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剩女(一位48岁剩女的实话实说)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这个自由恋爱的时代,女性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不婚不育也是其中之一,但是成年人总要为自己的行动负责,如果走上了这条路,就要有最坏的打算。

王佳就是一个48岁的大龄剩女,她义无反顾地坚持到现在,已经一改了往日的想法,对婚姻有了正确的认知,我们来看看她的自述。

我今年48岁,前30年的我曾经骄傲自满,总觉得结婚并不重要,相比于男人,我宁愿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搞事业赚钱,我认为女人的幸福,应该靠自己来拥有打造。

38岁剩女(一位48岁剩女的实话实说)(1)

其实不是我不想结婚,而是我觉得我应该找一个优秀的男人,并不是说要对方多帅,我只要和我三观契合的男人,所以之前有男人追求我时,我总是兴致缺缺,看不上对方,爱挑剔对方身上的毛病和缺点。

在之前我也有过一段感情,我和前男友谈了五年的恋爱,但是因为对彼此事业的规划不同,有了分歧,所以我们最后还是分道扬镳。

但我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么,我觉得男人和女人结婚,男人想要的,是女人为自己生儿育女,女人想要的,是男人能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和经济价值。

38岁剩女(一位48岁剩女的实话实说)(2)

在我眼里,当一个男人觉得工作是对自己的压榨,觉得女人要房要车太物质了,那我会直接过滤掉这类男人,因为他们没有前途和上进心,只会反过来指责女人,35岁之前我遇到的基本就是这类男人,他们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只想过小富即安、稳定即可,他们都没有什么理想和追求,好像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一辈子的稳定。

看书、提升自己,离他们太遥远;规划自己的人生,打破目前阶层的禁锢,他们更没有想到过,我和他们三观差异太大……因为我想要的是灵魂伴侣,是至少两个人可以兴趣一致,可以聊到一起,可以对人生有共同的规划的那种人。

38岁剩女(一位48岁剩女的实话实说)(3)

如果一个男人,每天只能和我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事,对我喜欢看的书籍不感兴趣,对我喜欢看的电影不感兴趣,那这样的日子对于我来说简直是无聊透顶,这样的婚姻有什么意义,我只想要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爱情和婚姻。

既然等不到,我宁愿高质量单身下去,可能是我对男人的要求太高,过了四十岁,我还没有找到中意的对象。

母亲焦急如焚,希望我降低对婚姻和男人的要求,降低对男人的要求,因为她觉得优秀的男人,早就结婚了。

但是我真的不甘心,自己等了这么久却要妥协,那我前面几十年不是白等了吗?

38岁剩女(一位48岁剩女的实话实说)(4)

直到45岁那一年我才真的恐慌,我突然发现我的精力体力各方面都在下降,身体动不动就会生病,最重要的是父母也开始生病,而我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当我真正想主动结婚的时候,我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结婚的男人。

我虽然未婚未育,但也45岁了,40岁以上的男人根本不会找我,但是超过45岁以上的男人,我也压根看不上。

这种情况真得很让我绝望,我确实后悔自己浪费了那么长的时光,等了又等,那个最合适的对象依稀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但是当初的我却看不上他,在我现在真正想结婚的时候,却真的再也找不到了。

38岁剩女(一位48岁剩女的实话实说)(5)

为了防止姐妹走我的弯路,我用自己 血泪供大家警戒:

1、结婚合适比优秀更重要

谈及选择伴侣、现在大部分女人的第一选项就是优秀。这样的伴侣总能给女人带来社会优越感。

很多大龄未婚女青年都有这样的共同想法,她们希望对方事业上要强,既要能赚钱,又要善解人意,但现实往往是,缺点和优点像硬币的两个方面。

长得帅的人脾气大,能赚钱的人一点都不善解人意,其实优秀的人很好找,只不过你找到了在一起失望会远大于收获。

38岁剩女(一位48岁剩女的实话实说)(6)

而被大龄剩女们认为的,和谁都能过,像是过家家一样的“合适”标准,其实才是最难的,优秀的人很好找,而那个合适的人,真的不容易出现。

这就好比,很多爱美的女人非要嫁给那个能给自己拼命买衣服的男人,但是最后才发现,一个虽然买不到那么多衣服,但是能够欣赏你的美,愿意陪你逛街的人,才是那个最适合的男人,也是最难遇到的

2、合适,真的非常重要,两个合适的人待着一起才会舒服

人际关系的原则就是平等,彼此欣赏对方的优点,接纳对方的缺点,这样才是真正的平等,双方能否走到一起取决于第一层,关系能不能持续下去,则取决于第二层。

38岁剩女(一位48岁剩女的实话实说)(7)

如果你无法接纳其缺点,就像王佳一样,总是挑剔男方,实际上就是看不起对方,没有从平等角度出发,那就很难建立和谐的亲密关系,因为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

大龄剩女,谨记这一点:别拿青春作学习的赌注 !

大龄剩女还有个特征,那就是觉得自己有上进心很优秀,前途无量,选男人自然要选最优秀的,但事实是,你无法肯定你能在未来几十年变成理想中的样子。

就像《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一样,总觉得自己又美又有实力,选男人一定选最好的,但是自己毕业快十年还是达不到理想成就,同时还失去了年龄优势。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第一心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