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中一个人的性格(自卑和倔强的背后)

《简爱》这部书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简爱和罗切斯特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它不仅有着文字魅力,还有着艺术气息和人生哲学。它既满足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幻想,又指导了大家在谋生之旅中如何积极进取。

这部小说虽然是1847年的作品,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有激励的力量。无论我们出生如何卑微,只要我们多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以优秀的人作为榜样,假以时日我们也能和他们一样变得更优秀。

简爱自幼父母双亡,福利院把她托付给舅舅。舅舅去世后,她很艰难,被舅妈送到遥远的洛伍德学校学习,学校环境恶劣,是传染病滋生的温床。她幸运的躲过了疾病的侵袭,积极进取,最终如愿嫁给了她爱的罗切斯特。

虽然简爱的童年很不幸,但是她又是幸运的,最终靠着自己的勤奋,改变了未来。《简爱》里主人公从挫折到人生最终的如愿以偿,其实隐含着四个心理学的维度。在她自卑和倔强的背后,却藏着进取和爱。

简爱中一个人的性格(自卑和倔强的背后)(1)

偶然与必然:从四个心理学维度看简爱的成长之路

在简爱曲折而又最终获得幸福的人生之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她所有的一切并非是偶然,而是背后有着心理学上的效应。在心理学的作用下,简爱走上了起起伏伏的人生,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爱与美好。

1、嫉妒效应:里德太太的嫉妒让简爱陷入生活的苦难

简爱童年时光的不幸,是由于里德太太对简爱的嫉妒。在她眼里简爱做什么事她都看不顺眼,最好眼不见为净。也从不考虑简爱的处境,不想让简爱的日子过得幸福。甚至她的快乐建立在简爱的痛苦之上。

在简爱的童年时光中,一直与舅妈一家生活在一起。简爱的爸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染病去世了,因此可怜她的舅舅对简爱爱护有加。但这引起了舅妈里德太太的嫉妒效应。她对简爱是敌视的,舅妈恨舅舅对简爱太好,她担心简爱抢了自己儿女的父爱和财产,只考虑自己孩子们的利益。

尽管简爱很乖,还是被里德太太的儿子约翰痛打,额头被砸出血,书被抢走。里德太太惩罚了简爱,把她一个人关在舅舅曾经去世的那个房间里。简爱向里德太太求救,但里德太太认为她在撒谎,不准任何人为她开门。

简爱身体不如里德家的伊丽莎、约翰和乔治娜强壮,她感到丢脸,自卑。简爱拼命看书,以赢得里德太太的爱。但无论简爱如何努力讨她欢心,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里德太太对她的嫉妒。

嫉妒是一种非理性的自我防御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把自己的失败和错误归结于他人

即把嫉妒表现为“借题发挥”、将失败归结于他人,而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产生埋怨他人的心理。运用这种防御机制,可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消除焦虑。

合理化作用

即通过歪曲现实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合理化不是欺骗,而是他本人相信这是真的,运用这一机制能使自己得到心理平衡。当面对他人比自己优秀的情况时,采用合理化防御机制,就表现为嫉妒,认为别人的成功或比自己优秀是非正常的,是运用不合理手段得来的。

巴金《灭亡》里说:“不过一般小人总有嫉妒贤者的心思,因此有些不满意他的人便造了不少的谣言来毁谤他。”

对于一个敌视简爱的人来说,里德太太为了自己得到心理平衡,看不到简爱的优点。她纵容儿子打简爱,纵容女儿甚至是家里的佣人看轻简爱,其实这都是她内心想做的事。因为过度的嫉妒,她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也造成了简爱童年的不幸。

简爱中一个人的性格(自卑和倔强的背后)(2)

2、奋起效应:面对挫折简爱没有失去希望,反而燃起奋起的斗志

里德太太听从劳埃德先生的建议,把简爱送了离家很远的洛伍德学校上学。学校里环境非常恶劣经常饿肚子,还因传染病死了很多人,包括她的伙伴海伦。勃洛克赫斯特先生甚至在全校师生面前宣布简爱是说谎者,让简爱抬不起头。

但是,善良的谭波尔小姐耐心安慰了简爱,并写信给劳埃德先生,帮简爱洗刷了“罪名”。谭波尔小姐的举动,改变了简爱的人生轨迹。

简爱领悟到,唯有改变自己过去的自卑和固执,激发起改变现况、奋力向上的意志,才能融入集体更好地生活。

谭波尔小姐给了简爱无私的爱和教导简爱成才。简爱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激起了她的奋起效应,获得了进取的力量。简爱从此发奋学习,积极人生感悟,学校的知识都被简爱纳入囊中。

