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考点分析(2022高考备考散文阅读构思特色分析题型专练)

高考散文阅读考点分析(2022高考备考散文阅读构思特色分析题型专练)(1)

一、叶文玲《汴京的星河》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

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琅满目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那个素享盛名的“第一楼”,更是整日价顾客盈门,座无虚席。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时令小吃著称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但是,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

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游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

再说那灯。

我们抵达之时,虽是正午,却见鼓楼、龙亭这些主要街区,俱已“东风夜放花千树”了。

说也怪,越盼淡月胧明,偏偏日落迟迟,待挨得黄昏近,笑语喧,好心的主人却又劝阻道:此时去观灯,保准你们挨都挨不到跟前!

纵然心急难耐,也只好耐下心来,远远地站在门口,放眼眺望长街,果然是人潮滚滚,黑压压一片。虽未亲临,可是一阵阵传来的欢声笑浪,越发教你心痒痒得如痴如醉了。

好容易等到了“灯火阑珊”时。哦,这话儿也许不算准确,已是夜露生凉月横中天了,兴致浓浓的观灯人,还是一簇簇一队队地蜂拥不绝。

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的彩灯,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相辉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态,大放光华,直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望,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平日如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淡了许多光华。

古人观灯,只能欣赏那奇巧百端的扎灯技艺,点的是蜡烛,糊的是绢纸,纵然巧夺天工,也难经风吹雪打;而今的灯,有了科学技术辅佐,自然更加高明。你看那腾跃而起的奔马灯浑身通亮,那纵马奔驰的勇士目光如炬;那能与人对话的机器娃娃灯前趋后仰,憨态可掬;那大书“为民作主”的扇子灯来回穿梭,熠熠生辉。

呵,怪不得,所有的看灯人都不恋恋于那些只有光色,只亮不转的小灯,却把以上那些巨大的,既有传统技巧,又有现代化特色的新鲜有趣的大转灯,密匝匝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点不错,尽管灯节是古老传统,但人,毕竟是80年代的人,现代人最仰慕的还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啊!

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又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一间小木楼的门窗呀地一声启开,一根长竹竿软软地伸将出来,竹竿头上,滴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那宫灯虽小,款式却玲珑剔透,做工也极精致细巧。一时间,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旋转的花卉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一簇飞花,一团流云……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的红云……

那红云,那灯影,久久地晃在我的眼前,直伴着我进入梦境。

午夜,我果然重温了少年时的梦——我见那闪闪烁烁的星星,都从天河里飞溅下来,变成了“灯雨”,洒落在汴京城……

(本文有删改)

1.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5分)

2.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4分)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4.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6分)

【答案】

1.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下伏笔。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解析】解读题干,可以将问题转换为我们熟悉的或容易解答的问题,如“文本为何这样安排结构”或是“这样安排结构有何作用”。这种分析结构作用的题目,一定要把握全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9、2.①用词夸饰,辞彩绚丽。②运用铺陈、排比语句。③语气急切:用副词“果有”“真个”等加强语气,用“你看”“你抬头”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奋心情。

【解析】赏析重要语句的语言特点,首先要明确赏析角度。语言特点一般从用词、句式、修辞、叙述人称、语言风格等角度赏析。答案一般由明确特色、举例分析内容、分析表达效果三部分构成。然后,根据赏析角度,逐一分析重要语句中的文字,总结语言特点。一般情况下首先考虑用词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其次是句式,如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再次是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再次是叙述人称,如第一人称方便直接抒情,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距离显得亲切,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比较客观等;最后是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朴实、华丽等。画横线语句中,“巧夺天工”“五色荧煌炫转”“争奇斗俏”等词语,辞彩绚丽,带有夸张的意味;“那一盏盏巧夺天工的彩灯”“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近近地看”“远远地望”是铺陈手法;“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使用了排比修辞;“果有”“真个”等副词的运用表现出惊喜的意味;“你看”“你抬头”等第二人称的运用,给人以急于与朋友或亲人等分享喜悦之感。根据这些分析,总结答案即可。

3.①连用10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合。②前文渲染的是“闹”,此处连用“一”凸显的是“静”,形成强烈反差。③前文铺陈的是“繁”,此处聚焦于“一”,梦与现实交相呼应,让作品余韵十足。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10个“一”写了什么内容,然后结合画波浪线部分在文章中的位置考虑跟上文的关系,最后思考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一间小木楼”“一根长竹竿”“一盏八角宫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姑娘”等描绘出了一幅作者蓦然间发现的汴京城的优美星河图,与上文提到的“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和“古人观灯”相呼应,古今对照,现实与想象对照;同时这一安谧祥和的图景与上文熙熙攘攘的图景对照,就使得文章思路自由出入于古今,动静相衬,开合有度,韵味十足。

10段先写了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让人不由想到街上会走出来什么样的人,自然地过渡到了11~14段对人的描写,而“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游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所以才有了下文观灯受阻的情节和观灯盛况以及兴尽欲归时看到的美景,也才有了最后一段的点题“都从天河里飞溅下来,变成了‘灯雨’,洒落在汴京城……”。文章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结构清晰,最后点题,水到渠成。

4.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气象感到新奇。②有感于游人众多,人民生活富裕,精神焕发。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实现了“我”的“星河梦”。

