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1)

(本号内容乃属原创,不规范转载举报处理。当然,欢迎读者朋友圈~文中提到的文章都可以直接戳~)

提问: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关于脸小的文章,但是各种方法,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用?

回答:可能是……你一开始就没有找准看问题的角度。

要解释简妮我为什么这样说,要从我最近看的一部电影说起: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2)

这部电影叫《女孩梦三十》,是珍妮佛加纳演的

你可能没听过珍妮佛加纳,也对她没有兴趣,但是不妨碍我们从她的颜中,探索一些视觉原理: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3)

笑和不笑的珍妮佛

从珍妮佛的照片中,我们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她的腮帮子其实挺方的,但是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往往不是特别明显,而需要我们「细究细节」的时候,才会觉得「哇,其实她脸挺方的诶」~

当然,你可能要说,我觉得一眼看上去就很方啊,那么我们可以比对两个亚洲式的方脸和大脸: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4)

亚洲式的方脸(左)和亚洲式的大(肉)脸(右)

聪明的你,看出区别在哪里了吗?

如果你还没看出来的话,不妨先回答我一个问题,这两个图形,乍一看,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以你的第一直觉)?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5)

两个图形,乍一看,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

相信不少人都会说,左边这个立体一点的,看起来要更小,而右边那个平面的,看起来会更大,对不对?

事实上呢?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6)

你们都懂我的套路的,这俩铁定是一样大的

我们常常说,脸部立体(拥有更高的额头-眉骨-鼻子)的人,脸会看起来更小——上面这个图形,其实就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稍微深入一点的话,会发现一个问题——

由于光线或者说颜色的关系,当我们在看上左边这个立体的橘黄色模型的时候,我们更多地会把注意力放在中间这个突出的较小的部分上,而在看上右边这个扁平的橘黄色模型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是分散的,更着重于整个图形

简而言之,对于立体的图形,我们的大脑会更多地关注「凸起」的部分,从而下意识地忽略边缘的部分。而对于扁平的图形,我们会看图形整体

而这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以下面这组俞飞鸿的照片为例: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7)

俞飞鸿的PS照和现场照

不同于很多人「无PS见光死」,上面这个俞飞鸿的PS照,后期真的完全跟她有仇。

比对一下,其实这两张照片,俞飞鸿的脸长差不多,发型差不多,由于左边这张高PS图稍微侧过脸,脸看起来没有那么宽,所以脸其实要显得更小一些。

然而,当你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相信不少人会有跟我一样的感觉,就是右边的脸小,左边的脸大。

如果从「平面」上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的话(两者的面积、形状和其他方面都相差无几),那么我们不妨根据上面说的「中间凸起」的现象来理解:

现场照中,整个脸有凸起和没那么凸起的区域,通过明暗、修容乃至肌肉的凸起、纹理来划分,所以虽然绝对值面积大,但看起来面积反而小了。

而类似原理,有些人的高PS图一出,反而觉得特别丑(往往是脸大而立体的人),原因就是把皮肤纹理都PS完了,整个人变成一张大饼,所以看上去脸反而是大了。

好了,相信你已经对这个「立体看凸起,平面看整体」的理论比较了解了。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如何应用?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人的面部分为三个区域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8)

T区(白色区域),正面区(绿色区域)和侧面区(蓝色区域)

根据上文说的「凸起理论」,一张脸中,白色T区是最为突出的部分,这部分不够立体,会显得整个脸没有立体度,所以我们传统修容理论,这里都是会打高光的来加强「凸起」感的(除非你的鼻子太高或者鹰钩鼻)。

而更重要但是很多人没意识到的,其实是上图中「正面区」(绿色)和侧面区(蓝色)的区别:

什么叫「正面区」和「侧面区」呢?

顾名思义,正面区就是我们一眼看上去感觉会是正对着我们的区域,而侧面去则是脸侧面的区域

虽然理论上,侧过去了应该看不到,但是因为骨骼形状等等的原因,我们正面还是会看到一部分的侧面。

由此,如果你的脸型很立体的话,侧面区就不怎么影响你脸的大小,因为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凸起正面区所吸引。相对的,而如果你的脸型比较扁平的话,侧面区或者说营造正侧面区的分界,就非常重要了。

回到我们刚才看过的这张照片: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9)

