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有什么感人的事情(了解一下真正的誓言)

我在加拿大给儿子上初中语文课(七年级下册十三)

情人节有什么感人的事情(了解一下真正的誓言)(1)

这是土地的誓言,青年的誓言,战士的誓言

我:还记得上册书第一课朱自清先生的《春》吗?他是怎么形容春雨的?

儿子:当然,我当时是背下来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我:还记得当时我是怎么讲的吗?这么形容有一种怎么样的美?

儿子:韵律美,散文诗的特点。

我:好记性。就是这样。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也有这种韵律美。这位作家是东北人,跟写《回忆鲁迅先生》的萧红有过四年的婚姻。文章写的是关东的土地。你先从头到尾看完所有的文章内容,包括课后提示和语法。咱们再谈一谈。

儿子:文章不长,韵律美是因为排比的修辞方法用得多吧。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太了解,需要查一查。感觉读起来有点儿使不上劲儿的感觉。

我:那就对了,这篇文章就需要大声朗读,因为排比的修辞方法是需要情绪的递进的。你先查查文章的背景和端木蕻良这个人。

儿子:

1.辽宁人,原名曹京平,作家,小说家;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38年跟萧红结婚,萧红在香港病逝后,他于1960年跟钟耀群结婚,二人后来合著小说《曹雪芹》(中);

2.此文写于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10周年之际,原载于1941年9月18日《华商报》。作者19岁时经历了“九·一八”事变。1941年,作者29岁时,“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东北三省沦陷近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感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3.《土地的誓言》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文章中作者抒发了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此文的结构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构简单。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4.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情人节有什么感人的事情(了解一下真正的誓言)(2)

誓言是什么?是呼唤,是呐喊,是回响

我:很好,现在你再大声朗读一遍;感受一下。

儿子:感觉比第一次默读好太多了。就应该大声读,才有力量;

我:你的力量是够了,但是感情和节奏不对。我给你示范一下;要把叙述和排比区别开来。要有轻重缓急,听起来才有韵律美,才舒服。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几个词是旧中国使用的,如今已经听不到了,没关系,只要了解含义即可。

儿子:读了两遍,其实就是表达了两句话啊。

我:哦?什么话?

儿子:第一部分,写关东原野,有热爱,有想念。各种联想,好像都在呼唤他。所以作者说:“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

第二部分,写土地。家乡的土地从春到秋都是那么美丽富饶。沦陷的土地必须被解放。所以作者说了第二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这两句话,饱含深情,展露出作者的强烈的爱国、爱家的热情。

这哪里是土地的誓言?这分明就是青年的誓言,战士的誓言;

这哪里是誓言,分明是故乡的呼唤,人民的呐喊,关东原野的回响!

情人节有什么感人的事情(了解一下真正的誓言)(3)

排比是什么?是情感,是节奏,是气势;有先后,有大小,有轻重

我:看来,我也不用给你讲什么排比了。你已经开始运用了。但是有几点还是要强调:

1.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

2.内容密切相关的;

3.三个或者更多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4.抒情可以淋漓尽致(比如:端木蕻良);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比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

5.一般来说,排比的各个短语和句子是并列关系;(比如: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比如:课文中《古代英雄的石像》的句子。

儿子:我试着把读读写写的词用排比写一下吧

看着疫情之下,被红色渲染了的地图。我似乎听到了武汉逆行者的誓言,摸到了中国志愿者的胸膛,看到了全世界抗疫号角的嗥鸣;

远在加拿大,也让我不禁思念起远在大洋那头的家乡山东,青岛崂山的山涧,齐鲁大地的高粱,蔬菜之乡的田垄-------

那亘古缠绕着心头的斑斓土地,如今在万众一心的抗疫行动中,雪藏了她的丰饶。她仓储了禾稻,平整了土壤,清理了污秽,挂起了镐头。

我们众志成城,永不懈怠,必须把被病毒欺侮的耻辱埋葬!

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宿命,更是我们的光明未来!

我:为你喝彩!虽然,有个别地方不是那么恰当,但是足以说明对排比的理解和运用了。

情人节有什么感人的事情(了解一下真正的誓言)(4)

本课的学习思维训练:

1.抒情的基础还是要有情,真的浓烈,自然流出,所以很多字眼才会显现:比如:呼唤、必须,看见,听见,多么---多么----等等;抒情的过程自然会出现排比,因为感情的递进;就像很多感情戏中的台词:“我对你这么好,你居然骂我;我爱你这么深,你居然打我;我待你这么真,你居然骗我;你于心何忍?你居心何在?你良心何在?”都是一个道理。

2.简单了解背景,重点找出排比,分清作者的感情层次如何递进即可。

用课后的读读写写练习排比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当然是在弄准字音、字义的基础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