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阅微草堂笔记(开卷处处皆学问)

黔驴技穷阅微草堂笔记(开卷处处皆学问)(1)

刘能英

孔子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苏子有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腊平兄有云:开卷处处皆学问。

开卷者,读书也。开卷者,开眼也。开卷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故,开卷有益在于心,心明眼亮利于行。智慧的启迪,皆来自开卷的那一刻。翻开腊平兄之《开卷处处皆学问》,令人如进书香之殿堂。琳琅满目,眼花缭乱,无异于一个七彩斑斓大世界。而腊平兄有如书海之导游,娓娓道来,博览雄知,口吐珠玑,颇使人惊艳其博学。饕餮盛宴,不外乎如此。

这是一本拾英录。此英源于书香深处,更源于书本之外的丰富认知。初看来,古今中外无所不有。细品罢,萦绕着是一道求真的精气神。众人皆读书,读法各不同。善读者,书乃生动之灵魂,启蒙认知,沟通天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笨读者,读之艰涩困累,跬步如山,泥古不化,南辕北辙而不善变通。故,开卷有学问,其在于善之也。开卷之学问,在于视野、在于视角以及心灵之通达。都知道的是眼为心灵窗户,却不知,此眼须慧眼,慧眼方可通心。

尝闻坊间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初闻有理,细思则疑之。诸上之递进句,实则没有谁不如谁之说。此言有逻辑,尽在一个递进之序。读书、阅历、识人、求教、明悟等等,本无先后。然最重要的是一个起端,开卷有益!读书方有后来,否则一切归零。如果未开卷,行多少路都是白费力气,也遇不到名师,更不知从何而悟。郑玄曾说“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心法者也。

此集内容琳琅,通俗生趣,在此且不须赘笔描述,留待读者细赏把玩之。如进知识博物馆,必有大所得。吾真正佩服的,是腊平兄的视角,以及思考方式。如此宽泛题材,何以容之,何以梳理之,何以一一细酌之。

篇幅通达古今,是演绎岁月的穿梭。以“大道不孤”为开篇,颇有深意。天地法道,道法自然。大道三千,一以贯之。何为道?实话讲,不可说也。《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亦即阐明,道为不可说之物事。因为不可说,方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可说又何以言道?是故弄玄虚吗?是玄虚,却不是故弄,而是一种揭示。“不可说”也是一句佛家名言,意即真理可证知,然不可以言说诠示。佛道归一,阐释的其实是一个理,那就是“悟”。

诸家对“道”之理解,各有千秋,没有谁对谁错。腊平兄对“道”之阐述也是很宽泛,谓之“‘道’是人生哲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是理念、信念与信仰。”这个宽泛性,也说明了它的“不可说”之特点。人常言“大道三千,小道无数”,实则说明,存在即是道。说它是规律,又无法认知,说它是世界观、方法论、理念、信念等等,却又无由。权且作为一个“方向”吧。对于“道德”二字,吾之理解是,道为方向,德为方法。方向即为演绎,方法即为途径。如此,道之孤与不孤,也不可说。

《开卷处处皆学问》之卷,以“道”开篇,颇为耐人寻味。或许这就是腊平兄的一个有意而为之吧。吾以“不可说”之视角来看,也是力图以思维方向的铺展理解。诗无达诂,文章亦是,各得其所也。全书内容,雅俗兼有,而开篇之“道”可谓大雅,甚至超然于雅。以此为引,后面篇章不论是趣事,还是正论,也就有了思维放肆的空间。看似互不关联,实则皆在道中,故此,“大道不孤”可谓妙也。腊平兄的阐述算不算正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开启了一个“不可说”的无限空间。不可说,亦即皆可说。可与不可之间,又何有定论乎?所以,忽然理解了,为何如此琳琅满目,为何如此广闻博记。亦为趣也。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书的煞尾篇《解码曹雪琴的“清净女儿之境”》。想不到腊平兄竟然还是一位红学家。对《红楼梦》研究的如此深透,实在令人惊讶。这个篇幅很大,说明腊平兄之用心以及用功之深。切入的视角,非常好,从大观园的对联来解码,当为一新颖视角。名之为“对联”只是泛指,实则包含了诗词曲赋歌。韵之以文,诗之以情,词曲之以人间至味。“金陵十二钗”几乎就是《红楼梦》的演义主体,十二个女子的不同命运,支撑起《红楼梦》的基础架构。十二钗个个都是诗意的化身。所以,腊平兄《开卷》之重头戏,吾想应该就是这卷之收官了吧。而金陵十二钗的不同身世以及命运,无疑都是诗一般的香艳精绝,所以,评论她们,自然离不开诗语的跟随。

从《石头记》问世以来,从来不缺少红学家。但专注于从诗词联的角度来说它的,却很少见。而事实上,诗文在《红楼梦》中的意义,非常之重,甚至可以说,是这部小说的灵魂部分。不仅仅体现的是文字之美,更蕴藉深意,言不能言及之言,道不可道之酸辣。曹雪芹不一定是最出色的诗人,但其诗学功底,依然是今天文人不可望其项背的。诗语的含蓄特性,世间百味,风情至味,皆令人入心入肺,通达骨髓。很多故事情节无法描述的,诗语言之。拿捏准确,令人生叹。腊平兄从联的角度切入,对十二金钗的深入解析,可谓是真正的内行人。

阅之不忍合卷,篇篇趣味横生。趣味之余香缭绕,则是令人深思不已。“道”之以启,“梦”之以余,篇幅设计也颇具匠心。开卷合卷之间,未必智珠在握,却一定启迪趣思。言之不及,览罢不忍。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