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

前言:

1950年,沈邵华想去北京看望已经离家3年的儿子,但独她一人又不敢去,这时一位穿着朴素的农村妇女走进了她的家,沈绍华定睛一看,原来是多年好友王淑兰。了解她的烦恼后,王淑兰立即答应她一同去往北京。

到北京后,王淑兰说要看望自己的大哥,但沈邵华从来没有听说她还有一个大哥在北京,于是好奇地问她:“你大哥是谁呀?”妇女说:“毛润之!”沈邵华瞬间惊讶道:“你大哥是毛主席?”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1)

毛主席

王淑兰是谁,她为什么称毛主席为大哥?

支持革命,投身革命队伍

王淑兰是毛泽东弟弟毛泽民的媳妇,毛泽东却称她为“四嫂”。

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村里人都管毛泽民为四哥,王淑兰自然就成了“四嫂”。时间长了,毛泽东也感觉“四嫂”这个称呼非常适合勤劳能干的王淑兰。

在毛泽东的印象中,“四嫂”王淑兰永远是一个朴实勤劳、心灵手巧的妇女模样。少年时的他还不知道在他“四嫂”体内蕴藏着多么大的能量。

毛泽东从长沙念书回来,正值过年。他早就收到家里来信,说弟弟毛泽民取了一个贤惠的妻子,将家里收拾得妥妥帖帖,母亲非常喜欢这个儿媳妇。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2)

王淑兰

趁着这次学校给学生们放寒假,毛泽东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就是为了与家人吃顿团圆饭。刚回到家,一位妇女就迎面走了过来,接过他手中的包裹,笑吟吟地说:“你一定是大哥吧!快进屋去,家里人都等着你呢!”

毛泽东瞬间反应过来,这位一定是弟媳。他走进家中,家里人全都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毛泽东先是向母亲拜年又向其他家人拜了年,这才坐在了凳子上,与家人说起最近发生的趣事。

聊了很长时间,毛泽东才知道,他不在的这些日子里一直是王淑兰忙前忙后,把家人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毛泽东想要谢过,但王淑兰却说:“这没什么,我倒是挺喜欢你们这些有文化的人,有见识、有胆识,比我这一窍不通的人强多了。”

王淑兰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向往,可惜她只能在村子里面照顾家人,她希望毛泽东能讲讲外面的事情。有天晚上,毛泽东正与家人讨论俄国共产的问题,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的王淑兰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

她问:“搞革命不是要杀头的吗?”毛泽东坚定地说:“为了革命,死也值得了!”听了毛泽东的话,王淑兰深受启发,对这个大哥的崇敬之情又更深了。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3)

毛主席

这天晚上的谈话,让她印象深刻,尤其是毛泽东坚定闪亮的眼睛让她深受触动。

1920年前后,翁婆相继去世,家里的重担就压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对此王淑兰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将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

一年后,丈夫毛泽民带着她离开了韶山,前往长沙,一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丈夫做决定的那一刻,她就已经想要死心塌地地跟着丈夫干,无论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她都认了。

王淑兰跟着丈夫不断地转移住所,躲避国民党的眼线,这期间不断受红色革命思想的熏陶,王淑兰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她开始为丈夫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分担压力。正当她要使出全力搞革命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无奈她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只能独自回韶山养胎。

1925年,毛泽东带着杨开慧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王淑兰第一个站出来参加了当地的农民协会,她的革命觉悟也上升得非常快。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4)

后来毛泽东出任务,临走前与她做了告别后就音信全无,她独自将女儿毛志远抚养长大,还组成了妇女联合会。在湖南农民运动中,王淑兰带领着妇女们,冲进毛震公司与男子们平起平坐,一起吃祭祀酒,打破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压迫。

王淑兰勇于与封建制度作斗争,为解放妇女做贡献,赢得了妇女们的拥戴,就在这一年,王淑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国民党对毛泽东的家人进行了迫害,王淑兰不得不离开韶山,转战成了地下人员。不幸的是,他们的队伍中出了叛徒,所有的地下工作者都被国民党押到了监狱中。

王淑兰在监狱中遇到了其他女囚,她被选为党小组,带领女囚们坚决与敌人斗争下去,保卫在前方战斗的中央红军。敌人对她们进行了残忍的审讯,但没有一个人出卖组织,她与狱友罗醒做下约定,假如有一天她们其中一个人牺牲了,另一个人就做烈士遗孤的母亲。

1930年,彭德怀带领红军攻克长沙,王淑兰同狱友们这才获得了解救。一语成谶,罗醒英勇牺牲,没能扛得住敌人的拷打。王淑兰按照约定收养了罗醒的儿子,并改姓毛,叫毛华初。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5)

毛华初

为了尽快找到组织,王淑兰带着两个孩子,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路。他们一路讨米一路打听红军的下落,终于他们来到了上海。可此时党中央机关早就撤离了上海,毛泽民也不在这里,去了江西根据地。

