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各个年龄段的雅称(我国民族文化中各个年龄的雅称)

我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在古代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雅称,从婴儿时期到老年时期这些称谓不仅代表了不同年龄的特征,也展现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代人各个年龄段的雅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代人各个年龄段的雅称(我国民族文化中各个年龄的雅称)

古代人各个年龄段的雅称

我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在古代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雅称,从婴儿时期到老年时期。这些称谓不仅代表了不同年龄的特征,也展现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婴儿期

初生的婴儿,都是包裹在小被子里,用宽带捆好。包裹婴儿的小被子和宽带叫做襁褓,不到一周岁的婴儿期叫做“襁褓”期。

刚出生的小孩,内心洁净,未被尘世间的恩怨情仇所干扰,有一颗善良、纯洁的心灵,未满一周岁的婴儿也称“赤子”。

幼儿期

一周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学习说话,他们还不能像成年人一样口齿清晰,只是牙牙做声,所以一周岁到两周岁的小孩叫做“牙牙”。

两周岁以后的小孩,已是能走能跑,身体硬朗,大人此时可以提起小孩抱在怀中,两周岁到三周岁这个时期为“孩提”时期。

儿童期

三岁以后,进入儿童时期,此时还没开始束发,多是头顶留有短发,并自然下垂,此时称三岁以后为“垂髫”。

女孩七岁,男孩八岁时开始换牙,这是称七岁的女孩为”始龀,髫年”。八岁的男孩为“始龀、龆年”。

少年期

此后进入少年时期,此时小孩左右梳成两个发髻,如同两个羊角,这个时期的小孩称为“总角”。

十岁以下的这个时候,孩子处于换牙的时期,八、九岁到十岁这段时期也叫做“黄口”。

十岁时,到了上学年龄,这时候开始学习本领,此时为“幼学”时期。

女子

女子十二岁以后开始带钗梳妆,十二岁的女子称作“金钗”之年。

十三四岁的女子此时即将成年,如含苞欲放得花朵,此时的女子成为“豆蔻年华”。

十五岁时女子成年,开始束发插簪,十五岁的女子为“及笄”之年。

​​

十六岁的女子芳华正茂,青春年少,此时称作“碧玉年华”,又因古代隶体“瓜”字可拆开为二八两字,二八为十六,女子十六岁也称作“破瓜年华”。

女子二十岁时,正是花容月貌,纵使未施粉黛,也是年轻貌美,有桃李之艳丽,二十岁女子称作“桃李年华”。

二十四岁的女子正是貌美之时,如完全盛开花朵,此时称作“花信年华”。

女子三十岁后,步入中年,但花貌依旧,风韵犹存,此时称作“半老徐娘”。

男子

男子二十岁成年,开始束发,正衣冠,成为“弱冠”之年。

三十岁时,正是奋斗得大好时机,此时该确立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应当有所成就,为而立之年。

四十岁时,人生历经大是大非,一切都看的透彻,没有感到迷惑的了,为不惑之年。

五十岁时,知道事情之艰难,作事不在追求结果,人生已过大半,为知天命、半百之年。

老年期

六十岁经历一个天干地支,六十年周而复始,头发花白,为花甲之年。

七十岁在古代是很少有人到这个年纪,为古稀之年。古代有尊老传统,七十岁可以拄着拐杖在国都内行走,为杖国之年。

八十岁在古代允许拄着拐杖上朝,为杖朝之年。此时肤色貌黑如铁,又叫耄耋之年。

九十岁已是非常高龄,皮肤开始紧缩,背部开始出现如鲐鱼的花纹,此时称为鲐纹之年。

百岁时饮食起居已经不能自理,需要子孙供养和照顾,此时成为期颐之年。

这些年龄的称谓,在我国文学作品中经常看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高雅体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