【解析】本题的句子出现在第5段的末尾,极为短小,我们可以采取关键词分析加语境分析的方法来解答本题。本句的关键词是“新奇”和“庆幸”。整个句子语境是“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提炼句子主干后可知,是汴梁城牵下的星河让“我”感到新奇和庆幸。汴梁城的星河为什么会让“我”有新奇和庆幸的感觉,要结合后文分析。第5段往后,作者陆续写到了汴京城繁荣的街、衣帽鲜亮高兴游玩的人、巧夺天工的灯,描绘出一幅繁荣热闹的优美星河图。而第13段“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第21段“而今的灯,有了科学技术辅佐,自然更加高明”,也暗示了本文的主题:眼前的盛世景象是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带来的。所以,作者新奇的是现代科技让古都汴梁又一次牵下了星河,实现了“我”的“星河梦”;庆幸的是“我”生在当今,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时代。据此分析,总结答案即可。

二、叶小龙《借问春风来早晚》

借问春风来早晚

叶小龙

①今年六月离开苏州迁回了南方,因一个缘故,我又在这雾霾与冷雨纷飞的季节回到苏州短暂滞留数天。对于这个深爱过的城池,虽然五年来的冬天于我无异于酷刑,可此刻,我只想忘却这雾和冷,忘却冷风无情地往我怀里钻,带着小别离后、游子归家般雀跃的心情重新投到这城池里的一花一木、一物一景的怀抱里。

②我穿着街,走着巷,开始“享受”着冬雨打在脸上、头发上,还有我厚厚的驼绒大袄上。我只顾贪婪地望着马路两边歪斜着脖子、斑驳的树干、只剩下不多几片叶子的梧桐树,只顾闻那满树黄叶与晶莹剔透花瓣的腊梅的清香。这清香啊,不是庸脂俗粉扑脸扑面的甜香,不是十月里金桂浓烈到让人几要眩晕的浓香,更不是桃李花招蜂惹蝶的蜜香。这香啊,仿佛让冰雨彻底洗干净了,又仿佛被花神抽去了骄矜之气似的,就这么幽幽地、忽有忽无时断时续地钻入你的鼻孔。你仿佛一口气就可将这香气吞入口、咽下肚,一股脑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待你换一口气,它又悄然而至。

③走着走着,我忘却了天是冷的,我甚至有点窃窃地盼着这雨就这么下着,让我踏入的每一处园林,经过的每一座小桥,驻足停望的每一片瓦当,因为这雨的滋润,生长出厚厚的、软如绿色毯子的青苔。这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苔痕,是梦里怎么也抹不掉的姑苏颜色。我的姑苏梦里,那绵密的绿啊,那雕着花草鱼虫,好似还沁着瓦匠汗滴、油光锃亮的黑瓦啊,一层又一层,一波又一波,翻如泉涌般照入我这游子般敏感而易动的心房,直击我无眠的愁思深处。

④在这桥是断桥、水是断流、雨是媚眼秋波的季节里,我躲在一处小小的园林里,因为小,只称得“半园”的所在里。这半壁园林,仿佛蓦然间被人无端截去半襟衣袖似的,却依然有高耸的围墙,只是什么都只有一半:半个船厅、半个水榭、半边曲廊、半亭,连园东北部的重檐楼阁也是二层半。

⑤我慢慢地走在曲曲折折的游廊上,临水的紫藤花潜匿着,我知道只要春风又绿江南岸,那紫藤花就开成了“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到那时节,花下仕人娇娥争相来访之际,又必是“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般的衣香鬓影吧。可这时,它仿佛沉沉睡在春梦里,任谁也唤不醒,甚至连半颗嫩芽出来报个信都懒怠啊。

⑥“先生要进来喝茶么?”一个长裙曳地的小娘鱼(小姑娘)出来唤我。跟着小娘鱼,拾步而进,却是一个不大的厅堂,上面高悬“且住为佳”四字牌匾。可不是呢,人生碌碌,无处安放的岂止脚步,大约还有旅人的心吧,既如此,那就且住为佳吧。

⑦盛着明晃晃、光亮亮茶汤的玻璃盏端上来了,细细篾片编成的食盘也端上来了,热腾腾、香喷喷的点心:松松软软的是桂花糕,印成梅花模样的是绿豆糕,糊满芝麻、蓬蓬松松的可不是蟹壳黄,那油腻腻如凝脂般暗红色的必是枣泥糕了。满满当当一大盒,冒着热气,搛起一个,一口下去,满口满嘴满胃都是姑苏老味道。

⑧吃着茶和点心,蓦地,叮叮琮琮响起古筝声,却是一个着旗袍的女子,十指娴熟地弹着我听了千百遍的《姑苏好风光》,我的心仿佛也被这音乐、这茶点填满了似的,充盈而富足。我知道,只要一回到这熟悉的所在,所有因劳碌奔波而千疮百孔的心就一点点地被修复,仿佛重新被塑造出一颗平静、安适而柔软的心,忘记了愤懑、疲惫和焦虑,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安住”吧。

⑨就这样,不被打扰地、静静地看暮色渐渐四合。花园里、湖岸上的灯逐一亮了起来,黑瓦上落了不知是银杏还是什么树的黄叶子,在灯光里透着一抹蜜色的光。鸭子游累了,双双躲到水榭底下,静静依傍着,不再喧哗。只有风仍然在搅动着树枝,投在湖面上,一片幻影。