走投无路的王淑兰只得返回湖南。到达长沙后,交通员孔福生将他们隐藏了起来。可王淑兰还想与组织取得联系,她将两个孩子寄养在亲戚家,她则改换各种身份打听红军的下落。期间,她做过裁缝女工、当过讨饭的穷人。

可红军的消息就像是石沉大海,没有半点苗头。失落的王淑兰带着女儿又回到了韶山。直到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王淑兰才与组织取得了联系。

此时她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她决定让孩子们离开她的身边,自己没有牵挂也就能一心扑在革命中去了。她联系到长沙八路军驻湘通信处,将两个孩子送去了延安,自己则留在了湖南,在地下交通站工作。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6)

王淑兰

“毛润之是我大哥”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王淑兰也没有毛泽民的下落,但她仍然抱着一丝希望。1950年,毛志远在北京生病住院,王淑兰想要去北京照顾女儿。毛志远的丈夫陪同她一起去了北京。

这次到北京,毛主席也知晓了此事,第二天王淑兰就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请信。邀请她到中南海一叙。

王淑兰很是高兴,她难抑激动的心情,跟着毛主席的秘书找到了主席。毛主席微笑地迎她坐下,与她谈起近几年家乡的状况,王淑兰一一回答。

她想要问毛泽民的消息,毛主席只是说:“泽民还在忙,等他有空了,我就让他给你写信。”王淑兰没有得到丈夫的消息,心里很是失落,但她还是强打精神,将自己给主席带的礼物拿了出来。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7)

毛泽民

那是一个没有盖子的杯子,是她从湖南老家带来的物件,毛主席很是喜欢。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昂贵的价格,有的只是浓浓的家乡味。毛主席收下了这个朴实无华的礼物。

毛主席邀请王淑兰在北京多住几天,多看看北京的风景,王淑兰在照顾女儿之余,就会在北京城逛逛,心情好了很多。

劳动节过后,王淑兰回到了湖南湘潭,她先去了韶山,去看望毛新梅的遗孀沈绍华。沈绍华听到王淑兰去过北京,就提出想要王淑兰带着她去见在北京上学的儿子。

王淑兰能体会到亲人在外的感觉,于是就答应了沈绍华。这一次王淑兰没有去惊动中央办公厅和组织部,而是直接去了旅店。

沈绍华想要立马就去见儿子,王淑兰安慰她说:“来都来了,不要着急,今天你的任务就是吃一顿好饭,睡一顿好觉。等明天我就陪你去找你儿子。”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8)

第一次来北京,多少有些拘束,沈绍华又不认识路只能点点头。第二天一大早,王淑兰就带着沈绍华找到了在清华大学念书的儿子,自己跟沈绍华说:“昨天晚上我的大哥打电话过来,说要见我,这一去估计会去三天时间,这期间你先到处转转,大老远来一趟,一定要多看看。”

果然,这三天王淑兰就没有出现过。沈绍华很是疑惑,王淑兰从来没有向她提起过在北京有一个大哥。

三天后,王淑兰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大包东西。只见王淑兰高兴地从包裹中拿出两件皮大衣说:“这是我大哥给我的”又指着另一件说:“那一件是我大哥送给你的。”

沈绍华再也忍不住了,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你大哥是谁?”王淑兰脱口而出:“毛润之,他就是我大哥!”

沈绍华当场就愣在了原地,毛主席的字就是润之呀,她激动地拉着王淑兰的胳膊说:“你大哥就是毛主席?”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9)

毛主席

王淑兰点点头,脸色好像一下子又悲戚起来,沈绍华连忙问她怎么了?王淑兰才将这次探亲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此次毛主席会见她,跟她说了关于毛泽民的事情,王淑兰才知道毛泽民早在1943年就已经牺牲,她悲痛欲绝,放声痛哭。毛主席为了不让她伤心,才瞒到了现在。

这些年来支撑她革命的也就是丈夫了,如今只有远在延安的女儿和养子成为唯一的精神支柱。

沈绍华因担心家中的事情,着急返回湖南,王淑兰却留了下来。因为中央组织部将她安排到了中央联络部招待所工作。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王淑兰开始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她好想回家乡看一眼。这一天,毛主席的秘书找到她,跟她说毛主席想要见她。她匆匆赶到中南海,毛主席已经在会客厅等她来。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10)

毛主席

毛主席见她来了,邀请她坐下,问她:“这些天在北京待得怎么样?还习惯吗?”王淑兰点点头说:“多谢大哥关心,我感觉挺好的,同志们也很关心我。”

毛主席又问:“那你想不想家?”

王淑兰想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说:“想的。”毛主席说:“正好,你回韶山工作怎么样?”王淑兰听后高兴地答应道:“好,回家乡好!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去也怪想的,这人呀,还是不能离家太远了。”

“我回去后做什么工作呢?”王淑兰又问。毛主席拿出香烟,慢慢点上,轻轻地吸了一口烟说:“听说韶山咱们以前的家,被当地政府装修了一下,准备对外开放,让游客们参观。到时候会有很多人,家里会多出很多客人来,我想让你回去招呼客人,你愿不愿意?”

