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专研究生怎么样(中专生自考全日制研究生)

大学的时候,学校为了给未入社会的学生一点经验,会邀请往届优秀的毕业生回来做演讲,鼓励学生抓住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多掌握些专业技能,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自考大专研究生怎么样?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自考大专研究生怎么样(中专生自考全日制研究生)

自考大专研究生怎么样

大学的时候,学校为了给未入社会的学生一点经验,会邀请往届优秀的毕业生回来做演讲,鼓励学生抓住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多掌握些专业技能。

演讲的人均来自各行业优秀人才,演讲的内容我们也能猜得到,不外乎学习、努力之类的关键词。但有个学长的经历,引得全场掌声雷动,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1

我们学校是一所默默无闻的普通211,尽管食品专业排到了全国第二,但和清北985相比,也是无人问津。所以在群面环节,学长自我介绍之后,面试官以及其他面试者的表情都含着疑问:这个岗位不是非985、211不招的吗,他是怎么进来的?

“或许是我脸皮比较厚,左边武大,右边北大,我并没觉得哪里不对。”

学长面试的公司是x帝,专做家用电器,在行业内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招聘的岗位属于产品设计岗,薪资丰厚,当然要求也比较高。学长凭借着大学期间攒下的各种大赛奖状,顺利拿下了面试资格通行证。

毕业院校知名度不够,面试官有些怀疑学长的水平,于是以自家新产品为考题,让他列举产品的优缺点,以及改进的方向。恰巧,之前跟着老师做过一个类似的项目,有点经验,对这家公司的产品也比较熟悉,学长几分钟的回答赢得了一片好评。

题主是一所211院校的研究生,第一学历是全日制一本,偶然间发现自己的师兄第一学历居然是中专!尽管知道对方是凭借自己努力考进来的,但自己和中专生在一个学校就读,总觉得有些心理不平衡。

根据问题的描述,我猜测题主的家庭条件应该不差,父母的文化水平不低,不然当他了解了中专的环境、底层人民的经济家庭教育之后,定然不会说出“心理不平衡”之类的话。

我是一名中专生,自一个不知名的幼儿园进入一个已经拆除了的小学,后又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进了一个很差的初中,最后进入了中专。 在这里我想说,很多时候我是努力学习的。然而现实却是无用。当身边的所有人都在玩游戏,天天逃课和抽烟喝酒打架闹事的时候,你能静心学习吗?当然了,有点自制力的人都能做到。但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却与周围所谓的“学习氛围”格格不入了。你会遭到排挤,嗤笑,打击,贬低。每一个自甘堕落的人,都希望拉他人下水,从而寻找内心的宽慰:“我不是一个人堕落,这不,还有人陪我呢吗?”

本科,尤其是一本的学习氛围远不是中专可以比拟的。一个经常逃课打架的学生,在一本院校是个异类,但在中专,这样的学生占了不少的比例;不缺课、上课积极发言、课后思考查阅资料,周末几乎在图书馆度过,这是大多数一本院校学生的状态,但在中专,这样的学生少之又少。

我们都说,一个人的发展是由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共同决定的,能在恶劣的环境下,通过努力达到和天生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同样的高度,内在的强大,是值得所有人钦佩的。

题主的师兄虽然第一学历是中专,但他能在那样的环境坚守自我,面对周围人的排挤、嘲笑,信念毫不动摇,我认为,题主能够和这样的人在同一所学校,是题主的荣幸;但在得知对方的第一学历后,不仅没有报以敬佩之心,反而“心理不平衡”,题主未免有些狭隘了。

3

每年的高考那段时间,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跟踪报道,所有人都在为这些孩子的考试让路。考区附近不允许车辆鸣笛,家长请假给孩子做考试专属营养餐,凭准考证打车不收一分钱,就连脾气暴躁的老师们,在那段时间也变得温和起来……

一场考试,一群人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的发挥,在他们心中,高考失败和人生失败毫无区别。孩子忘带准考证,新闻大肆报道,评论区一篇哀嚎:孩子这辈子完了,除非复读;孩子高考发挥失常,人生无望,出家、寻死,几乎每年都会重演……

高考真的这么重要吗?

不可否认的是,高考是目前普通人向上层阶级流动可能性最大的渠道,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考能够决定人生。有人尽管进了一本院校,可每天都花大把时间在游戏上,所学专业一窍不通,毕业也就只能混个文凭,靠着母校的光环吃几年白饭;也有人甚至没有参加过高考,进入中专,潜心学习,自考本科、研究生,和那些全日制学生在同一学校就读。

人生就像迷宫,高考只是那不起眼的转折口;考得好的人可以走些捷径,考得不好的人靠着自己坚定的意志依旧能找到正确方向。所以说,“高考能够决定命运、决定人生”这样的话是无比荒谬的,能够影响自己状态的,只有努力,这个阶段落后没关系,抓紧时间,还有赶超的可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