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脉闭塞型脑梗能治好吗(散步半小时后出现最凶险脑梗)

脑卒中并非只在秋冬季寒暑易节时高发,夏季高温天气下,人们的活动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同样也会导致卒中高发。日前,家住海珠区的魏伯就在散步半小时后回家骤然出现脑卒中,而且是最为凶险的基底动脉闭塞型脑卒中。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卒中中心快速的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老人在20分钟后奇迹般获救,四肢活动能力迅疾恢复。

20分钟开通闭塞血管

深度昏迷患者立即苏醒

7月8日上午10:00,家住海珠区的67岁魏伯外出活动,散步半小时后突发眩晕、恶心、呕吐,后渐出现神志欠清、四肢无力,家人急呼120出车紧急送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神经科住院总彭晴霞主治医师会诊后,快速判别为急性大血管闭塞型脑卒中,紧急开启卒中绿色通道。在急诊科和放射科等多科配合下快速完成多模式CT检查,结果显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缺血半暗带高达277ml。这意味着,脑部缺血范围较大,若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出现急性脑干功能障碍以及大面积小脑梗死,危及生命。进一步的影像检查提示,单纯依靠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有限,必须果断进行介入桥接治疗

小动脉闭塞型脑梗能治好吗(散步半小时后出现最凶险脑梗)(1)

魏伯被送至急诊后,头部CT血管检查显示基底动脉闭塞(左图),术后基底动脉复通(右图)

“由于基底动脉闭塞,老人的小脑、脑干区域已经开始出现缺血症状,而这些区域正是呼吸、循环中枢所在。如不能及时开通血管,恢复核心区域供血,老人会有生命危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主任唐亚梅教授介绍,基底动脉闭塞是死亡率最高、预后最差的脑卒中亚型,死亡率高达50%-60%。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恢复有效灌注,对于救治这类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唐亚梅教授表示,脑卒中发生后的抢救速度和大脑神经元的挽救数量是一个呈正比的关系。抢救越快、越迅速有效,就能挽救越多的大脑神经元以及为患者延长更久的生命。提前一秒钟开通血管,就能多挽救3.2万个神经元,提前一分钟就能多挽救190万个神经元,为患者延长3.1周的生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魏伯病情进展得非常迅速,静脉溶栓后神经介入团队接力紧急介入治疗。魏伯到达手术台时已呈深昏迷状,生命体征不稳定。在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神经科杨新光副主任医师带领李晨光博士,在20分钟内完美开通了闭塞血管,让魏伯的大脑恢复有效的血流灌注。

这时出现了神奇的一幕——原本处于昏迷状态的魏伯,在手术台上神志转清,四肢可以自主活动,心率、血压也渐平稳下来。这让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术后,魏伯转入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加强术后管理,目前已康复出院。这个病例的成功救治体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快速、通畅。

小动脉闭塞型脑梗能治好吗(散步半小时后出现最凶险脑梗)(2)

开通闭塞血管后,原本昏迷的魏伯恢复清醒,四肢活动自如

脑卒中已成“头号杀手”

及早识别须熟记“中风120”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致残致死率高。及早识别脑卒中和尽快送至有救治条件的医院是关键,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在发病6小时的“黄金时间窗”内及时开通闭塞血管,才能使患者获得良好功能预后的机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脑血管病专科主任王艺东教授提醒,识别脑卒中要熟记“中风120”:1.看是否出现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2.嘱患者平举双臂,是否单侧无力;3.是否出现言语不清。此外,突然出现眩晕、行走不稳或者视力下降,也要考虑脑卒中的可能。如果突发上述症状请尽快拨打120,快速送至有救治条件的医院及早接受专业救治。

小动脉闭塞型脑梗能治好吗(散步半小时后出现最凶险脑梗)(3)

小动脉闭塞型脑梗能治好吗(散步半小时后出现最凶险脑梗)(4)

“在‘中风120’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卒中高危人群出现的眩晕、心慌、呕吐等症状,这些也可能是中风典型症状”。王艺东教授表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卒中中心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自2016年以来组建了一支由急诊科、神经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放射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协作的“卒中救治团队”。卒中管理委员会打破学科间壁垒对卒中中心直接管理,定期召开卒中协调和质控会议,不断优化流程、保障绿色通道的流畅性,为卒中患者提供快速精准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即使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仍畅通无阻,实现了防疫、卒中救治两不误,院内院外卒中同质化救治的逸仙卒中救治模式。

暑热天气下卒中患者骤增

部分超过黄金救治时间窗的患者也能救

一般而言,每当出现寒暑易节,气温波动较大时,脑卒中的发生率会大大增加。这往往会给老年、基础病群体一个错觉,脑卒中只有在秋冬季降温时才高发。其实,在暑热天气,高温下人们活动减少,此时如不及时补充水分或者患者本身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缺水时,血液黏稠度变高,脑卒中的发生率也会骤增。今夏以来,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卒中中心,一个月的脑卒中绿色通道启用量就超过300次。

“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规范地遵医嘱使用药物,及时补水、适量运动能有效预防夏季脑卒中发生。”

随着影像检查技术和药物、取栓设备的不断进步,一些超过黄金救治窗口期的脑卒中患者依然是可以通过机械取栓等手段来积极救治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

小动脉闭塞型脑梗能治好吗(散步半小时后出现最凶险脑梗)(5)

小动脉闭塞型脑梗能治好吗(散步半小时后出现最凶险脑梗)(6)

许多脑卒中患者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卒中中心得到成功救治后,向卒中中心赠送锦旗和牌匾

“一般而言,脑卒中患者最佳静脉溶栓时间应该在卒中发生后的3-4.5小时内,机械取栓一般在6小时内,6-24小时则需要通过多模式影像检查筛选符合指南标准的患者。但是如果对于超时间窗(24小时以上)的患者通过多模式影像评估,发现有缺血半暗带存在的话,患者家属积极的前提下进行介入等治疗举措,对患者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唐亚梅教授表示,加强卒中中心建设以来,她所在的团队就曾为多位超时间窗的患者(最长的一位时间超过7天)进行了介入治疗,不仅保住了老人的生命,也成功挽救了这些老人的肢体活动功能,避免了偏瘫、全瘫的发生。也正是基于此点,目前上海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牵头“超时间窗”取栓临床研究(LATE-MT)正在进行中。

当然,强调脑卒中救治的速度仍然非常重要和关键,这也需要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很多时候,我们在进行术前告知、知情同意签署时,家属往往会表现得异常迟疑。因为这种迟疑而出现的悲剧性结果,在卒中救治过程中并不少见。”杨新光副主任医师表示,对于脑卒中家属而言,在明确诊断后,家属要做到知情同意阶段的不迟疑,也是提升卒中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沈锐冰

通讯员 张阳 黄睿 杨新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