笑和不笑

其实从上面这张也可以看出,当珍妮佛笑起来的时候,其实脸有比较明显地变小(但绝对值不会小哦)。

这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形状(脸型与形状的关系我们已经在锥子脸火了那么多年,可我敢说99%的人都不知道锥子脸的真谛这篇说过啦)。

而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笑起来的时候,由于肌肉块(姑且这么说吧)和皮肤纹理等等因素,面中部苹果肌凸起,面部的正面和侧面感觉区分的更加明显了,所以总体看上去,脸反而小了。

当然,如果你对化妆研究的略微深,你可能会发现,我上面说的「中间凸起」会显得脸比较小的原理,其实就是修容的原理基础

你可能还会埋怨我:你说修容我就懂了嘛,干嘛偏要扯一大堆正面侧面乱七八糟的玩意,我不需要了解原理啦!

然而,如果你对修容理论了解的深入一点的话,你会发现一个问题:

由于修容算是一个「舶来品」,更多的是西方人开始的,也更多地被西方人所使用(她们几乎日常修容,而我们一般不怎么修容),所以现在的修容理论,很多是针对西方人的面部特征、审美形成的,而并不一定适合东方人

当然,现在不少亚洲的美妆博主也有出修容教程,但她们的教程往往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西方的修容理论,而缺乏基于亚洲人情况的调整

不仅如此,对于修容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所接触到的观点,往往是支离破碎、自相矛盾的——这个博主说应该这样,那个博主说应该那样,所以到你脸上,到底应该怎么样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不仅是被动地接受观点,更加要主动地思考,为什么这个人这样说?为什么那个人那样说?背后的原理是什么?针对不同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也因此,我会在前面画很大的篇幅,向大家解释这种「正面」和「侧面」的原理,因为一旦理解了它,你才会知道,对于不同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回到例子上来,下面有两张修容图,大家看出区别了吗?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10)

亚洲人和欧美人的修容图对比

我们先从一个很简单的地方着手。

仔细看上图,虽然两者很像,但苹果肌附近位置的高光其实位置和大小都很不同: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11)

左边这张高光位置更靠外,而右边这张高光的位置几乎就在鼻翼两侧

而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请看三次元的例子: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12)

脸型相对更窄长的朴信惠,如果你观察的仔细,会发现,她的高光打的比较宽,几乎打到了整个颧骨的部分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13)

分析一下她的高光形状,会更接近左边

正因为朴信惠是个窄长脸,所以她的高光往往打的比较宽也比较短,这样可以达到让脸型立体之余,还让脸型显得更宽。

而如果同样的打法被脸型偏宽或者说偏短的人使用的话——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14)

韩佳人:宽脸打宽高光会显得脸更宽

当然,你也许会说,韩佳人和朴信惠本来脸型就差很多,我觉得这样说没有说服力哦!

那么我们还为你准备了这张「控制变量」模型: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15)

最左边是原图,右边是朴信惠式宽高光,左边是窄高光 腮红——是否可以发现脸型变宽和变窄的区别?

如果用我们一开始介绍过的「正面」「侧面」理论,这种现象就很好理解:

高光由于会有「让这个地方凸起」的功能,所以事实上,高光区类似于我们上文说的「凸起区」「正面区」,也因此,高光区的形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视觉上我们对于脸型的判断(立体的东西主要看凸起)。

如果我们想要让脸型显得更短宽的话,正面区(视觉上会以正面区的面积和形状判定脸型)就要更宽一些,侧面区就要更窄些。极端情况,我们可以把高光横着打满整个脸,让脸型尽可能地变宽。

而相对的,如果我们想要让脸型显得更加瘦长的话,就要控制正面区的面积和形状:高光的区域应该相对更集中,相对来说,也应该更窄

用图片说明,是这样的: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16)

第一个概念:高光区的长度

高光打长还是打短?你了解了原理之后,就很好选择——你想让脸看起来更长,就打的更长一些,想让脸显得更短,就打的更短一些

但一般来说,高光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鼻子/苹果肌下缘的长度,不然效果不会太自然。

同理可得高光的宽度(这个影响要更大一些):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17)

高光可以打的很窄,也可以打的很宽,位置可以比较接近鼻翼,也可以比较靠外、接近颧骨

如果你想要让你的脸显得更小、更窄的话,高光的位置应该比较集中(比如说从鼻翼两侧开始),而宽度也不宜太宽,一般在眼珠下方左右的宽度就可以

当然,类似于高光的长度,因为亚洲人的脸部条件往往是比较扁平也比较宽,所以一般来说,高光的宽度不宜比外眼角(上面白色虚线)更宽,否则容易不大自然。

好了,相信说到这,你对「高光区」或者说「正面区」的选择已经理解的差不多了,我们接着聊聊「侧面区」。

根据我们上面的理论,我们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侧面区」往往是被忽略的,因为它相对正面区来说,是侧过去的,离我们更远。