⑩这一切都让我无由地安定与满足,如果可以,我愿意停在这蜜色的光里,住在荡漾的波纹里,留在这寒冬里的姑苏幻影里,不再醒来,直到春暖花开。白居易诗云: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是啊,眼看就要春暖花开了吧?你看,那毛茸茸、一颗一颗尖着花苞的紫玉兰早已捎来春的消息。

(有删改)

1.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巷之景,后写半园之景。(4分)

2.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6分)

3.请简析本文在线索安排上的特点及作用。(4分)

4.综合全文,请从线索方面简析本文结构上的特征。(6分)

5. 试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答案】

1.(1)结构角度:本文采用的是双线结构。从游踪线索看,这样写符合游踪线索特征,即由街到园,由面到点。从感情线索看,这样写合乎感情变化特点,即由伤感转入欣赏。

(2)内容角度:①先写街景自然之美,转入半园,开始侧重写人文之景。②由浅入深:写街巷之景是表层意思,是对苏州城的神往与赞美;写半园之景,是体现深层意蕴——对人生理想的“安住”的追寻。

2.①巧妙地使用游踪(时空转换)和感情变化两条线索来贯穿全文。②组织材料由面及点,有详有略。先略写街巷自然之景,“面”上写;再详写半园人文之景,“点”上写。③实中寓虚,虚实相生。实写苏州城寒冬之景如此美好,暗藏对苏州春天景色之期待。

3. 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手法句),一条是游踪线索(材料句),即时空转换线;另一条是感情变化线(材料句)。采用双线结构组织全文(手法句),使上下文过渡自然,照应鲜明,结构严谨(分析句);游踪与感情交织在一起(手法句),使内容联系更紧密,更加浑然一体(分析句)。

4. ①以时空转换为线索组织全文(手法句)。时间由白天到暮色四合,空间由街巷到半园(材料句),脉络清晰(分析句)。

②同时以感情变化为另一条线索组织全文(手法句)。情感由重逢的兴奋到沉醉愁思直至安定满足(材料句),层层铺展,过渡自然(分析句)。

5. 文章第①段写重回苏州的雀跃心情;第②~⑨段具体写寒冬游苏州的经过和感受;最后一段写游后的安定和满足,以及期盼之情。

三、阿来《火车穿越的身与心》

火车穿越的身与心

阿来

①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我们一路都在用汽车追赶试运行的火车,借此反复感受青藏高原上从未有过的机械与钢铁巨大力量的冲击。

②我驾驶着吉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一次次冲到火车前方,等待火车蜿蜒着驶近,感受火车从面前不远处轰隆着经过时,脚下的地面传导到心中的轻轻震颤,再目送它从某个山口处消失。

③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

④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后来,我坐着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去过很多地方。记得在科罗拉多州的某个地方,在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有一次,在公路与铁路交叉处,我们停下车来,看长长的铁路线上,长长的一列火车在草原和积雪的山脉之间蜿蜒而过。那时,我就想,要是也有这样一条铁路穿过青藏高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当即,我就要求朋友帮忙退掉机票,要坐这条线上的火车,穿过落基山脉,直到美国的西部海岸。

⑤这是一种情感的代入法,这样,几乎就有了在青藏高原上乘坐火车的感觉。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几年,就在青藏高原真切地看到火车奔跑了。

⑥此次青藏之行前,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

⑦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

⑧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

⑨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用天真的笔调在小说中描述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而且,也正是在文字展开的时候,的确真切地体味到这些事物一出现,生活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在另一篇小说中这样描述一座小水电站的出现:“一双从来没有写下过一个字母的手合上了电闸,并将整个村落的黑夜点亮时,大家都有一种如在梦境的感觉。可这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光亮。”

⑩这种光亮出现了,世界的面貌与人的内心都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是的,“变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热爱这个字眼,而又深受着它的驱迫啊!

⑪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望着湛蓝的湖水,湖对岸念青唐古拉山那些亘古如此的雪峰就渡到心中来了。晚上宿在帐篷中,听风声呼呼地从半空中掠过,忧然看见传说中的巨灵披着宽大的黑色大笔在星空下飞翔。于是,身心又重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

⑫醒来之后,似梦非梦的感觉消失了。穿上衣服来到曙色一点点降临的湖边,白天那些喧哗的游人消失了,湖岸深处,那些深浅不一的岩洞有修行者的灯火在闪烁,身体处于这亘古的寂静之中,脑子里却轰轰然有火车隆隆地奔驰。几天来高度的兴奋过后,这时,身体的内部突然有一种撕裂感。这在我,是一种熟悉的感觉。从理性上讲,我们应该为每一件新事物的出现而欢呼,而深受鼓舞。与此同时,在身体的深处,血液中有种古老的东西会起作用,会拉响警报,提醒我们出现了某种危机。这种感觉的出现是因为一些具体事情吗?是的,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就在纳木措,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关于这一切,大家都说得够多了。我真正想说的是,对于本人这样的青藏高原的土著来说,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

⑬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虽然我知道,某一天置身于某一种特别的情境中,这种情绪或者又会重新涌上心头。但一路往南,拉萨在望,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

