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泸州,古称“江阳”,别称酒城、江城,是四川省地级市,全国区域中心城市。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本文将探讨泸州历史时期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1)

秦代巴郡

先秦时期,泸州属巴蜀之地,战国中期,秦国趁巴蜀战乱之际派兵消灭了巴蜀政权,并设置郡县,将四川地区纳入了秦国的管辖范围。秦灭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泸州属巴郡。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2)

西汉益州犍为郡

秦朝灭亡后,西汉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度,推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西汉中后期,在郡县以上增设州牧(刺史部),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州牧后慢慢演变为郡县以上的军政机关。泸州属益州刺史部犍为郡,地名江阳。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3)

东汉益州犍为郡

东汉时期,行政区划与西汉时基本相同,依旧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但州牧长官的权力不断增大,地方势力不断膨胀,对中央集权逐渐形成挑战。泸州仍属益州刺史部,犍为郡。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4)

蜀汉益州江阳郡

黄巾起义之后,地方豪强地主与州牧长官趁机扩展势力,架空了东汉朝廷,国家陷入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三国时期,四川属实力相对弱小的蜀汉政权,泸州属益州刺史部江阳郡。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5)

西晋益州江阳郡

三国后期,蜀汉与东吴政权相继衰落,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瓦解。蜀汉政权最终被曹魏消灭,而西晋在取代曹魏之后,再次实现了南北统一,泸州属益州江阳郡。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6)

南齐益州东江阳郡

西晋在实现统一之后,朝政迅速走向腐败。“八王之乱”后,西晋王朝名存实亡,内迁的少数民族在黄河流域纷纷起义,建立民族政权,司马氏被迫南渡长江建立东晋政权。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行政区划也相对混乱,泸州属益州刺史部,东江阳郡。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7)

隋泸川郡

南北朝后期,南朝因为各种原因走向了衰落,北朝西魏(北周)集团最终掌握了统一战争的主动权。隋朝取代北周之后,南下消灭南陈政权,再次开创了同一局面。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地方势力的膨胀,隋代重新实行郡县两级行政,泸州属泸川郡。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8)

唐剑南道泸州

唐代时,在隋代郡县制的基础上增设了道济行政区,实行道、州、县的行政模式,并在部分地区设置节度使与都督府,管理地方军政大权。泸州属剑南道,地名泸州。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9)

北宋梓州路泸州

北宋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的军事与财政力量都进行了大幅削弱。行政区划上实行路、州、县管理模式,泸州属梓州路泸州。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10)

南宋潼川府路泸州

南宋时,秦岭淮河以北的土地被金朝占领,以南地区行政区划与北宋基本相同。泸州属潼川府路,泸州。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11)

元四川四川南道宣慰司

元朝完成统一后,在两宋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开始设置行中书省,开创了后世行省制度的先河。泸州属四川行省,四川南道宣慰司重庆路,地名泸州。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12)

明四川泸州

明朝建立后,一方面对元代行省边界进行了调整,一方面将行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但民间仍习惯称之行省。调整后的行省边界基本奠定了后世行省边界的基础,泸州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泸州。

泸州小市地名历史记载(四川泸州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13)

清四川泸州

清朝完成统一后,行政区划和各项制度基本沿袭了明代的体制,并对行省边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泸州属四川行省,泸州。

相关资料来源于《中国历史地图集》与《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欢迎点赞与关注杨帆老师!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看历朝历代行政区划与疆域边界,历史地理学方向必备图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