而我们的大脑又是根据什么判定这里到底是「正面区」还是「侧面区」呢?一个简单的回答是,明与暗、凸出与收缩。

相对着正面区的「凸出」,侧面区由于是侧过去的,所以一般色调会更暗一些,也会更不明显一些,而我们的修容之所以打在脸颊边缘,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而跟修容类似,如果你选择的一款比较接近哑光质地(珠光不是很多)、颜色也不是特别荧光色的腮红的话,其实会起到类似的「收缩」「修容」的效果。

举个例子,日系的腮红打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girl们开始流行这种把腮红打在面中部(上面的高光区)的打法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18)

腮红打在面中部

当然啦,上面这个妆总体来讲槽点蛮多,但腮红打在面中部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因为腮红是起一个「收缩」「后退」的作用,所以打在面中部,反而显得面中部平了,脸颊整体也显得更加扁平了

(但为什么日本人还会用并且这个还会流行?我们有机会下次专门讲一期)

而因此,如果你本身面中部就比较平,或者脸比较宽大扁平的画,这样的腮红打法,会雪上加霜: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19)

因为脸看起来真的看起来好平好平哦!

而对于相对来说,轮廓更偏扁平宽的亚洲人来说,腮红/修容更好的运用方法,是打在「侧面区」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20)

宽脸轮廓感不强的伊万卡特朗普和她的腮红打法(不好意思图比较小,可以点开看一下)

这一看,伊万卡的脸宽吗?好像还可以?

但是如果你把腮红的部分假想成无颜色,会发现她的脸还是略微宽的,因此,她往往会借助腮红,改变脸的「正侧面」比,从而让脸型显得更窄。

我们上面说过,高光是用于框定「正面区」,高光越窄,脸型显得越窄,而上面这张伊万卡的妆容中,我们会发现她的高光基本上是比较窄的,只是到眼珠左右的宽度而已。

而换个方向,腮红其实是用于框定「侧面区」,只要你在这个地方打了腮红/修容,那么即使实际上这个地方还是直接面向你的,但是我们看上去,会觉得这个地方已经侧过去了,因此对于脸型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

还是控制变量的例子: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21)

左边是宽腮红,右边是窄腮红

上面左边的打法更接近伊万卡特朗普,高光-腮红的分界(或者说正面-侧面)的分界,基本是在眼珠左右的位置这样的打法会显得脸比较窄

而右边的腮红就相对清淡很多,基本就是脸型本身的侧面在哪里,就打到哪里,所以效果相对来说会更加自然,但对于脸型就没有太大的改变作用。

如果上面那张不够清楚的话,还有下面这张: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22)

高光-腮红的分界线,其实是视觉上「正脸」和「侧脸」的分界线

当然,类似我们上面说的,凡事不应该过度,腮红的位置当然也有讲究(所以不要想着啊收缩我就把腮红涂整个脸不就好了,变成猴子屁股不是我的锅)

正因为高光有收缩作用,所以如果打太多,打到正面的话,反而会显得正面很扁平(上面说的日系腮红的例子)。

举个例子: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23)

左边是原图,右边是修正了腮红位置和加了高光之后的效果,对了这是AB不知道看出来没有

可以看出,如果仅仅打腮红不打高光的话,脸的正侧面区分会不那么明显,而上面那张图,因为腮红打太多,会显得面部比较扁平

而如果我们修正一下,把腮红的范围减少,大概只到眼珠的外缘(外缘:靠外的边缘),再机上高光的话,整个脸的正侧面区分就更加明显了,脸显得更加饱满也显得更加窄小了。

简而言之,一般情况下,腮红最好控制在不要超过眼珠外缘的程度会比较好如果腮红收缩感(跟质地、颜色都有关)比较强烈的话,建议搭配高光共同使用,避免形成扁平脸。

好了,相信通过上文我啰啰嗦嗦的介绍,你大概已经明白了「正面区」「侧面区」「高光」「腮红」「脸宽」「脸窄」「脸长」「脸短」等等的概念和处理方法。

但我们还忽略了一种情况:脸型的长宽都没问题,但是脸型的形状不够好

举个例子,亚洲人常见脸型情况之一就是颧骨外扩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24)