2.请分析这篇散文的行文思路。

3.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文章的?试简要分析。

5.第⑫⑬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6.文章在叙述追赶火车的过程中穿插了过去的经历和自己的小说等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

1.双线交织。叙事上以“我”的旅途为线索,抒情上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双线交织,表现内容集中而丰富。巧妙穿插一些回忆材料,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

文章先叙后议。借助“变化”和“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的不同感受,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的审视和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构思特色的能力。

首先从情节线索上看,本文采用上线索结构,一是以“我”的旅途为线索,作者交代了自己的行踪——“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从玉珠峰——唐古拉山——纳木措——青藏线上,以旅途为线索。二是 以“我”情感变化为线索——“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作者的心情也随着行踪起伏,由兴奋喜悦——眷恋和担忧——欢快而高亢。双线交织,表现内容集中而丰富。巧妙穿插一些回忆材料,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

然后从文章的叙述方式上看,文章先叙后议。“这种光亮出现了,世界的面貌与人的内心都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作者借助“变化”和“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的不同感受,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的审视和思考。

2.全文以“我”的旅途为线索,先交代“我”驾车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追赶火车,获取高原路途飞奔的确切感受(①~③段);再由眼前景回忆起以前在青藏高原翻山,在美国坐火车穿越及想到西藏村落的变化(④~⑩段);接着叙写前往纳木措湖宿夜并引发思考,表达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交融时作者的担忧(第⑪⑫段);最后叙写前往拉萨,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事物的到来(第3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散文行文思路的能力。

本文共有⑬段,以“我”的旅途为线索。

第①~③段,由“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驾驶着吉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可知,交代“我”驾车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追赶火车,获取高原路途飞奔的确切感受。

第④~⑩段,由“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可知,由眼前景回忆起以前在青藏高原翻山,在美国坐火车穿越及想到西藏村落的变化。

第⑪⑫段,由“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就在纳木措,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可知,叙写前往纳木措湖宿夜并引发思考,表达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交融时作者的担忧。

第⑬段,由“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一路往南,拉萨在望,……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可知,最后叙写前往拉萨,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事物的到来。

3.①兴奋欣喜。在青藏路上追赶火车,感受力量和速度的冲击,因新事物的出现而激动。

②眷恋忧虑。停宿纳木措湖边,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带来撕裂的隐痛,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

③欢快高亢。回到青藏线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

【解析】本题中,从文中“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欣喜的心情”知兴奋欣喜,在青藏路上追赶火车,感受力量和速度的冲击,因新事物出现而激动;

“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知眷恋忧虑,停宿纳木措湖边,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带来撕裂的隐痛,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

“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知欢快高亢,回到青藏线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

4.本文是以双线交织的形式组织文章的。从叙事上讲,以“我”的旅途为线索;从抒情上讲,穿插着“我”的心理活动变化。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我”的心情是兴奋喜悦的;到纳木措湖,“我”又眷恋和担忧;回到青藏线上眼望拉萨,“我”的情绪欢快而高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散文线索的能力。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空间线索,以“我”的旅途为线索;一条是情感线索,以“我”的心理活动变化作为线索,两条线索交织。

空间线索(叙述线索),以“我”的旅途为线索。

作者交代了自己的行踪——“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从玉珠峰——唐古拉山——纳木措——青藏线上,以旅途为线索。

情感线索(从抒情上看)——“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作者的心情也随着行踪起伏,由兴奋喜悦——眷恋和担忧——欢快而高亢。

5.(1)结构上承上。远承前文的喜悦,近承上一段关键内容“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身心又重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等而来。

(2)情感上表达出眷恋、释怀。作者借此强调“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但很快就情绪模糊,直到后来亢奋。

(3)内容上突出主旨。作者要表达的是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但一回到青藏线上,作者又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新事物的出现不可阻挡,便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情节、段落作用的能力。

从结构上看,承接上文。“醒来之后,似梦非梦的感觉消失了”承接上文“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承接上文“身心又重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欢快而高亢了”承接上文“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用天真的笔调在小说中描述这些新事物的出现”。

从情感上看,由“我真正想说的是,对于本人这样的青藏高原的土著来说,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可知,作者在情感上表达了眷恋、释怀。

从主旨上看,由“身体处于这亘古的寂静之中,脑子里却轰轰然有火车隆隆地奔驰”“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可知,现代文明对古老文化的冲击,让作者充满了担忧,但是“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或者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这种情绪或者又会重新涌上心头”,但新事物的出现不可阻挡,要积极迎接变化。

6.①写徒步翻山,用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

②写美国的经历,为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表达变化之快令人惊喜。

③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从结构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圈画文章关键信息,领悟作者的情感。

本题中,文中“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写徒步翻山,用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

“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写美国的经历,为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表达变化之快令人惊喜;

“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都是为写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

四、冯祉艾《漠河的冰雪》

漠河的冰雪

冯祉艾

夜里,细细密密的雪开始洒落,在窗台上浅浅地铺上一层。窗户上结了几片冰花,让屋内的人感知到冬天来了。

看着窗上的冰花,我想到了在漠河第一次触摸冰花的经历。

漠河在中国的最北端,九月份左右,漠河就开始进入冬季。漠河的初雪阵仗比南方大得多。九月份开始,初雪从大兴安岭开始蔓延,漠河市在寒风凛冽的傍晚迎来第一场雪。一大片一大片的白色绒絮从天上落下来,风从四面八方吹来,雪花还没有来得及落地就又被吹到空中。小小的绒絮摇身一变成了鹅毛,直到累得气喘吁吁的风再也吹不动,它们才肯安心落下来。

