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要资料(简单了解下孔子)

孔子的亲情网
  • 孔子父亲叔梁纥(读音hé河),是周代诸侯国-宋国国君的后代。在70多岁的时生孔子,于孔子3岁时去世。

孔子主要资料(简单了解下孔子)(1)

孔子父亲叔梁纥

  • 孔子母亲颜征在,颜氏在18岁时生孔子,于孔子17岁时去世。
  • 孔子之妻(读音qǐ启)官氏,亓官氏与19岁的孔子结为夫妻。
  • 孔子之子孔鲤,据说因出生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孔鲤先孔子而亡,终年50岁。
  • 孔子之孙孔伋,字子思。孔鲤之子,孔伋也是儒家学派代表之一,著有《中庸》《孝经》等。
孔子的老师和学生
  • 韩愈《师说》有云,“孔子师郯(读音tán谈)子、苌弘、师襄、老聃”。他们之间应该是互相学习,互为师生。先后“问礼于老聘,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
  •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里的三千和七十二都是虚指)。其中又有“孔门十哲”最为知名。

德行--颜回,闵损,冉耕,冉雍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求,子路

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主要资料(简单了解下孔子)(2)

颜回和孔子

孔子颠沛流离的一生
  • 生而七漏(双眼露白,双鼻漏孔,双耳露轮,嘴露齿,谓之七漏),头上圩顶(头顶凹陷)。
  • 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同年赴宴被拒之门外,同年与老子问礼。
  • 19岁娶妻宋国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 20岁入仕途,为委吏,管理仓库。
  • 21岁改作乘田,管理畜牧。
  • 27岁以郯子为师,求教古代官制,后开办私人讲学。
  • 30岁结识齐景公。
  • 34岁与南宫敬叔同去向老子问礼。
  • 35岁时,鲁国内乱,离鲁至齐。
  • 36岁时,齐景公问政,孔子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37岁时,齐国有大夫欲加害孔子,孔子求助齐景公,被拒,遂又逃回鲁国。

孔子主要资料(简单了解下孔子)(3)

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

  • 48岁左右,众弟子跟随孔子开始周游列国,修著《诗》《书》《礼》《乐》。于鲁国任小司空。
  • 52岁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
  • 54岁时,削三桓堕三都,未功成。
  • 55岁时,在鲁国不被重用,遂离开鲁国。
  • 56岁时至卫国,卫灵公尊重孔子但未让其参与政事。在卫国待十个月后,卫灵公听信谗言,监视孔子。
  • 后离开卫国,但途中在匡城被围困五日,遂逃至蒲地,但又碰上卫国公叔氏叛乱,再次被围困,又逃回卫国。
  • 57岁时总算离开卫国回到鲁国,但之后又回卫国。

孔子主要资料(简单了解下孔子)(4)

孔子被围

  • 59岁时由卫国,经过曹国、宋国、郑国至陈国,在陈国被服劳役的人围困,绝粮七日,幸得子贡求助于楚国解了围。
  • 61岁时,离开陈国到了蔡国。
  • 62岁时,离开蔡国到了叶国。
  • 63岁时,又被围困于陈蔡之间,又被楚国解救。
  • 64岁时,又回到卫国。
  • 67岁时,妻子亓氏去世。
  • 68岁时,在弟子冉求努力下,被鲁国正卿季康子迎回鲁国,至此孔子周游列国结束。但在鲁国时被敬而不用。
  • 69岁这一年冬天,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
  • 70岁时,其最爱的弟子颜回去世。
  • 71岁时,鲁哀公西狩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停修《春秋》。
  • 71岁这一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请求出兵讨伐陈恒,被拒,又请季孙出兵,又被拒。
  • 72岁时,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还被剁成肉酱。
  • 73岁时,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许多弟子守墓三年,唯子贡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由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

孔子主要资料(简单了解下孔子)(5)

众弟子守墓

孔子的成就
  •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 孔子对鲁国国史进行重新修订,著成现行之《春秋》,书中所记载的年代(前722-前481),即称之为“春秋时期”。

孔子主要资料(简单了解下孔子)(6)

孔子讲学

  • 在编订《春秋》时,孔子创造出一种文章写法,在文章中对事件和人物无议论性的文辞,而是在记叙中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即“春秋笔法”又叫“微言大义”。
  • 删订《尚书》,将其从3240篇,删订为120篇。
孔子的理想
  • 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道畅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较低的政治主张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孔子主要资料(简单了解下孔子)(7)

孔子

  • 孔子的义利观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孔子的教育观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主张学而优则仕。
  • 孔子的言行主要记录在《论语》之中,由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孔子的影响
  • 孔子被誉为“千古一圣”。

孔子主要资料(简单了解下孔子)(8)

孔子

  • 颜回曰其“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战国孟子则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 汉代司马迁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谓至圣矣。”
  • 日本简也道明,美国爱默生、甘霖,英国罗素、汤恩比、李约瑟,法国伏尔泰,德国莱布尼兹等在读过孔子之后,都对其或是推崇或是赞美。
  • 敢于推翻一切的新文化运动,不遗余力的批判传统文化,认为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造成了中国的腐朽堕落,李大钊言“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制度之灵魂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