颧弓区和颧骨区

因为这里要纠正一个我原来说的不够准确的地方,所以稍微多说两句。

我原来说「颧骨是正面、颧弓是侧面,所以很多人的问题是颧弓而不是颧骨」。

但事实上,如果仔细看上面那张图的话,可以发现,其实因为颧骨是正面的部分,所以颧骨的宽对于正面的脸型也有很大的影响(当然有些人是颧骨宽,颧弓也宽)。

一般来说,以太阳穴为标准,如果你的颧骨正面来看比太阳穴要宽,我们就会说你是「颧骨(相对于太阳穴)外扩」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25)

颧骨外扩和不外扩的形状

由于对于亚洲人来说,天生的颧骨外扩和后天(因为衰老导致的面部脂肪下垂和太阳穴凹陷)的颧骨外扩都很常见,所以这算是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脸型问题。

而修容/腮红/高光能不能弱化这个问题呢?

利用我们上文所说的正侧面理论,当然可以。

这里可以稍微观察一个有趣的现象:欧美人的修容法。

很多人认为,欧美人的审美观中,喜欢高颧骨,甚至稍微喜欢那种颧骨外扩的感觉,因此他们的修容往往是这样的: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26)

高光打在整个颧骨区,而修容打在颧骨下方

而像上面那样的修容手法,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27)

可以发现,按上面的那样打修容和高光,颧骨的外扩感加重了

而为什么外国人会喜欢这么打?一个猜想是,跟硬件有关——

仔细观察上图,在打了修容高光之后,虽然颧骨显得外扩了,但脸型也显得更宽了(可以理解,毕竟颧骨打高光正面变宽了,而通过修容,颧骨也显得更加凸出了)。

而与亚洲人不同,欧美人的脸型更多的时候是偏瘦长,因此这样的会显得脸更宽的打法,会更受到她们的青睐。

但「审美不问原因」这种现象,也不光在亚洲存在(比如说日系腮红其实不适合大家,但是大家还是很爱画),事实上欧美人也有不了解自己盲目画的例子: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28)

如果本身脸型就偏宽,颧骨就外扩的话,搭配上面那种打法,会显得脸型更加……难以描述

当然啦,你可能会说,你这是审美不同!欧美人就是喜欢这种高颧骨外扩颧骨的感觉,多好看!亚洲人文化追求圆润、脸型追求流畅,所以才喜欢不外扩的感觉!你是审美观落后

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正如我在方脸也挡不住你的美?那你需要做到……这篇中讲过的,审美观背后必有原因(生理原因、社会原因等等),所以很多审美其实都是全球性的

对于颧骨来说也一样,事实上,回到我们上文举例的伊万卡特朗普,你会发现,她的腮红,其实是弱化了外扩的颧骨,而不是强调: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29)

打了腮红之后,颧骨感觉没有那么外扩,也用发型稍微修饰了一下外扩的颧骨(我们之前讲的八字刘海哦)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偶然现象吗?我们下期有空可以更详细地聊聊这个关于人种、审美观、审美倾向等等的问题)

而回到我们之前说的颧骨外扩的问题上,如何弱化外扩的颧骨

传统的欧美式修容当然不是一个好方法: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30)

上面那个妹子P成了颧骨外扩的版本,然后加上传统的颧骨都打高光,修容打在颧骨下的修容方法,会发现,外扩更严重了

而如果我们反过来,学习伊万卡的妆容打法,会发现,外扩的问题缓和了不少: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31)

将腮红打在外扩的颧骨处,会大大减缓外扩的感觉

在一张图上更清晰地呈现的话,不同的修容方法是这样的: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32)

传统修容是白圈,打在颧骨下(可以用阴影也可以用腮红),而如果要选择弱化外扩的新式修容,腮红应该打在红圈即较为外扩的部分

如何更精确地确定腮红的范围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33)

这张图比较复杂,所以放大一点

伊万卡实际的脸型形状是红线,可以看出是略微有一些外扩的。

我们以太阳穴为基准,用蓝线画出了理想的脸型形状(跟太阳穴无缝衔接有木有),和腮红的位置(外缘是理想脸型,内缘是上面说过的,腮红不要超过眼珠外缘)。

一般来说,如果你想弱化颧骨的话,要更着重蓝圈中的位置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34)

