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泰山封禅大典在哪(唯一一次在南方举行的封禅大典)

历史上泰山封禅大典在哪(唯一一次在南方举行的封禅大典)(1)

《三国演义》中的孙权

01

“孙皓天册元年,禅于国山,改元天玺,因纪其所获瑞物,刊石于山阴。”

公元276年,东吴天玺元年,皇帝孙皓(孙权之孙)在宜兴离墨山(国山)举行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在南方的封禅仪式。因为此时传统的封禅地点泰山正在北方晋朝司马氏的统治之下。

众所周知,自古举行封禅大典总要找出一大堆的祥瑞,凤凰出世,麒麟现身之类数不胜数。

而在孙皓封禅留下的碑刻【禅国山碑】中,吴国却前无古人般开列了一系列足达上千项的祥瑞清单......

历史上泰山封禅大典在哪(唯一一次在南方举行的封禅大典)(2)

三国封禅国山碑选字

02

众所周知,司马氏篡魏自立之后,魏蜀吴三国已亡其二,吴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可是,吴国皇帝孙皓却不这么认为。

他是一个十分迷信天命,常常以所谓的“术数预言”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孙皓曾因为听到“望气者”说荆州有天子气破扬州,便丢下建邺皇宫迁居武昌。

如此一个忠实于天命学说的帝王,自然会坚定的认为自己才是天命所归之人。

加上吴国此时的国力尚未衰落,孙皓反而对北方如日中天的晋朝,开始了主动进攻。

历史上泰山封禅大典在哪(唯一一次在南方举行的封禅大典)(3)

孙皓画像

02

吴建衡三年(271年),孙皓带着母亲和后妃,亲率大军北伐。

这事的起因是吴国人刁玄伪造“运命历数”,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

归顺吴国的中原人,又说寿春一带有童谣:“吴天子当上”。

两者结合之后,孙皓欣喜若狂,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

于是就带着后宫数千人及将士北上,称“青盖入洛,以顺天命”。

不过,这次的入洛壮举,却因为途中遇到暴雪,兵士“寒冻殆死”,而不得已取消。

但在同一年,吴军攻占交趾,杀死晋朝守将,收服九真、日南两郡。

次年,吴国大将陆抗也在西陵大败晋军。这无疑更加滋长了孙皓的野望。

历史上泰山封禅大典在哪(唯一一次在南方举行的封禅大典)(4)

03

正是因为难以抑制的野心,孙皓才会选择在南方单独举行封禅大典的破天荒之举。

相对的,也就需要更多的祥瑞,才能证明即便在南方封禅,也是上天所认可的:

神人指授金册青玉符者四;日月抱戴,老人星见者一十有七;五帝瑞气,黄旗紫盖,覆被宫阙,显著牛斗者一十有九;麟凤龟龙,衔图负书三十有九;青蛇白虎,丹鸾凤鱼鸟,二十有二;白虎、白獐、白麂、白兔三十有七;白雉、白乌、白鹊、白鸠一十有九;赤乌、赤雀二十有四,白雀白鸾二十有七;神鱼吐书,白鲤腾船者二;灵絮神蚕,弥被原野者三;嘉禾秀颖,甘露凝液六十有五;殊干连理六百八十有三明月大珠,璧流离三十有六;大贝、余眡、余泉七十有五;大宝、神璧、水青、三十有八;玉燕、玉羊、玉鸠者三;......天平地成,天子出东门鄂者四;大贤司马微,虞翻推步图纬,甄匮启缄,发事兴运会者二;其余飞行之类,植生之伦,希古所觌,命世殊奇,不比瑞命之篇者,不可称而数也。......

碑文中大大小小一共列举出了1274项祥瑞。

还特别注明“其余飞行之类,植生之伦...不比瑞命之篇者,不可称而数也”,意思也就是我这祥瑞还是按少了算的呢!

太牛了实在,看到这么多的祥瑞不得不让人觉得真不愧是帝出乎震(东方),看来灭晋简直指日可待嘛。

至今这块记载东吴封禅盛况的【禅国山碑】还保留在江苏宜兴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善卷洞景区内。

虽受千余年风霜雨雪,但多数字体依旧清晰可见。

历史上泰山封禅大典在哪(唯一一次在南方举行的封禅大典)(5)

善卷洞

​那吴国呢?

公元280年5月1日,天玺元年这场国山封禅四年后,孙皓被晋军俘虏,东吴国祚自222年算起共计59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