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

导语:缠足、裹足、小脚,就是俗称的“三寸金莲”。最初的印象是近代,各地的老奶奶里也有不少是小脚的。社会发展不接受这一现象,批判为思想禁锢不前,如同小脚老太太一般。人们总以为是清朝留下的陋习,实际上这一陋习早就存在了千年。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1)

神话传说

大禹治水,想必人人儿时就已知晓了,除了治水的功绩外,他的家室估计你不知道,也没关注过。相传大禹的妻子是涂山氏女,是个狐狸精。对的,没错,就是狐狸变的。这里跟缠足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同样是狐狸精的妲己有点关系,妲己因为伤到脚,短时间恢复不了,就用布帛裹了起来。时间一长,宫中的其他娘娘们以为是的得宠的伎俩,也把脚裹起来。这个习惯,只能在小范围的皇宫里流传,不可能广为传播,想想那个时候的生产力,缠足裹布实在是有钱人才能做到的。

时尚是怎么来的,财富与权力的集中,往往助推了少数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普天大众趋之若鹜追逐财富权力的时期里,养成的行为习惯造就了时尚流行。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2)

步步生花

公元420-589年南北朝,又是一个权贵的无心之为。南朝齐昏侯(公元498-500年,在位两年而已),他干了什么事呢?他有一天实在是闲的无聊,然而又心中有佛,时而向往,所以就差使宫女用金箔剪成莲花贴在地上,然后叫上美女潘妃在上面走,一步一姿,干娇百媚。“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那景象就如同仙女下凡般,如此“步步生花”。史料载于《南史·齐东昏侯记》

也有佛家仙家形象在里面,脚下不都是踩着莲花吗?瞧瞧,还是少数人的习惯,先是流行在宫廷,而后才是流行在大众之间。可惜齐昏侯在位时间实在是短,没有流行的机会。但是,不妨碍人们向往仙人。不是有花名为金莲吗?在此时,金莲与缠足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仅仅是人们对于美女仟足的美好赞誉。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3)

诗人游玩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4)

公元581-618隋朝,走上人生巅峰的隋炀帝杨广想着怎样挥霍潇淫一把,在开创了京杭大运河的丰功伟绩下,膨胀心逐日剧增。运河对他来说就是游玩用的,怎么玩,这位帝王给前面的帝王上了一课。有一次,他想乘船游运河,但不用船夫,却要选一百名美女在运河两岸为他拉纤。有一位住在运河边上的铁匠的女儿吴月娘被选上了。为了表示反抗,吴月娘让父亲为她打了把三寸长、一寸宽的莲花办刀,十分小巧别致而又锋利。她用一块小布条把短刀紧紧裹在脚底下,同时把脚也尽量裹小,又按着裹小的脚做了一双绣鞋。鞋底用乔木做的,在上面刻了朵朵莲花。走路时,一步一踏便会印出一朵朵莲花,十分漂亮。隋炀帝见了十分惊喜,又瞧见月娘生得自然漂亮,便召她上船近前,想看看她的缠足。月娘在等待皇帝身边的近侍离开后,便慢慢地解开脚上的裹布,突然间抽出莲花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一闪,手臂受伤。隋炀帝随即拔剑朝吴月娘刺去,吴月娘躲闪退后。自此,刺杀刺杀败露无疑,扭身投河自尽。惊得一身冷汗的隋炀帝扫兴而归,却没有喝令杀光岸上的百名女子。回到皇宫后,下了一道圣旨:“女子再美,裹足者不选。”至此之后,运河沿岸的民间女子为了怀念吴月娘,都纷纷裹起足来。 这一传说载于《中国风俗语》。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5)

隋炀帝杨广作为诗人令后人称赞,下面来两首一同观赏下。

《失题》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似曾相识是不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代的马致远就是模仿杨广的诗一举成名天下知啊。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6)

再来看看霸王体,非常有气魄。

《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此时,讲的是杨广西巡张掖时所作,整首诗气场非常强,当然这是题外话。也是炀帝这一偶然的政令,得使后来的女子们能够放飞自我,不受拘束。

飞天女子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7)

