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

欢迎来到音乐评论人董小姐的专栏

分享经典音乐,笔耕原创评论

喜欢音乐的你,加个关注吧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1)

董小姐按:香港乐坛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谭张争霸”盛极一时。与此同时,女歌手中地位稳固的天后梅艳芳也悄然受到叶倩文、林忆莲和陈慧娴等人的冲击,尤以陈慧娴对梅艳芳的挑战最引人瞩目。1989年,两大天后的至尊金曲《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呈现出来的巅峰对决,亦称“千夕之争”,则是其中最为精彩绝伦的一页。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2)

谭咏麟和张国荣两大殿堂级超级巨星在80年代香港乐坛展开的竞逐,史称“谭张争霸”。再加上梅艳芳和陈百强,时称“四大天皇”,成为整个八十年代最重要的乐坛偶像。

1982年,梅艳芳参加第一届新秀唱歌大赛,拿到冠军出道。时任评委有香港教父级音乐人顾嘉辉、黄霑、黎小田,日本国宝级歌手谷村新司,以及香港老一代的殿堂级歌手甄妮、泰迪罗宾等人,随便挑出一个来都是泰斗级的人物,所以说当年梅艳芳的起点之高简直耸人听闻。

梅艳芳成功打造的百变女郎形象,既是淑女又是妖女,既温婉动人又前卫叛逆,引得歌迷们竞相追逐,凭此成为八十年代最受瞩目的人气女星。她的首场个人演唱会,一再加码到连开15场,唱片甚至卖出8白金的销量,一度打破香港歌手唱片的销量记录。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3)

八十年代中后期,谭咏麟和张国荣轮番坐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的“最受欢迎男歌星”席位,而在此期间,梅艳芳却豪据“最受欢迎女歌星”,蝉联时间长达5年之久(1985—1989)。

与此同时,随着叶倩文、林忆莲和陈慧娴等人的崛起,梅艳芳这位乐坛大姐大一枝独秀的局面也开始发生变化。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4)

叶倩文出道于台湾,不久之后转向香港发展,1984年凭借首张粤语专辑中的《零时十分》一战成名,1988年《祝福》风靡全港,摘得十大劲歌金曲金曲金奖,并且让叶倩文拿到了商台主办的第一届叱咤乐坛流行榜女歌手金奖。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5)

林忆莲出道则是顶着女主播的头衔,主持音乐节目。随后走国际路线,携手日本韩国当红明星获得舞台肯定,又把巡回演唱会开到美国,返港之后风生水起,各大音乐奖项上也都斩获颇丰。

陈慧娴出道于1984年,凭借一首《逝去的诺言》一炮而红,此后的音乐之路也是一帆风顺,《傻女》《人生何处不相逢》唱到街知巷闻,都成为她的代表作。直到1989年,陈慧娴迎来了她最重要的一首代表作——《千千阙歌》。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6)

陈慧娴在父亲的压力下,决定赴美留学,临行之前宝丽金为她量身定制了暂别歌坛的专辑《永远是你的朋友》。制作之精良,实为流行乐坛少有的经典之作,也使得陈慧娴的歌唱事业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颠峰。

其中一首《千千阙歌》,更是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千千阙歌》改编自日本超级巨星近藤真彦的作品,由林振强重新填词。

(董小姐有专门介绍此公的文章:记林振强——千千阙歌话别伤)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7)

原曲在日本并不是很成功,其哀怨的曲风跟同时代的大多数流行歌曲并没有什么不同。林振强的词填好之后,宝丽金的人发现词虽然写得很伤感,但是却流露出一种“伤而不悲”的感觉。编曲也更加轻快,加之在陈慧娴即将告别歌坛前夜的背景下,一首满分作品诞生了。

经典作品注定会引起更多人的瞩目,几乎就在同一时期的稍早阶段,乐坛大姐大梅艳芳也推出翻唱版本《夕阳之歌》,也是电影《英雄本色》三部曲中最后一部的同名主题曲。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8)

梅艳芳与近藤真彦曾有过一段传奇色彩的跨国恋情,陈少琪的填词也更加贴合原作风格。如今看来,用《夕阳之歌》来作梅艳芳的人生注脚再贴切不过。站在人生辉黄顶点的她,驻足回首过尽千帆,成功与失败都成过眼云烟,因为一切的美好都会转瞬即逝,就像夕阳,夕阳再美也只是近黄昏。

《千千阙歌》与《夕阳之歌》在1989年的香港乐坛不期而遇,一首离情别绪,一首咏叹人生,这两大诗词歌赋中的永恒主题,借由同一曲调唱遍香港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就连近藤真彦自己本人都表示,这两版粤语歌曲,比他的原作都要更加传神。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9)

年终销量结果出炉,《夕阳之歌》卖出将近20万张,《千千阙歌》销量高达35万张。从专辑销量来看,《千千阙歌》无疑取得压倒性优势,于是人们又把目光放到了最具指标性的音乐颁奖礼上。

梅艳芳与陈慧娴均由两首歌曲入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分别是梅的《夕阳之歌》《淑女》,和陈的《千千阙歌》《夜机》,人们聚焦的目光显然更多的放到了“千夕之争”上,陈慧娴毫无疑问的拿到全年销量冠军大奖。

“千夕之争”在香港无线电台“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的争夺达到高潮。但梅艳芳作为无线一手力捧的乐坛一姐,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10)

十首歌的榜单中梅陈二人凭借“千夕”各据一席,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捧得年度金曲金奖时,一度引得陈慧娴歌迷现场嘘声,当梅艳芳拿到全场最具分量、也是最受瞩目的“最受欢迎女歌星”时,双方歌迷对峙情绪随之达到沸点。

当晚为梅艳芳颁奖的是无线主席邵逸夫,失落的陈慧娴没能忍住眼泪,也没有按捺住心中的不满情绪,观礼尚未结束便带着宝丽金的工作人员匆匆退席。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11)

陈慧娴“几时再见演唱会”连开6场,场场爆满,每到这首伤感离情的《千千阙歌》,都会令她泪洒现场。梅艳芳连开30场告别演唱会之后,宣布告别舞台,此后不再接受竞争性音乐奖项。

至此,轰轰烈烈的“千夕之争”落下帷幕。但关于两首歌的争论好像就从来没有终止过。

九十年代中期,陈慧娴复出歌坛。消失了14年的宝丽金甚至为她重建厂牌,但再也挽不回她告别之前,《千千阙歌》风靡一时的盛况。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12)

更引人唏嘘的是,罹患癌症的梅艳芳在2003年带病踏上红馆,已是病入膏肓身体孱弱的她,连开八场最后的告别演唱会,告别舞台与歌迷。同年年底,梅艳芳病逝。演唱会上的《夕阳之歌》也成了她的毕生绝唱

我老是觉得,夕阳和黄昏,都十分漂亮但十分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更加争取身边所有事,否则瞬间便一无所有。所以这首歌,可以代表我的心声,里面每一句歌词都很有意思。

唱罢之后,她挽起婚纱走向红毯,她把自己的生命都嫁给了这个舞台。这也是她毕生中的最后一次亮相,如同一抹斜阳,永远的留下了她孤单的背影。

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之争(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巅峰对决)(13)

如今斯人已逝,回头看来,“千夕之争”的杯葛业已幻化成过往云烟。两位天后的演绎各有千秋,她们的歌声,也都已历史标记成为了经典。

只是可叹时下的乐坛,再也不会出现这样传奇的较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