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为什么离开东吴(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

曾经火烧连营,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为何最终会被孙权逼死?

陆逊可以算是东吴阵营里的一位后起之秀。孙策去世时,陆逊才仅仅十八岁,直到三年后,陆逊二十一岁时,才成为了孙权手下的一名幕僚。这个年纪,即使放在英雄辈出的三国史中,也实在年轻得有些可怕。在做了十多年"文职工作"之后,他率军平定了一场多年反复的割据叛乱,自此开始转入武职。官拜定威校尉,并且拥有了一支两千多人的私人武装部队。

陆逊为什么离开东吴(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1)

接替吕蒙出任大都督时,陆逊三十六岁。主持夷陵之战时,陆逊三十八岁。在东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打赢了夷陵之战,审时度势,谋定而后战,几乎凭一己之力,在众多勋戚宿将的一片狐疑中完成自己的​巅峰之作。陆逊在东吴功勋卓越,威望著素,除了军事统帅,他还继顾邵任丞相,出将入相,突破了吴国传统上文武分治的格局,被称为"东吴第一人"。关云长败走麦城是他的手笔,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也是他的计谋。这样的一位谋臣、良将,最终也没能逃过"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结局。

陆逊为什么离开东吴(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2)

当时的江东四大家族,是"陆、张、朱、顾"四大姓氏,陆逊正是出身于其中的陆氏。而占据江东的孙策、孙权兄弟,其家族吴郡孙氏是没法跟这些士族比的。孙策曾经杀一儆百。有个叫高代的江东名士,和孙策喝酒说话太谦虚,被孙策说轻慢自己,就被抓了起来。本想教育一下他,可不想很多江东名士来给高代求情。这让孙策恼怒,为了震慑江东这些士族,把高代给杀了。孙权继位时,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他听从张昭的策略,大量征召江东士族,陆逊就是这个时候进入了孙权的幕府。陆逊担任上将军的时候,吴国丞相则出身于顾氏,可见孙权对于江东士族不得已之下的妥协。

陆逊为什么离开东吴(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3)

晚年的孙权迷信鬼神,逐渐走上昏庸的道路,其中一件大事,便是废立失度,立幼子为储,为权臣乱政提供了历史平台。在太子去世后,孙权另立三子孙和,但同时又特别宠爱鲁王孙霸,导致两个儿子相互争斗。陆逊坚定拥立太子,但随着太子与孙权之间关系恶化,最终,孙权又废掉了孙和,并且赐死孙霸,改立其子孙亮为太子。陆逊没有被一同治罪,但被孙权派使臣谴责他打听宫中机密,不久便"愤忿而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