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1)

1644年,在山海关一片石之战中击败李自成后,以吴三桂为先导,清军入关,随即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王朝,清朝从入关到鼎盛经历了极其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从镇压汉人的“反清复明”,到搞定蒙古各部,清朝的扩张之路从未停止。尤其是西北方向和准噶尔的战争,可谓旷日持久。

清朝和准噶尔的矛盾可谓由来已久,一方要彻底解决游牧民族问题,一方要统一蒙古各部恢复大元版图,所以清朝和准噶尔天生水火不容。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2)

很多人将清朝进攻准噶尔形容为平叛,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准噶尔从未属于过清朝,何谈平叛?你能去平定从未隶属过自己的日本吗?尽管日本也曾给你进贡过!

在清朝消灭准噶尔的过程中,有大量汉人军队的身影。而清朝一直以弓马骑射为立国之本,为何会出现依赖汉人军队的现象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3)

1、八旗中本身就有汉军

雍正用兵西北时,自然是有八旗的,因为八旗中本身就有汉军。

1601年,努尔哈赤创立了四旗制度,这是八旗的前身;1615年,努尔哈赤将这一制度扩展为八旗制度,八旗制度终于成型。

一直以来,就有一句关于女真的名言,即“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在努尔哈赤时期,依靠八旗制度的强大组织力,八旗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最为强悍的军事力量。

不过随着后金的扩张,八旗制度也在与时俱进。1635年,后金征服漠南蒙古后,皇太极编成八旗蒙古军;1642年,皇太极又继续完成八旗汉军的编制。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4)

很多人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和满洲八旗相加得到24旗的结论,实际上总数并没有变化,只不过是在八旗中分别加入了蒙古军和汉军而已。

因为蒙古军和汉军的加入,八旗的战斗力空前增强。在于敌人作战的过程中,蒙古军负责侦查和迂回包抄,汉军负责操控火铳和火炮等热兵器,满军负责冲锋和巩固阵地等,三军协同配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所以,在雍正用兵西北时,能看到汉军毫不奇怪。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5)

相比于中原地区的汉人,准噶尔部具有了更加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先进的火器。因为和俄罗斯结成同盟,准噶尔得到了沙俄的大力支持,其中就包括先进的火器。同时,准噶尔本身也具备了制造大力火器的能力,这给清朝用兵增加了巨大的困难。

在面对具有先进火器的准噶尔时,用弓马骑射蛮干就是送人头,所以还是要火器对火器,以汉军对抗准噶尔!

所以,准噶尔和一般的游牧民族不同,自然需要用不同的方式!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6)

2、入关后八旗基本废了

1644年清军入关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不仅意味着清军统治全国的开始,也意味着八旗战斗力的断崖式下跌。

因为清朝开始统一全国,因此作为清朝的“股东”之一,这些八旗兵自然而然地退出一线战斗,将和南明拼杀的任务交给吴三桂等汉人鹰犬去干!

清朝根据加入八旗时间的早晚,将八旗内部也分出等级。简单说来:满军是亲儿子,蒙古军是亲戚的儿子,汉军则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干儿子。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7)

所以,八旗中满军地位最高,蒙古军次之,汉军最低。相应的,地位最高的满军也腐化得最快最彻底!

有句谚语讲得好:“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而八旗荒废的何止四日!

所以到康熙时期,八旗基本就废了。平定吴三桂叛乱,清朝动用的主力还是绿营兵。到康熙后期,很多八旗子弟已经上不得马,拉不得弓,倒是对遛鸟打太极深有造诣。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8)

雍正即位后,尽管一再强调不要忘本,要把“弓马骑射”的立国之本拾起来,但是无济于事!八旗彻底成为社会的寄生虫!

清朝入关后,在京城周边进行了疯狂的“跑马圈地”,靠着这些田产,主力驻守在北京的八旗子弟足以衣食无忧了。

这样的军队,提上战场和装备精良的准噶尔对抗,几乎就是个死!所以清朝不得不依靠另一种力量,那就是绿营!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9)

3、绿营成为清朝中期主力

清朝三百年,时间跨度很大,军队主力自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简单说来,清朝的主力,前期是八旗,中期是绿营,后期是团练,也就是汉人地主武装!

雍正时期,是清朝中期。

清军入关后,将大量投降的明朝以及农民起义军降军降将编成绿营,归八旗节制。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10)

在使用方式上,八旗主力驻守北京,保护清朝皇室,而剩下的非主力八旗则驻扎在全国各大城市,并在各个大城市划出一片区域或者另辟新地,建造军营性质的据点,谓之“满城”,而在大城市之外的小城市以及乡村,则是由绿营进行驻扎。

由于投降时间较晚,绿营在地位上远远不如八旗,所以只能选择八旗触及不到的偏远地区。八旗相当于胳膊,而绿营则如同一个个手指,通过“八旗 绿营”的方式,清朝实现了对社会各个角落的严密监控和统治。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11)

到鸦片战争时期,八旗军队约20万,而绿营则至少60万,所以在整个清朝中期,绿营是名副其实的主力!在对准噶尔作战中,八旗自然要去人的,因为准噶尔是蒙古人,八旗蒙古军更亲切;因为准噶尔有大量火器,所以需要八旗汉军火力压制。

但是,完成巩固阵地的,却不是废柴的八旗满军,而是绿营兵!

清朝对汉兵的控制力(满万不可敌是笑话)(12)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