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

近日,长江武汉段水位再创新低,粤汉铁路百年火车轮渡线和“汉阳造”钢轨重新浮出水面。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1)

徐家棚站码头露出江面的铁路线。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2)

“汉阳造”钢轨

从武汉长江二桥武昌桥头杨园方向往江边走,五排沿斜坡而建的高大石礅耸立,一段锈黄残缺的铁路线斜插而下,直通入江。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3)

徐家棚站码头与武汉长江二桥。

这里就是被老武昌人称为“下河线”的火车轮渡线。今年,由于长江武汉段水位持续下降,原本没入江水的铁路线再次重见天日,勾起了我们尘封许久的记忆。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4)

一个世纪以前,清政府下旨修建粤汉铁路。但因耗资巨大,工程进展缓慢,这条铁路从清末修到民国时期,直到1936年才全线竣工。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5)

蒸汽火车行驶在粤汉铁路上。

1936年9月1日,武昌开出了直达广州的第一趟列车,粤汉铁路从酝酿到开通,走过艰难的40年。“当时开行的是烧煤的蒸汽火车,速度和现在的自行车差不多,时速只有35公里,从武昌到广州需要44个小时。”在铁路工作了大半辈子的郭海生笑着说。

武汉有一怪,火车要靠轮渡载

85年前,武汉火车轮渡刘家庙站码头(汉口江边)与徐家棚站码头(武昌江边)竣工,江北的京汉铁路和江南的粤汉铁路,首次通过火车轮渡连成一体。从此,北京开出的火车经武汉乘船过江,可达广州。这就是当时人们常说的武汉一怪——火车要靠轮渡载,实现了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无缝连接。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6)

1996年徐家棚火车轮渡战备演习再现当年情景。陆明祥摄

如今,武汉长江二桥与铁机路汽渡码头之间的武昌江边,停泊着一艘100多米长的“武汉号”火车轮渡,甲板上并排铺设四段钢轨,一次可以装载13节车厢。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7)

“武汉号”火车轮渡

1953年,李长河进入徐家棚站码头当水手,后来成为“武汉号”火车轮渡首任船长。“那时候火车过江是个系统过程,前后需要2个小时。如果是一列从北京南下的火车,旅客需先到汉口大智路站下车,从粤汉码头搭乘专线轮渡过江到徐家棚站,等待重新上火车。火车则开到江岸站进行解体,车厢经过编组,再由专用火车头推到刘家庙站码头,乘轮渡到达徐家棚站码头后,车厢被拉上岸重新完成编组驶向车站,接走早已等候的旅客。每逢恶劣天气,轮渡只能停航,旅客很不方便。”李长河老人见证了徐家棚站码头几十年的历史。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8)

火车轮渡连接京汉铁路、粤汉铁路的示意图。

因被长江天堑阻隔,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京汉铁路的火车在武汉都要靠轮渡过江到武昌,才能与粤汉铁路对接。因此,在长江上修桥,把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连成一体,是几代中国人特别是中国铁路人的夙愿。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9)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胜利建成通车。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指示原铁道部筹备大桥建设。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经过两年的奋战,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胜利建成通车。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10)

武汉长江大桥

从此“天堑变通途”,被长江阻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首次牵手,变成京广铁路。武汉告别了火车轮渡时代,“火车需要轮渡载”的景观也就此消失。

从1997年到2004年,五次铁路大提速使北京和广州之间的列车旅行时间,由过去的40多个小时,缩短至22小时。

世界最长高铁开通运营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11)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通过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2009年12月26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武汉第二座公铁两用桥。

2012年12月26日,一条与京广铁路平行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通车运营,这是中国路线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南北向高速铁路,也是当今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北京到广州的旅行时间,进一步缩短至8小时。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12)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驰骋在京广高铁上。

如今,长江边斑驳残缺的火车轮渡线,早已不见往日的喧嚣,成为见证中国铁路沧桑巨变的历史印记。百年来,从粤汉铁路和京汉铁路到京广铁路再到京广高铁,从时速35公里到时速350公里,不断提速的铁路交通大动脉,拉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也已成为新一代铁路人的历史使命。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湖北记者站(武汉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孙忠秀 李庆 张嬝嬝 蒋悦 叶洋 彭琦

编辑:谢琦

铁路20年前后对比(一段85年前的铁路往事)(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