谭波尔小姐像指南针一样为简爱指引前进的道路,但是当她结婚后,简爱发现自己再一次陷入孤独。至此她才明白,唯有自我的奋起,才能像谭波尔小姐一样改变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人生。于是她登报找工作,让自己获得生命的力量。

所有的事情没到最后一步都有转机的可能,奋起效应就是我们最后的王牌。

简爱中一个人的性格(自卑和倔强的背后)(3)

3、墨菲定律:罗切斯特先生的担心最终成事实,他与简爱的恋情遭遇波折

在墨菲定律中,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墨菲定律有四个方面: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之间的恋情的分道扬镳,与墨菲定律相契合。

简爱扎实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阿黛尔耐心教导,赢得了阿黛尔的好感,也引起了罗切斯特先生的注意。他对简爱刮目相看,对毫不起眼的她有了兴趣。他跟简爱接触越多越喜欢她,发现简爱和他过去所认识的女人们都大相径庭。

虽然罗切斯特先生的身份,地位都高高在上,可是从小父亲欣赏他哥哥,他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一个疯老婆,打击很大。因此他无比害怕简爱知道真相后会离开,因此迫切地想让简爱承认自己爱他。

但是根据墨菲定律,越担心的事越容易发生。他和简爱去教堂举行的婚礼被中断,理查·梅森证明他妻子伯莎·梅森还活着,就住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不想背负着破坏别人婚姻的罪名,离开了罗切斯特先生。

在墨菲定律的影响下,罗切斯特先生亲手毁了他与简爱的爱情。没有被克服掉的心理障碍,造成了爱而不得的命运。

简爱中一个人的性格(自卑和倔强的背后)(4)

4、鲶鱼效应:圣约翰的出现,让简爱意识到对罗切斯特的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鲶鱼效应一般用于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同样适用于人的感情。

离开了桑菲尔德庄的简爱被她表哥圣约翰一家收留,表哥很强烈地表达了要她做自己的妻子,几乎是命令的口气,目的是陪他去印度做传教士。

简爱意识到圣约翰只是通过结婚的理由来绑住一个听话的传教士助手。他就是“鲶鱼”,与罗切斯特对自己的爱形成鲜明相比,形成了鲶鱼效应。

至此简爱终于明白,自己爱的一直都是罗切斯特,她对圣约翰只有兄妹之情。于是简爱迫切地想见到罗切斯特,她非常思念他。见了罗切斯特之后,她发现罗切斯特成了残废。

但是即便对方双眼瞎了,一只手被截肢,爱意没有被磨灭。简爱消除了自卑和倔强,两人互诉衷肠,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年轻又帅气的圣约翰对简爱的追求,使简爱看清自己的内心。在鲶鱼效应下,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爱情。

简爱中一个人的性格(自卑和倔强的背后)(5)

克服心理学障碍,才是把握我们当下的人生

简爱的故事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唯有勇敢面对人生不断奋进,才能活出我们的精彩人生。

①嫉妒是人生的负面情绪,必须克服它的存在。

嫉妒的人生并不快乐,所以我们克服这样的心理。

我们要开阔自己的心胸,把眼光放远一些,不要过分计较得失。当嫉妒心理萌发时,要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找出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和问题,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

②挫折无处不在,唯有合理利用奋起效应,才能帮助我们找到解决办法。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很容易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出现消极心态。克服这一切,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别把挫折绝对化。有挫折也就有新的机会。

二是别把挫折概括化。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否定了自己和他人从前和以后的成绩。

三是别把挫折扩大化。不要对事情过分在意和担心,一定有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四是懂得自我调节。进行正确客观的多角度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

五是学会接受外部的诱导劝说,以外部的激励和积极引导战胜当前的困难。

简爱中一个人的性格(自卑和倔强的背后)(6)

③墨菲定律只是概率,我们不必过分担忧。

任何事只要你能假设到它会发生的情况,那么都会有发生的机会。要打破墨菲定律的“诅咒”,就要有坚定的自信,稳定的心态,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们不用过分的担忧,克服心理的障碍,相信凡事自有安排。即便遭遇挫折,也要有“尽人事听天命”的觉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勇敢应对,始终以正面、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

④利用鲶鱼效应,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鲶鱼效应。虽然鲶鱼代表的人物不同,但是他们都一样体现了:果敢,说话一言九鼎,三思而后行,多维度分析,敢于改革和创新。

因此,我们必须有跳出舒服区的决心和勇气,在生活中让自己积极向上突破,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才能在社会的浪潮中勇往直前,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写在最后

简爱的人生成长是一种自我救赎的过程。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再也没有小时候被踩在脚底下的羞辱感,而是在原谅别人的伤害的同时也愈合了自己的伤口,在自我的进取和拥有的爱中赢得了自己的人生。

在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人生哲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借鉴和警示意义。人生只有不断努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才能活出我们灿烂的明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