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必须怎么样(自强不息精神永存)

人民日报驱车行驶在风景秀丽的湖北武汉蔡甸区九真山下,耳畔传来阵阵清脆的枪声原来,附近奓山街上有一座武汉野战国防园射击射箭场馆距离射击射箭场馆不远处,坐落着国防教育馆走上场馆三楼,迎面可见一座吴运铎半身雕塑,人物神情坚毅,仿佛在静静地聆听着射击场的枪声吴运铎是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必须怎么样?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必须怎么样(自强不息精神永存)

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必须怎么样

人民日报

驱车行驶在风景秀丽的湖北武汉蔡甸区九真山下,耳畔传来阵阵清脆的枪声。原来,附近奓山街上有一座武汉野战国防园射击射箭场馆。距离射击射箭场馆不远处,坐落着国防教育馆。走上场馆三楼,迎面可见一座吴运铎半身雕塑,人物神情坚毅,仿佛在静静地聆听着射击场的枪声。吴运铎是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园区国防教育馆场馆部部长刘利介绍,吴运铎纪念馆以吴运铎的革命生涯为主线,分为平凡人生觉悟之路、硝烟岁月辛勤耕耘、坚定信仰继续前行、精神永存昭示流芳4个部分布局,共陈列文献、实物等千余件。

走进纪念馆内,首先见到的是一面以火车头浮雕为造型的背景墙,上面记载着吴运铎光辉的一生。吴运铎祖籍武汉市汉阳县柏林镇李湾村(今蔡甸区张湾街李湾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运铎毅然参加了新四军,在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吴运铎在农舍的茅草棚子里开始了军工生涯。

当时部队的武器弹药非常缺乏。“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战士每人只有三粒子弹。”解说员张雨露说,在艰苦的环境下,吴运铎边实践边摸索,成了修枪造枪造子弹的行家里手。

展墙上,有一张吴运铎亲手绘制的“仿美M48全保险型引信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部分的名称和解释。“这张引信图,与仿美75山炮炮弹配套,生产了6万发,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和后来的抗美援朝。”吴运铎一生多次负伤,身上遍布100多处伤痕,四肢留下多处残疾,双眼一度接近失明……

展厅里,一张泛黄的报纸引人驻足,那是1951年10月5日的人民日报,上面刊发了一篇人物通讯《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

2017年,在吴运铎诞辰100周年之际,他的家乡——武汉市蔡甸区专门建设的吴运铎纪念馆正式开馆。武汉野战国防园负责人说,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来到这里,向这位传奇的“中国保尔”致敬。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03日 08 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