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红歌大全(我的国庆记忆纵然鬓生白发)

国庆节红歌大全(我的国庆记忆纵然鬓生白发)(1)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记者丁丰林文李钰摄影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有人问《我的祖国》的词作者乔羽:一条大河指的是长江还是黄河?乔羽说:在每个人记忆里,家乡都有一条大河,而这条河,就代表着祖国。

当记忆的长河奔涌起来,相信每个人脑海里都会泛起一段旋律,与之相系的是一段段故事。很多人的记忆和红歌相伴,听着红歌出生,唱着红歌成长,有人经历了解放大业,有人经历了建设热潮,他们的歌声里,表达着对祖国的炽热情感,对生活向好的诚挚追求,他们纵然鬓有白发,依然心唱红歌。

第1曲

扛着玉米秆少年唱起《打靶归来》

国庆节红歌大全(我的国庆记忆纵然鬓生白发)(2)

小档案

人物:赵新颖,1958年生于巩义,在郑州纬三路小学担任语文教师近30年,于2013年退休。

启蒙红歌:《打靶归来》歌曲年代:1960年作词:牛宝源作曲:王永泉

多年来,赵新颖的脑海里,常能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村旁的公路上,一队少年列队行走,每人肩上都扛着一根玉米秆,他们齐唱《打靶归来》,路两边是碧绿的田野,远处是青翠的山冈……

“我一看到《大河报》上要征集大家的启蒙红歌,我的回忆马上出来了”,前天接受采访时,赵新颖老师抢先说道。

今年59岁的赵新颖出生于巩义市芝田镇芝田村,曾就读于村办小学,她的启蒙红歌,是她上小学四年级时,学唱的一首《打靶归来》。

“那个时候,在上午第二节课后,有一个课间操。”赵新颖老师回忆说,大概是在1968年的秋天,她刚升上四年级,有一天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找一根玉米秆,修剪成统一长度,第二天要带着它出操。

“那时候刚收过秋,家家户户都有成捆成堆的玉米秆,我们回家后,都挑最壮实、最笔直的一根,剥去叶子,修整得光滑笔直,截好长度后,第二天带到班里去,这就是我们的‘枪杆子’”,上课时,教室里一排玉米秆,整整齐齐靠墙站着,第二节课一下课,大家都拿着自己的玉米秆拥出教室,那时候学校里还没有操场,四年级和五年级算高年级,一共4个班100多名学生,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走出学校,走上村边的公路。

长长的队伍行进在学校外面的公路上,体育老师吹着哨子,要求大家像解放军一样甩开步子。大家昂首挺胸,一边走一边唱,就像部队里拉歌一样,一个班接着一个班,不准停顿,不准重复,前边班刚唱完《大海航行靠舵手》,后面班就唱起《闪闪的红星》,“红歌确实很能激发人的热情,唱着唱着,就热血沸腾了”,忆起当年,赵老师脸上洋溢出少年一样的热情。

一路走,一路唱,从村小学出来,走上村旁公路,沿着公路走一圈,再回到村里,最后来到打麦场上,体育老师教大家学习解放军的冲锋和刺杀,大家一个个劲头十足。

练习结束后,大家整队回学校,所有班级一起唱着《打靶归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这一刻,大家都觉得自己像归营的战士。

“我非常怀念那一段时光。”赵新颖老师说。

1986年,赵新颖调入郑州纬三路小学当语文老师,还担任班主任,在讲台上一站就是近30年。每逢学校、区里有歌唱比赛,她给学生们挑选的歌曲也都是红歌。课余,赵老师也喜欢写作。她的博客文章《一样结婚两样情》,讲述了她在上世纪70年代结婚的大姐和在90年代结婚的小妹,两人的婚礼,从“的确良”到白婚纱,从“灰胶鞋”到红皮鞋,她由衷感叹生活的变化。

“我喜欢唱红歌,因为我是亲眼看着祖国一天天变强大,我的生活一天天变得更好,我唱红歌,就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赵老师这样说。

在2013年退休后,赵新颖老师经常去家附近的紫荆山公园,公园里有一群喜欢唱歌的老人,她觉得自己唱得不好,习惯站在人群的后面,每当翻谱翻到她会唱的歌曲时,她就跟着一起唱。

第2曲

唱着红歌长大、变老的“走廊歌星”

国庆节红歌大全(我的国庆记忆纵然鬓生白发)(3)

小档案

王静,1958年生于郑州,先后在二炮文工团、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工作,现为郑州阳光合唱团义务艺术指导。启蒙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歌曲年代:1964年作词:李郁文作曲:王双印

国庆节将至,王静所在的郑州阳光合唱团,也在忙着排练,他们这周五要参加省合唱协会的展演,下周一还有一场喜迎十九大的主题文化月演出。作为合唱团的艺术指导,王静忙着编排歌曲,指导合唱。9月20日下午,在郑州市白庙社区的活动室内,四十多位老人坐在一起,王静站在讲台上,一边弹着钢琴,一边讲着发声技巧。面对场下很多比自己年龄还大的学生,她始终保持着微笑,和蔼可亲,大家也不时被她幽默的话语逗得前仰后合。

