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避坑正确方法(我给的就是最好的)

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说起中国人的教育方式问题,大多数人都会想起应试教育太泯灭人性、父母威严扼制孩子天性等,传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或者说伤害,其实远远不至于此。

育儿避坑正确方法(我给的就是最好的)(1)

电视剧《小爸妈》由任重等人饰演,剧中简单和莫凡两位小夫妻演绎了一场由生老到病死的家庭婚姻生活。年轻的生活,不错的学历,都让他们俩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上有更多的投入和注意力。

在剧情的最开始,简单只有疏忽而在商场里把孩子给丢了,这种事情可不是每位家长都会经历的,好在最后很快就把孩子找回来了。从这件事发生,两家人对孩子的问题便更加关注。

女儿平常的生活非常“丰富”,要学习画画,偶尔还要参加补习班。在一次上课的路上,莫凡遇到了女儿同学家长。

因为没有吃午饭,孩子在下午上课之前便饿了,央求父亲让自己吃点儿东西,可是父亲拒绝了。因为要赶着上课,因为做事要有“原则”。

育儿避坑正确方法(我给的就是最好的)(2)

孩子好像被推着一样生活,没有了该有的童年欢乐,补习班、兴趣课,被父母安排的周末和娱乐活动,这样的生活快乐吗?

一、什么是“密集型育儿”

孩子被支配的童年,其实是父母犯了“密集型育儿”的错误。那么,什么是密集型育儿呢?

《虎妈猫爸》清晰的讲述了当代家庭生活中,对于孩子教育的严重缺陷。赵薇扮演的妈妈是非常典型的“严母”形象,尽管不像其他家庭一样,只有无尽的要求,没有欢声笑语,但是做她的孩子也一样不简单。

对待女儿成长的问题,胜男从未犹豫过,她说:“我们的事业可以被牺牲,但女儿的未来不能。我们活着是为了女儿。”

育儿避坑正确方法(我给的就是最好的)(3)

为了女儿活,生命所有的安排都是孩子,这就是“密集型育儿”。

二、中国家长“密集型育儿”中有哪些典型行为

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各种家庭教育题材的作品,也告诉着我们,现实生活已经存在许多问题了。面对中国家长的“密集型育儿”行为,究竟都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1.规划着孩子的一生

刚刚落幕不久的《小欢喜》想必很多人都记得,随着英子的自杀,剧情被推向了高潮,让人们更加关注到家长对孩子高要求、多重安排下,孩子们的心理呈现怎样的状态。“喜欢规划”孩子,这是密集型育儿的第一个特征。

2.强加意愿给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来

仍然是我们熟悉的《小欢喜》,我们可以看到,在高考这个问题上,孩子们是没有发言权的。需要选择怎样的学校,将来就读什么专业,这些本该孩子们自己做决定的事情,都被父母代替。即使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家长也不允许他们实现。

因而,喜欢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这是“密集型育儿”的第二个行为特征。

育儿避坑正确方法(我给的就是最好的)(4)

3.对孩子步步紧“盯”

有朋友问我:该不该看孩子的日记呢?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我们有许多想要了解的问题,而如果这个人是我们的孩子,那么这种欲望会成倍的增加。对孩子步步紧逼,生怕自己不在,或者错过了某个环节,孩子的人生就会出错。这种“多想”的行为,是密集型育儿的第三个特征。

三、“密集型育儿”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前有《小爸妈》、《虎妈猫爸》后有《小欢喜》,各种家庭现象给予我们的思考很多,作为家长,我们该了解一下我们的“密集型育儿”,究竟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抹杀个性:被安排的生活显然是没有自由的,吴谢宇弑母案结束了这么久,许多人还觉得这些事情历历在目,这是为什么?因为吴谢宇的生活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育儿经历一样,被要求、被强制等。密集型育儿抹杀孩子个性,容易扭曲一个人的斗志。

经受不住人生的意外:为什么孩子被家长采用“密集型育儿”方式会变得承受不了意外呢?因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他没有承受变故的能力。比如选择一种兴趣班,孩子学着学着发现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他会思考。

可是如果是被动安排,那么在发现自己不喜欢的时候,出现的反应是“我妈妈逼我”,而不是“我原来没有这项能力”。

育儿避坑正确方法(我给的就是最好的)(5)

人生缺少方向: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甚至到工作,他经历的种种不是自己的选择,也不是自己的意志体现出来的,一切都是因为家长的安排。所以不论他遇到什么,做着什么事情,这些情况都不是孩子主动接受的成长,也就是说,他从来没有方向过,是家长给予孩子的方向。

都说人生需要指明方向的灯塔,可是家长们把孩子的灯塔打破了,自己站了上去,这样的指向标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存在意义。

四、有“松”有“紧”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吴谢宇一样,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却忘记了母爱最初的定义是一份感情,这份感情变成了他痛下杀手的初衷。面对“密集型育儿”产生的弊端,我们该如何避免,还孩子欢乐的童年?

①不盲目抢跑给予孩子独立空间。

比如周末的时间,家长们通常都是给孩子安排一些兴趣课、补习班,用学习填充孩子的课余时光。因而,在孩子的闲暇时间里,家长们尝试着多给孩子一点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学会自己安排时间,而不是被父母支配。

育儿避坑正确方法(我给的就是最好的)(6)

②关注孩子内心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生理等需求,孩子也是一样的。学会关注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用高质量的陪伴帮助孩子。

有“松”有“紧”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密集型育儿”弊端太多,家长们在孩子的时间安排上应该有所调整。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