篮圈的位置可以打腮红,而红色的区域则可以用修容强化一下效果和层次感(当然,如果不大会用阴影修容的话,可以上面的蓝区和红区都打腮红,效果也不会差。

而上面那张伊万卡的腮红绝不是偶然,事实上,她现在的大多数妆容,都是这样用这样的方法弱化颧骨的,不过有时用腮红,有时用修容而已: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35)

伊万卡的弱化外扩腮红/修容法

而如果你不想妆面太浓,想要弱化颧骨,有想要显得妆面更加清淡的话,可以在下方的区域略微打一点腮红,就会得到比较自然清淡地修饰外扩颧骨的效果: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36)

其实这个方法我们在偷师刘诗诗2 | 不靠磨腮,如何拯救方脸girl的颜值?这篇已经说过啦,这篇说的更加详细并且附上理论支持~

本篇内容可以说是相当干货,而读者们似乎表示,也喜欢听我扯一些干货之外的变美内在流,所以容我再稍微说两句闲话(不喜欢可以跳过啦~):

从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和要求,有多大程度上,是受媒体影响而形成的?

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认为自己应该是完美无缺的?比如说,皮肤应该一点毛孔、痘痘、细纹、痘印、斑点都没有?

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媒体总是喜欢把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面孔PS的特别完美,并不断地宣传「完美无瑕」的皮肤(啊,发现我自己也用了类似的词语做标题,该打)。

而我也在干货 | 这份攻略,能帮你省5000块护肤预算!这篇中向大家提倡过:接受自己社交距离内的皮肤缺陷,不要一味地追求完美无瑕。

我也曾经思考过,为什么我们这个年代,会追求极端而夸张的网红审美。

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媒介的变化:

电影时代变成图片时代之后,静态比动态更重要,所以后遗症相对于静态看起来好没有那么可怕,即使动态不自然,现实中不自然,也有人愿意去整形。

而面对流量时代,更加是大家去攀比、去争夺流量,最后形成了一种极端化的审美,那就是网红脸。

但这样的脸,其实并不适合大部分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面对镜头,而是为了在生活中自然地好看的妹子。

而媒体对于我们的影响又绝不止上面两个方面:

我身边曾遇到过不少脸颊鼓鼓的饱满妹子跑来跟我说,我一笑就一脸肉,我觉得自己脸很大,怎么办?

平心而论,我并不是一个审美鸡汤学者,我的态度一向是,是问题就说是问题,不要美化成气质或者特征什么的(缺点和特色的度的区别在哪里?如果是特色,总体看着是美的。如果是缺点,总体看着突兀、不协调、不好看——所以说不要一味鸡汤)。

然而在看这些妹子的真人的时候,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实在都不觉得她哪里脸大,或者哪里肉多,或者哪里不对劲。

直到她拿出自己的照片,因为磨皮磨的有点过,所以肌肉纹理都不见了,本来饱满的脸颊显得又肿胀又平,青春的胶原蛋白不见了,只剩下呆呆肉肉的感觉。

如果想象不到的话,再放一遍开始的这张俞飞鸿:

真人和照片的差异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然而,即使我一再劝她,你真人看起来很好看,脸一点都不大,反而是很饱满的感觉,那个妹子依然很不满意:

「我就是脸大!我就是肉多!我照相出来就是很难看!我觉得自己很有问题!我对自己很不满意。」

而正是这种情况,让我想写下这篇,以及其后的一整个系列:

如果说我们之前的文章和观点,会更关注平面的话,那么这个新系列的文章,干货的部分,是希望你能找到让自己的脸显得更好看的方法,精神的部分,就是希望你更多维度、更全面地、更真实地认识自己的脸——

现在,你可以拿出镜子,打量一下你的脸,你的正面和侧面在哪?你的脸立体度如何?你的脸肉肉的分布如何?你微笑时如何?哀伤时如何?

不要总是通过美图后的照片去认识自己的脸,等过了一定的年龄,你会发现,自拍照和朋友圈在你的人生中没有那么重要

世界上公认好看脸型之方形脸(轻松拥有完美脸型的自然小脸不是梦)(37)

一个示范:简妮——一个脸太大以至于相框和朋友圈都塞不下的女纸

你的脸,立体而生动,有趣而真实。

不要让照片局限你对自己的认识,也别让照片局限你的美。

如果你看不懂或者看不够这篇,你可以继续看: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

(微信ID: BeTheBeauty)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