雪成功落下,安静地停留在窗台上,成了一张浅浅白白的纸。可仅仅是一顿晚餐的工夫,浅浅白白的纸就变成了松松软软的棉花被。冰花就在那时出现了。屋子内外极大的温差让水汽在窗户上形成奇妙的视觉景观,一片片冰花晶莹剔透,仔细看,可以看得到冰花触角的毛棱。在温差更大时甚至可以看到冰花形成的过程,那细细的毛棱在窗户上蔓延,仔细听还有嘎吱嘎吱的声音。这是属于大自然的艺术。

这种极端的气候曾是漠河人生存的威胁,现在则成了振兴漠河经济的机遇,每年来这里观看极光和冰雕的人很多。漠河每年十一月末、十二月初就开始大规模的采冰活动。为了建造冰雕,每年最少也要采两万块冰。

漠河的冰面可沉积几米厚,用切割机在冰面上划出深深的口子。切割机摩擦冰面产生的冰碴子飞溅到空中,和人们呼出的热气融合在一起,让周围都变得白蒙蒙一片。人们顾不上抖落身上的冰碴,几人跪伏着去捞水面的大冰块,用绳子绑好后,几十人协力去拉。

采冰员冻得泛红的脸藏在绒帽里,仅露出眼睛和半张嘴巴,吆喝声有节奏的起伏。整个采冰过程需要上百人配合。采冰的人大多都是周围的护林员,技术娴熟。冰块被人们拉出水面,那一刻非常壮观,巨型冰块从一望无际的冰面剥离,一块块整齐地堆积在冰面上,一块冰在阳光下就像一面镜子闪耀着耀眼的光,成群的冰块如同一座冰的宫殿。

漠河人很热情,他们的热情可以融化零下四五十度的寒冷,让你一进屋就感受到温暖和舒适。

采冰到下午一两点结束。漠河的夜很长,天早早就黑了。周围的住户在观赏采冰后,有些会邀请采冰的人到家里吃饭。漠河在每年很早就开始供暖,一打开门就可以感受得到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反差,特别是在屋外风雪交加的时候,屋内变得格外的舒适。吃饭时,将土豆和山菇简单洗洗,再把鸡肉切成块,一起放到大铁锅里煮,只需撒上适量的盐就可以,那本身的鲜美已经盖过平日里的各种调味品。揭开锅盖,顿时满屋飘香。锅碗瓢盆一一摆好,实在的大盘没有南方的小巧精致,却十分贴合这粗犷辽阔的环境。酒满上,一碟花生,几颗蒜头,客人和主人天南海北地畅聊,整个屋子都变得热闹起来。

窗户上冰花的触感将我从漠河冬天的记忆中拉了回来,等我回神再看窗外,雪已经停了……

4.散文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夹叙夹议、状物写景、景中触情;可以细处落笔,小中见大;可旁敲侧击,曲径通幽。与小说相比,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试分析本篇散文的行文特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描绘出了漠河的奇特景观,一片冰花撰写出冰天雪地的美妙文章,平凡的城市唱响了壮丽山河的美丽中国。

B.“漠河人很热情,他们的热情可以融化零下四五十度的寒冷,”写出了漠河人民感情浓烈、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给这个冬天带来了温暖,让人感到暖意融融。

C.漠河极端的气候对漠河人来说是生存的威胁,人们要同这种极端恶劣的气候作斗争,多少年来,一直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生存条件恶劣。

D.文章描写了漠河人采冰的场景,写到了采冰员的日常生活,生活气息浓厚,表现了漠河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雪落”始,以“雪已经停了”收束,前后照应,以冰花、采冰场景贯穿全文,思路清晰,叙述自然。

B.文章始终以一个纯客观观察者的视角来叙述,叙述客观平静,穿梭于冰天雪地之间,漠河保留着原汁原味、质朴静谧的原生态民俗。

C.文中落雪、冰花、人家,组成了一幅多么宁静、祥和、美好的画面。徜徉于冰天雪地的静谧里,流连于采冰场景的浪漫中,让作者心旷神怡,不想离去。

D.文章洋溢着作者对漠河冰天雪地的别样风光的喜爱之情,这里不乏温暖的画面,人性美好,生活富足,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

3.本文在采冰的场景上花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答案】

1(1)本文表达方式上以叙述、描写为主,通过渲染冰花的美丽,过渡到对采冰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地生活的热爱和对坚强、不屈的精神的礼赞和敬重之情。

(2)文章由雪落开始展开联想,融入了对冰花的神奇感受,联想到采冰的场景,又巧妙地渗入了喜爱之情,同时联想到与采冰有关的人事展开叙述。

(3)由物及人,以小见大,赞扬了如今我们过上的富足的生活,赞扬了要过上好日子要靠辛勤的劳动,升华了文章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的能力。

