到最后没人可用了。

祁王,本身是梁帝权谋制衡的产物,自己没想反,被梁帝扣上罪名杀了。太子,原本有希望即位,被梁帝蓄意制造的党争给磨坏了,最后被废。

誉王,被梁帝鼓动着做争权的棋子,结果玩脱了造反,自尽了。等到有实力的皇子全都毁完了之后,梁帝也已经日暮西山了,就还只有这么一个有能力即位的皇子,那所有人必然会对毫无疑问不久之后就将即位的新君无比忠诚,这已经不是梁帝自己所能更改的了。

他自己只重权谋,不论是非,让自己的儿子一个一个当作权谋的消耗品,当消耗品用完的时候,就由不得梁帝自己想怎么样了。

就算当时梁帝真的有种,拼出性命一刀刺向靖王,还能怎样?自己还能活几年?把最后能用的一个继承人杀了,你本来已经千疮百孔隐患丛生的江山,还能保得住吗?所以最后梁帝不忍也得忍了。

有了之外三个兄长被梁帝刻薄对待的经历摆在那里,靖王对梁帝已经够仁至义尽了,要说忠孝,得位不正的梁帝自己就没资格说忠孝这两个字。

靖王逼宫了,所以说明梁帝杀祁王证明了他的明智?是他的儿子不忠,错的不是梁帝?谋反作乱需要完全掌控朝局吗?誉王谋反的时候,可是把羽翼都丢干净了。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16)

那与其如此,为什么不想想,如此明智的梁帝,为什么让自己的儿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步了“不忠不孝“的后尘?

祁王、太子、誉王,到最后的时候,无不是让梁帝失望至极,满口咒骂。靖王作为最后一个,因为完全掌握了大权,梁帝骂也没用了。

如果四个有能力的儿子,全都背叛了自己,那究竟是儿子的问题,还是梁帝自己的问题?这还想不明白吗?

靖王最后的做法,完全就只是为了皇兄争个清白而已。用祁王被杀之后,大量的臣子出来喊冤,来作为祁王结党做大,威胁皇权的证据,本身就很可笑。

如果祁王在朝辅政的时候,这些人为祁王帮腔,那可以说是政治投机。可是当时祁赤焰军也被灭了。这个时候为祁王说话的,那就只是为了争一个事实和真相了,利益投机可言?

祁王已死,拥立的机会已经没有了,这个时候冒着杀头的风险出和祁王"结党"的投机者吗?梁帝这个时候大开杀戒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自己的祁王都死了,哪还有什么想不想反能不能反的问题,那都是扯淡。

同理,靖王最后那么做,原因除了给皇兄讨个清白,还能图了什么?梁帝最后大骂可从不想想,这些人是怎么被自己逼成"乱臣贼子"的?

言侯、霓凰、林殊,这几个不是先被梁帝所负,哪一个是自己先做出对不起梁帝的事情的?梁帝最后的众叛亲离,完全是自己一生几十年行事不端、心术不正的反噬。对祁王冤杀灭门,死后的名声都要打为逆臣。

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昭平帝萧选的权谋和悲剧)(17)

对太子不教而诛,一边迫使他党争一边骂他德性败坏。对誉王欺骗利用,从母亲到儿子两代接力伤害。对靖王刻薄无情,前脚被救了后脚就翻脸。靖王最后做的事情,无非是把自己的那些已经被毁的兄长,各自被梁帝伤害过的不再连带加上自己的那份,全都还给了梁帝而已,而且仅仅是归还了千万分之一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