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三国中名气为什么这么大?历史上的诸葛亮

很多人因为罗贯中吹诸葛亮实在吹得太猛了,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对诸葛亮一顿批判,批得人家孔明好像无才又无德。其实不必如此,《三国演义》确实有神化诸葛亮的倾向,把很多别人做过的事情转嫁到他身上,或者给他虚构了许多出色谋略,比如空城计啊,那诸葛亮的真本事到底是怎样的,又为什么要神化他呢?

诸葛亮在三国中名气为什么这么大?历史上的诸葛亮(1)

其实孔明的才能不仅仅局限在军事能力上,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都在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而且作为高危职业的权臣,他兼顾了智慧、权力和道德,君臣之间能够完全信任,这是自古以来很难做到的,它符合上至帝王下到百姓的期待,后人对他的赞誉也来自于此。军事才能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三国演义》中突出呈现的正是这部分。

为什么呢?毕竟《三国演义》是小说,受众就是普通百姓,跟百姓讲庙堂讲治军讲赋税,他们很可能不爱听,而你讲诸葛亮料事如神,算准刮风下雨,会搞伏兵设锦囊,反而更符合普罗大众的口味,大家还会觉得,孔明真乃神人也!在演义中诸葛亮的“神”有两项突出表现两方面:

一项就是未卜先知。

诸葛亮在三国中名气为什么这么大?历史上的诸葛亮(2)

很多古代人物都会“夜观天象”得出如何如何结论,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间时,诸葛亮算准东风,说要几时来就要几时来,这简直堪比现代气象学。那这勉强还算能有科学依据,后来司马懿在五丈原上看到将星陨落,就知道诸葛亮去世,这又算什么呢?难道是心灵感应吗?

另外一项就是心理战术。

诸葛亮在三国中名气为什么这么大?历史上的诸葛亮(3)

心理战术当然存在,攻心为上始终是一条谋略的捷径,但《三国演义》被诟病的地方在哪呢,就比如说三气周瑜这件事,好好一个英才周瑜,就为了突出诸葛亮,被描绘成一个气量狭小的人,甚至还被气死。再包括鼎鼎有名的“空城计”,也有点夸大,演义里的孔明会根据每个人的性格进行设计和谋略,让普通人也能直观地感受到诸葛亮,很牛。

当然了,历史上的孔明确实很牛,我也很喜欢他的风流潇洒,竭诚尽力,其实他在我心里一生都是一位出色的理想主义者。在你们心中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