结合“看着窗上的冰花,我想到了在漠河第一次触摸冰花的经历”“冰花就在那时出现了”“屋子内外极大的温差让水汽在窗户上形成奇妙的视觉景……成的过程,那细细的毛棱在窗户上蔓延,仔细听还有嘎吱嘎吱的声音”“漠河每年十一月末、十二月初就开始大规模的采冰活动”“漠河人很热情,他们的热情可以融化零下四五十度的寒冷,让你一进屋就感受到温暖和舒适”等分析,本文表达方式上以叙述、描写为主。文章先渲染冰花的美丽,然后过渡到采冰现场,进而写漠河人的生活等,表达作者对当地美景的喜爱,对人们的精神品格的赞美等。

结合“看着窗上的冰花,我想到了在漠河第一次触摸冰花的经历”“漠河的冰面可沉积几米厚,用切割机在冰面上划出深深的口子……几十人协力去拉”“窗户上冰花的触感将我从漠河冬天的记忆中拉了回来,等我回神再看窗外,雪已经停了”等分析,抓住“想到”“记忆”“回神”等分析,文章运用联想手法,把这一系列内容串起来,巧妙地渗入了喜爱之情。

结合“这种极端的气候曾是漠河人生存的威胁,现在则成了振兴漠河经济的机遇”“为了建造冰雕,每年最少也要采两万块冰”“人们顾不上抖落身上的冰碴,几人跪伏着去捞水面的大冰块,用绳子绑好后,几十人协力去拉”“整个采冰过程需要上百人配合。采冰的人大多都是周围的护林员,技术娴熟”“采冰员冻得泛红的脸藏在绒帽里,仅露出眼睛和半张嘴巴”等分析,写漠河人生活的改善,采冰时候的辛勤劳动,以及人们靠自己的劳动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由物及人,以小见大,赞扬了要过上好日子要靠辛勤的劳动,升华了文章主旨。

2.C【解析】C.“漠河极端的气候对漠河人来说是生存的威胁”错误。结合“这种极端的气候曾是漠河人生存的威胁,现在则成了振兴漠河经济的机遇,每年来这里观看极光和冰雕的人很多”分析,文中“这种极端的气候曾是漠河人生存的威胁,现在则成了振兴漠河经济的机遇,”表明这是过去的情况,现在早已有了变化。

3.B【解析】B.“文章始终以一个纯客观观察者的视角来叙述”不当,文章字里行间洋溢这作者对漠河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4.(1)写采冰的场景,就是写漠河人们的生活,采冰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内容,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赖以谋生的职业。

(2)采冰连接了漠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起文章的内容,引发读者的联想,给人以沧桑巨变之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富强的自豪之情。

(3)由采冰写到采冰人家的生活,写出了漠河人们的世态人情,突出采冰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过渡自然,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及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结合“漠河每年十一月末、十二月初就开始大规模的采冰活动。为了建造冰雕,每年最少也要采两万块冰”等分析,这种极端的气现在则成了振兴漠河经济的机遇,每年来这里观看极光和冰雕的人很多。每年漠河人都需要采冰,这是他们生活的日常,使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结合“这种极端的气候曾是漠河人生存的威胁,现在则成了振兴漠河经济的机遇”“漠河每年十一月末、十二月初就开始大规模的采冰活动”“用切割机在冰面上划出深深的口子”等分析,因为经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采冰。采冰连接了漠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起文章的内容。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富强。

结合“漠河人很热情,他们的热情可以融化零下四五十度的寒冷,让你一进屋就感受到温暖和舒适”“有些会邀请采冰的人到家里吃饭”“酒满上,一碟花生,几颗蒜头,客人和主人天南海北地畅聊,整个屋子都变得热闹起来”等分析,写采冰人家的生活,突出漠河人们的热情、开朗、好客等,由采冰写到采冰人家的生活,过渡自然,突出主旨。

五、贾平凹《纺车声声》

纺车声声

贾平凹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那年月,正是“文化大革命”中期,我刚刚上了中学,当校长的父亲就被定为“走资派”,拉到远远的大深山里“改造”去了。没有了父亲的工资,我们兄妹又都上学,家里就苦了母亲。她是个小脚女人,身子骨又不硬朗,平日里只是洗、缝、纺、浆,干一些针线活计,现在就只有没黑没明地替人纺线赚钱了。家里一应大小开支,先是还将就着应付,麦子遭旱后,粮食没打下,日子就越发一日不济一日了。

我瞧着母亲一天一天头发灰白起来,心里很疼,每天放学回来,就帮她干些活:她让我双手扩起线股,她拉着线头缠团儿。一看见她那凸起的颧骨,就觉得那线是从她身上抽出来的,才抽得她这般瘦,尤其不忍看那跳动的线团儿,那似乎是一颗碎了的母亲的心在颤抖啊!

夜里,我们兄妹一觉醒来,总听见那“嗡儿,嗡儿”的声音,先倒觉得中听,低低的,像窗外的风里竹叶,又像院内的花间蜂群,后来就听着难受了,像无数的毛毛虫在心上蠕动。我就爬起来,说:“妈,鸡叫二遍了,你还不睡?”她还是给我笑笑,说:“棉花才下来,正是纺线的时候,前日买了五十斤苞谷,吃的能接上秋了,可秋天过去,你们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呀……”

我想起上一学期,我们兄妹一共是二十元学费,母亲东借西凑,到底还缺五元,后来变卖了家里一只铜洗脸盆,我才上了学,已经是迟了一星期的了。现在,她早早就做了准备……我就说:“妈,我不念了,回来挣工分吧!”