王淑兰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毛主席又说:“政府还为我回韶山准备建造一座房子,你去确认一下是否有这事,写信告诉我,并叫他们还是不要建造了。”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11)

毛主席特地叮嘱此事,王淑兰说了一声“好”,就开始为回湘而准备。她告别了女儿、告别了同事们,就离开了北京。

回湘担任解说员

王淑兰告别了北京,回到了家乡韶山,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政府将毛主席的旧居换了一个新的样貌,里面的东西还保持着它们原有的样子。回湘后她担任了讲解员,为每一位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对毛主席的事迹,进行讲述。

她虽然没有参与过毛主席的童年,但她在这个旧居中也生活了十几年。这里的每一束花草她都无比的熟悉。

在游客们的眼中,一位身穿浅蓝色工作服,梳着齐耳短发的女子,每一次讲解都是神采奕奕,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只要有人谈到毛主席在京有关的生活情况时,王淑兰总是会说:“毛主席待人谦和,温暖亲切。有客人来,他可以彻夜长谈。无论谁去都能感受到主席的伟大!”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12)

王淑兰经常将毛主席的事迹挂在嘴边,总是向子孙们宣传毛主席的精神。时间久了,家人们都对毛主席油然产生了敬仰之情,他们也想去看望一下毛主席。

有一年,王淑兰的养子毛华初的爱人韩瑾行生了病,得需要去北京这种大城市才能做手术。毛华初的工作很忙,放不开手,只能让王淑兰陪着去。

王淑兰一口答应,带着韩瑾行上了北京,顺利地做了手术。就要回去的时候,韩瑾行想到难得来北京一趟,她总听婆婆说起毛主席,但她一次也没有见过,于是请求王淑兰给毛主席写一封信,请求见一面。

王淑兰给毛主席写信,说明了事情的经过。还说自己的儿媳想要与主席见面。毛主席收到信后很高兴,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家乡的人了,随即派秘书将婆媳两人接到中南海。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13)

毛主席

可惜,韩瑾行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看苏联来华举办的“改造伏尔加河”展览去了。秘书到达招待所时,只有王淑兰在,王淑兰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韩瑾行,只能自己独自去见毛主席。

见到毛主席,毛主席问:“你的儿媳不是也在北京?怎么没有来?”王淑兰还在生气,说:“我也不知道她跑到哪里去了,连个影子也没有见到。”

毛主席看到她生气的样子,反倒乐了,安慰道:“无妨,还会有机会见的,年轻人嘛,总会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这才有活力哩!”王淑兰听主席这样说,火气也渐渐消了下去,与主席聊起天来。

正巧,这天还来了韶山的几位乡亲,他们一同来看望毛主席,其中还有塾师毛宇居,他是受韶山乡人民政府委托来北京,请主席为新建的韶山学校题字的。还有的是毛主席邀请来,汇报家乡的情况的。

王淑兰见状就要走,毛主席道:“你为什么走,他们都不走哩!”王淑兰笑笑说:“我要去找我那儿媳,她还想见见您呢!”王淑兰赶紧回到招待所,正好遇到韩瑾行回来,她拉上儿媳就走,跟着毛主席的秘书又来到了中南海。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14)

毛主席

韩瑾行终于见到了毛主席,和王淑兰形容的一样慈祥亲切。见过主席后,王淑兰和韩瑾行又回到了家乡。

王淑兰忘不了毛主席,毛主席同样也忘不了这个强韧的“四嫂”。1960年,毛主席到湖南视察,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淑兰,他邀请王淑兰一家到蓉园见面,他们相互说着家常,相互问候,谈论工作。

毛主席希望毛华初能够将精力放在科研上,为祖国出份力,还说革命工作都一样,行行国家都离不开。

1964年初,王淑兰听说儿媳要去北京参加会议,她特别嘱咐儿媳一定要去主席那里替自己问候,因为现在她已经是病魔缠身,恐怕以后难以见到毛主席了。韩瑾行遵照王淑兰的叮嘱,代她向主席问好,毛主席问:“你婆婆的身体还好吧!”韩瑾行说:“还好,一切都好!”,这也是王淑兰在她临行前说的,她希望主席不必为她担心。

村妇进京寻夫被拦是第几集 1950年一村妇上京探亲(15)

王淑兰

1964年6月,王淑兰因病去世,为完成母亲遗愿,毛华初将王淑兰的遗体下葬到毛主席故居对面的青山上。

王淑兰在毛主席的引领下,解放思想、解放妇女到后来支持革命、参加革命。她不畏艰苦,坚决走革命道路,为祖国做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她默默无闻,做着与群众一样普通的工作,勤勤恳恳。简单、朴实是对她最高的赞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