王静是一个专业的歌唱家,从小就喜欢唱歌,“我小时候住在郑州市豫剧团的家属院,王希玲啊,虎美玲啊,这些豫剧大师当时都在院里住,她们早上起来吊嗓子,我也跟着她们‘咿咿呀呀’地‘嗷嗷’,也不知道有什么目标,反正就唱呗,但是在这‘嗷嗷’的过程中,我的嗓子就好了。在家嘴里就不停,淘米的时候也唱,扫地的时候也唱,邻居们都说我是‘走廊歌星’”。

王静说,自己的启蒙红歌,是她在1968年左右学会的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当时她在郑州市优胜路小学就读,同时还是学校“小红缨”宣传队的成员。“当时我家隔壁是一个消防队,里面的解放军战士每天都要唱歌,广播里也放,这首歌唱得最多,我当时也没有人教,听着听着就会了,歌词的意思那时候也理解不了,反正觉得旋律好听,我就跟着唱。”

13岁时,王静考入了当时的河南省戏曲学校学唱歌,在一次专业课的期终考试时,她唱的歌曲就是《大海航行靠舵手》。

从戏曲学校毕业后,王静进入了二炮文工团,作为一名专业的歌唱演员,在部队的十年生活,王静更是生活在红歌的海洋里。后来转业到河南省工人文化宫,专门负责群众业余文化工作。

说起成立“阳光合唱团”其实很偶然,王静说,大概在2011年,她临退休前,有一天她在文化路上的文化公园里逛,听到有五六个老同志聚在一起唱歌,“搞专业的人就这点不好,听不得别人有错误”,王静说,当时她听到几位老同志唱歌的方法不对,就立马指出来了。几个老同志反问:那咋唱?你懂?“我说我太懂了,我搞唱歌多少年了!”王静笑着说,她随即就在现场教几个老人怎么唱歌,后来,跟她学的人越来越多,她就提议成立一个合唱团,她起名叫“阳光合唱团”,寓意是大家每天都像阳光一样积极向上,明媚健康。

“我们这个团现在有近70名成员,平均年龄53岁,我们去演出,服装是自己出钱买,车费自己承担,那一台钢琴也是我们集资买的,王静老师更是我们义务的艺术指导。”合唱团的张团长说,他们能够在一起的凝聚力,就是大家对红歌的热爱。合唱团成立仅一年,就参加了国家老龄委举办的“全国中老年合唱邀请赛”,一举夺得了“群星金奖”和“最佳指挥奖”等多个奖项。

“可以说我是一直唱着红歌长大、变老的,几乎所有的红歌我都会唱,我对红歌有着最深厚的感情!”王静说。

第3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的今天

国庆节红歌大全(我的国庆记忆纵然鬓生白发)(4)

小档案

人物:鲍法秀,1942年生于武汉,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郑州第十八中学,退休后加入河南省老干部合唱团。启蒙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年代:1943年 作词:曹火星 作曲:曹火星

合唱团第二天就要参加一场喜迎十九大的文艺汇演,鲍法秀老师和40多位老年人正紧张排练,只能在排练间隙接受采访。被问到启蒙红歌,鲍老师不假思索地说:“那肯定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啊,这不光是我的启蒙歌,也是我最喜欢的歌,因为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

鲍法秀老师1942年出生在武汉,新中国成立时她刚7岁,“那时候武汉的大街上,到处都在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广播里也一直在放,我也没有人教,听了几遍就会唱了”。

鲍老师回忆说,当时,她虽然会哼唱,但不明白歌词的意思,“不懂什么叫‘没有’,我就问哥哥,哥哥说,没有就是‘冒得’(武汉方言‘没有’的意思)”,回忆起这个细节,鲍老师哈哈大笑。

“我是赶上好时候了,到我该上学的年纪,刚赶上了解放,”鲍老师说,“我上边有一个姐姐,她比我聪明,但是她没能上学,成了文盲,早早就嫁人了,我要不是赶上解放,恐怕也是一样。”小学毕业后,家里原本不想让她再读下去,“但是,我考上了湖北第一女子中学,当时那可是重点学校,家里人就让我去上了,我又一路上了大学。所以我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

大学毕业后,鲍法秀被分配到郑州第十八中学任教,从此落户郑州。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没有改变的,是对歌唱的热爱,对红歌的热爱。“我现在会唱的红歌怎么也有100首以上了,我们一帮老同学聚会,经常去唱卡拉OK,我唱的都是红歌。”再后来,鲍法秀从学校里退休,又加入了河南省老干部合唱团,一个礼拜两次集中活动,无论多忙,她都会挤时间参加排练。

“我很少去唱其他的歌,作为生长在那个年代的人,我对红歌有特别的感情。”鲍法秀老师说,她所理解的红歌,范围其实更为宽泛,“并不是只有特定年代的革命歌曲才是红歌,我觉得所有只要是爱国的、正能量的歌曲,都应该叫红歌。”

来源:大河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