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

我们很多人吃鱼的时候都有被鱼刺卡到的经历,而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家长说,喝点醋可以软化鱼刺,吃点馒头可以把鱼刺一起带下去,长到后很多人也对这些“土办法”深信不疑。直到学了医之后,才知道这种办法并不靠谱,甚至会出人命。

喝醋、吃馒头不靠谱

大家都认为醋可以软化鱼刺,因为鱼刺里含有钙,醋又是酸性的,当然可以起到反应。其实不然,有实验表明鱼刺在醋里浸泡十分钟后仍然可以刺破苹果,而我们不知道鱼刺的位置,喝醋最多就是流过卡鱼刺的部位,并不能对其产生软化的作用。况且食用过多高浓度的醋,也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口腔、咽喉、食管的黏膜,大量的醋到了胃里面还会引起反酸、恶心等症状。

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1)

醋里浸泡过十分钟的鱼刺仍然可以刺破一个苹果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问了,那么喝醋不行,吃馒头、吃饭团不就可以把鱼刺一起带下去了吗?下面我们看一张图就知道你的常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2)

你以为卡鱼刺吃馒头后的样子

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3)

但有可能是这个样子

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4)

甚至是严重的损伤

那么既然卡了鱼刺喝醋、吃馒头都不靠谱,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容易卡鱼刺的部位

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5)

鱼刺容易停留的部位

我们把鱼刺停留的部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地方:浅表部位、中间部位、深层部位。

1、浅表部位:主要是我们张大嘴巴,用压舌板就能够看到的位置,比如双侧的扁桃体、舌根、咽后壁等部位。

2、中间部位:这个地方的鱼刺我们可能就不太容易看到了,容易一点的可以用间接喉镜看到,如果正好卡在了会厌谷、梨状窝等处,我们就要借助于电子喉镜来检查了。

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6)

白色的为鱼刺

3、深层部位:如果真的不幸,鱼刺卡到了食管或者气管壁上,就不会那么容易取出来了,可能会用到气管镜或者胃镜,甚至手术取出。

卡鱼刺不处理可行吗

卡鱼刺诊断起来并不困难,虽然鱼刺在X线上有时并不显影,但凭借患者的症状以及电子喉镜检查,大多数鱼刺都可以找到。那么看似“小小的一个鱼刺”不处理可以吗?

有时候较小鱼刺,如果你运气不错,鱼刺卡的位置又比较表浅,也许可以随着吞咽食物到食管里,而恰好鱼刺没有刺破食管到了胃里面,又没有刺破胃粘膜,最后顺利排出体外,这也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情况。

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7)

而大多数情况并非跟你想象的一样,它会卡在黏膜上,任凭你吞咽、呕吐都不会把它弄出来,最后局部黏膜感染、化脓,轻者可能会出现吞咽疼痛。而不幸刺到了会厌、食管等部位,导致了感染,可能就会出现吞咽或者呼吸困难。

而接下来的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鱼刺刺破了食管,一头扎进了胸主动脉,这个是要命的,一旦胸主动脉破裂引发了大出血,救治的希望就比较渺茫了。

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8)

取鱼刺几百块钱真的很贵吗

这就要看鱼刺的部位了,如果运气比较好,你卡鱼刺的位置比较表浅,压着舌头都能看到,那么恭喜你,用镊子夹出来几十块钱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要是鱼刺卡在了舌根部、会厌谷、梨状窝等处,医生可能需要借助于电子喉镜了,先下镜子找到鱼刺的部位,再下异物钳,顺利的话几百块钱也可以解决问题。

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9)

电子喉镜和成像系统

如果再深一点,卡到了食管或者气管部位,就要下胃镜或者气管镜来取了,算上麻醉的费用可能就要上千元了。而有些小朋友因为不能很好的配合,需要全麻取异物,可能花费也比较多。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的就是鱼刺刺破了胸主动脉,这个就不一定是花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当动脉被刺破,就像大坝决堤了一样,血液像洪水一样喷射而出,而刘医生在临床上曾经见到过一个人,把全身的血都换了 好几遍,最后在ICU也没有被抢救回来的案例,而这些恰恰是一根“不起眼的鱼刺”引发的。

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10)

卡了鱼刺我们该怎么办

一定要找医生,找医生,找医生!

重要的话说三遍,卡了鱼刺一定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越早越好。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进食切忌匆忙,应细嚼缓咽,忌用带刺或碎骨的鱼汤、鸡汤等与米、面混合煮食。2、老年人的义齿要严防脱落。进食要留心,睡眠前、全麻前应取下。对松动义齿要及时修复。3、教育儿童不要将各类物体放入口中玩耍。儿童口内如含有玩物,要嘱其吐出,切忌逗弄嬉笑、哭叫或恐吓。4、异物误入食管后要立即就医,切忌用饭团、韭菜、馒头等强行下咽,以免诱发并发症和增加手术困难。

卡鱼刺了喝哪种醋(卡了鱼刺你还在喝醋)(11)

好了,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关注医学科普刘医生,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