她好像吃了一惊,纺车弦一紧,正抽出的棉线“嘣”的一声断了,说:“胡说!起了这个念头,书还能念好?快别胡说!”

我却坐起来,再说:“念下去有什么用呢?毕了业还不是回来当农民?早早回来挣工分,我还能养活你们哩!”

母亲呆呆地坐在那里,好久才说:“你说这话,刀子扎妈的心。你不念书了,叫我怎么向你爸交代呀?”

后来,我还是回家务了农,但母亲让我自学。这年冬天,母亲的纺车却坏了。先是一个轮齿裂了,母亲用铁丝缠了几道箍,后来杆子也炸了缝,一摇起来,就呱啦呱啦地响,纺线没有先前那么顺手了:往日一天纺五两,现在只能纺三两。母亲很是发愁,我也愁,想买一辆新的,可去木匠铺问过了,一辆新纺车得十五元。这十五元在哪儿呢?

这一天,我偷偷跑上楼,将爸爸藏在楼角的几大包书提了下来,准备拿到废纸收购店去卖了。正提着要出门,母亲回来了,问我去干啥,我说卖书去,她脸变了,我赶忙说:“卖了,能凑着给你买一辆新纺车啊……”

母亲一个巴掌就打在我的脸上,骂道:“给我买纺车?我那么想买纺车的?!”“不买新的,纺不出线,咱们怎么活下去呀?”我再说。

“活?活?那么贱着活?为啥全都不死了?!”她更加气得浑身发抖,嘴唇乌青,一只手死死抓着心口,我知道她胃疼又犯了,忙上前去劝她,她却抓起一根推磨棍,向我身上打来。

年底我终于靠砍柴凑够了钱,我们全家人都到木匠铺去,买回来了一辆新的纺车。最高兴的莫过于母亲了,她显得很年轻,脸上始终笑着,把那纺车一会儿放在中堂上,一会儿又搬到炕角上,末了,又移到院中的榆树下去纺。这一次,她在新纺车上纺了六两线,那“嗡儿,嗡儿”的声音,响了一天半夜。

每天晚上,我要是看书,母亲就纺着线陪我;她要是纺线,我就看着书陪她。这样分两处点油灯,煤油用得很费,母亲就把纺车搬到我的房间来纺,可那纺车“嗡儿,嗡儿”地响,她怕影响我,就又把纺车搬到院里的月光下去纺了。每当我看书看得身疲意懒,就走出门来,站在台阶上看母亲纺线,那“嗡儿,嗡儿”的响声,立刻让我浑身一震,脑子也就清醒多了,返身又去看书……

几乎就从那时起,我便坚持自学,读完了初中课程,又读完了高中课程,还将楼上爸爸的那几大包书也读了一半。“四人帮”一粉碎,爸爸回来了,我就报考了大学,竟被录取了。从此,我就带着母亲为我做的那套土布印花被子,来到了大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几年间,再没有见到我的母亲。后来,父亲给我来了信,信上说:你母亲身体似乎比以前还好,只是眼睛渐渐不济了,但每天还要织布、纺线……

读着父亲的信,我脑子里就又响起那“嗡儿,嗡儿”的声音了。啊,母亲,你还是坐在那院中的月光底下,摇着那辆纺车吗?那榆树梢上的月亮该是满圆了吧?那无穷无尽的棉线,又抽出了你多少幸福的心绪啊?那辆纺车又陪伴着你会唱出什么新的生活之歌呢?母亲!

(有删改)

1.“纺车声声”是散文构思的关键,蕴含了作者在人物塑造、材料组织、主题呈现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阐述你的观点,并结合文本分析。

2.下列关于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3段“洗、缝、纺、浆”几个动词连用,既描写了母亲劳动时的干脆利落,又体现了母亲劳动的繁忙和生活的艰辛。

B.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直接描写和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纺车声音的特点以及“我”的心理感受。

C.纺线织布是“我”家物质生活的支撑,也带给“我”无穷的精神力量,年幼的“我”在母亲的教导下明白生活的不易,学会尽力去承担与珍惜。

D.文章开篇独具匠心,先声夺人,像一组电影镜头由近及远地呈现画面,后来母亲一出现,就能迅速抓住读者的心。

3.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本文在儿子要卖书买纺车时,母亲反问:“活?活?那么贱着活?”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母亲这一反问的理解。

【答案】

1.观点一:通过“纺车声声”,丰富了母亲和“我”的形象。①在没有父亲依靠的艰难岁月,母亲毅然通过纺织挑起生活的重担,“纺车声声”体现了母亲的勤劳、有责任感、有担当,以及母亲的坚强不屈。②艰难条件下,母亲始终关爱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纺车声声”体现了母亲的慈爱和远见。③作为儿子的“我”听懂了“纺车声声”里生活的艰辛,体谅和分担母亲的辛苦,并积极求学,继承了母亲的不屈精神。

观点二:选材得当,缀连全篇。①文章围绕“纺车声声”选取素材,缀连母亲生活的片段,使文章形散神聚。②首尾照应,开篇先声夺人,如一幅画卷展开母亲纺织的形象,吸引读者阅读;结尾照应开头,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沉怀念和敬爱,使文章更为完整,意蕴丰富。③以小见大,通过选取最富有特点的纺车声音来展现母亲的艰难生活,丰富母亲的形象,表达母慈子孝的丰富内涵。

观点三:使主题意蕴更为丰富深刻。①“纺车声声”是母亲勤劳、慈爱形象的集中体现,歌颂了深沉的母爱。②“纺车声声”是母亲形象在“我”心灵的印照,是“我”记忆中对母亲形象的注解,丰富了“我”对母爱的理解和回馈。③“纺车声声”是生活的歌,深刻体现了艰难岁月中普通人对生活的不屈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散文构思技巧的能力。

人物塑造方面:作者通过“纺车声声”丰富了母亲和“我”的形象。

“平日里只是洗、缝、纺、浆,干一些针线活计,现在就只有没黑没明地替人纺线赚钱了”,在没有父亲依靠的艰难岁月,母亲毅然通过纺织挑起生活的重担,纺车声声体现了母亲的勤劳,责任感,有担当以及母亲的坚强不屈。

“夜里,我们兄妹一觉睡醒来,总听见那‘嗡儿,嗡儿’的声音,先觉得倒中听,低低的,像窗外的风里竹叶,又像院内的花间蜂群,后来,就听着难受了,像无数的毛毛虫在心上蠕动”“活?活?那么贱着活?为啥全都不死了?!”,艰难条件下,母亲始终关爱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纺车声声体现了母亲的慈爱和远见。

“每当我看书看得身疲意懒,就走出门来,站在台阶上看母亲纺线,那‘嗡儿,嗡儿’的响声,立刻给我浑身一震,脑子也就清醒多了,返身又去看书”,作为儿子的我听懂了纺车声声里生活的艰辛,体谅和分担母亲的辛苦,并积极求学,继承了母亲的不屈精神。

材料组织方面:“纺车声声”是文章构思的线索和关键。

文章以“嗡儿,嗡儿”的纺车声开篇,引出了对母亲的叙写;首先记叙了在没有父亲的日子里,只有靠母亲“没黑没明地替人纺线赚钱”,接着写母亲在艰辛的生活条件下,也不愿“我”卖书买纺车,最后写“我”在“纺车声声”中成长,理解了母亲。

文章开头写到“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结尾写到“我脑子里就又响起那“嗡儿、嗡儿”的声音了”,文章以“纺车声声”开始,又在“纺车声声”中结束,首尾照应,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沉怀念和敬爱,使文章更为完整。

文章主要是通过“纺车声声”串起人物的足迹,体现人物的特点,表现文章的主题,以小见大,丰富母亲的形象,表达母慈子孝的丰富内涵。

主题呈现方面:使主题意蕴更为丰富深刻。

在没有父亲依靠的艰难岁月,母亲毅然通过纺织挑起生活的重担,纺车声声体现了母亲的勤劳,责任感,有担当以及母亲的坚强不屈,歌颂了深沉的母爱。

“我”在“纺车声声”中成长,“一看见她那凸起的颧骨,就觉得那线是从她身上抽出来的,才抽得她这般的瘦,尤其不忍看那跳动的线团儿”“先觉得倒中听……后来,就听着难受了,像无数的毛毛虫在心上蠕动”“她要是纺线,我就看着书陪她”,作为儿子的我听懂了纺车声声里生活的艰辛,能体谅和分担母亲的辛苦。“纺车声声”丰富了“我”对母爱的理解和回馈。

文章通过对母亲的叙写,也赞美了那些像母亲一样勤劳、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们,“纺车声声”是生活的歌,深刻体现了艰难岁月中普通人对生活的不屈精神。

2.D【解析】D.“像一组电影镜头由近及远地呈现画面”中“由近及远”错误,文章开篇的回忆从“月亮”到“树梢”再到“院子”“母亲”,是由远及近。

3.①母亲的反问是对儿子卖书买纺车行为的否定和严厉批评。②母亲在艰难条件下仍然饱含对活着应该有尊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和坚守。③蕴含了母亲对儿子和丈夫深沉的爱,体现了母亲不屈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本题中,理解母亲的这句话,就要理解这句话所在的语境。这是我要卖书买纺车,母亲“一个巴掌就打在我的脸上”后,我分辩“不买新的,纺不出线,咱们怎么活下去呀”,母亲“更加气得浑身发抖,嘴唇乌青”时说的话。

首先从表层含义上来说,当母亲得知儿子要卖书买纺车时,反问:“活?那么贱着活?”同时母亲也抓起一根推磨棍,打在儿子的身上。这是对儿子卖书买纺车行为的否定和严厉批评。

从深层意义上来说,这样艰难的生活条件,唯一的生活来源——纺车——“先是一个轮齿裂了,母亲用铁丝缠了几道箍,后来就是杆子也炸了缝,一摇起来,就呱啦呱啦响,纺线没有先前那么顺手了”,全家生活眼看没有着落,但母亲仍然不愿意“我”卖书买纺车,不愿意“那么贱着活”,她希望儿子读书,有追求,有尊严。

最后,母亲不愿意“我”卖书,不愿意自己对丈夫无法交代,坚持儿子不能“那么贱着活”,母亲保护这些书,也是对丈夫和儿子深沉的爱,希望丈夫和儿子以后能用得上这些书,过得上有尊严的生活,体现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