公元618-907唐朝,大唐盛世,国力非凡。经济与文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人的思想非常开放,加之各国都把大唐当偶像纷纷来朝拜,促成了人文的广泛交流。时尚流行还是最先开始在朝堂与后宫这些权贵间。丝绸之路带来的不只是贸易,还有文化。云想衣裳花想容,谁成想权贵心中还是有佛啊。追仙思想表现在哪?还是那幅佛踩莲花形象。谁是脚踏莲花的倡导者,当然是杨贵妃啊。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8)

有文献记载,杨贵妃生前和死时均穿缠足弓形底鞋。《伊世珍在脚记》一文中写道:“杨贵妃在马嵬坡被唐明皇赐死时,有个女子拾得她的一双雀头鞋,薄檀木底,鞋仅长3寸5。”徐用理的《杨妃妙舞图咏》诗道:“凌波步小弓三寸。”诗人杜牧(公元803-852年)的诗中也有“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所以,杨贵妃得宠之时,将缠足流行开来。“今靱鞋为不缠足者所穿,缠足者以丝为鞋。”说的是,那个时候缠足鞋是以丝为面料的。这里,明确以下啊,缠足作为袜子,鞋是丝面木底弓形的尖头鞋。自居易也作有“小头鞋履窄衣裳”诗句。那么,娇小脚型的女子自然被奉为美女了。杨贵妃的飞天形象是不是很颯呢?想象下,肯定不可能像大清朝般的缠足那么变态,是不是像高跟鞋呢?但是,敦煌的飞天仙女可不是缠足的,据说是天足。何谓天足,就是自然的不缠足。显然,杨玉环应当是娇小纤细着尖头小鞋的缘故。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9)

现在经考证后均认可的是“三寸金莲”起源于公元937-975年五代南唐。据《逸雅》记载:“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 说的是履为礼服之足饰,鞋子是穿在脚上的饰物。在唐朝之前的各代仕女多穿有云头、如意等高头纹饰的履前饰。五代李后主的嫔妃窅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并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跳舞,飘飘然若仙子凌波,缠足因此而得名为“金莲”。此后,宫廷内外女子皆仿效起来。并以缠足为美、为贵,为娇、为雅。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中国史纲要》一书中认为,中国妇女缠足从五代开始。

看到这,就明白了,核心都是从权贵中流行起来的。大唐的包容怎么可能容下此等小众时尚呢?当然,李世民的老婆张观音、武则天都是大脚的,那时流行的穿靴子。可以说,大唐后期,宫廷里才有了缠足的习惯。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10)

流行——反反复复

五代十国没落后,公元960-1279宋朝,可谓是有一次的大统一,缠足就此告一段落。为什么呢?当然是战乱不断,本就诞生在宫廷的时尚玩意儿是不容易流行在民间的,有也是极少数。小脚带来的行动不便,逃命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那么,宋朝究竟有多少女子在缠足呢?安定之后才有了享乐,吃饱穿暖就开始淫意了。据说,北宋中期,缠足在民间已经不是稀罕玩意儿了,至少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就开始流行起来了。到了南宋,约有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女子缠足。

瞧瞧,这得多少人。时下流行的《清平乐》是否也有如此?恐怕,宫廷里的女子都得缠足。为什么呢?苏轼就曾经在诗作《菩萨蛮.咏足》里写过女子的小脚。“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里的“宫样”二字,就是指的小脚。可见,在宋仁宗时期,女子缠足就已经在宫中流行了。然而苏轼到宋仁宗死也不过刚二十多数,但凭“宫样”二字,至少已经宫廷里流行了许久,偷穿就说明民间是享受这种时尚的机会很少。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11)

宋朝中期往后,缠足就广为流传了,民间也已盛行。要说具体的分割线,那就是宋神宗之后。名著《水浒传》中也是有描写女人小脚的片段。书中道:“金莲窄窄,湘裙微露不胜情”,写的是谁呢?宋江在外面养的小老婆阎婆惜就是缠足小脚。也别想歪了,梁山好汉108将中的女将,母夜叉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都是没有缠足的。“生来不会拈针线,弄棒持枪当女工。”练武的女人怎么可能缠足。

公元1271--1368元朝,金戈铁马游牧习俗统治中原,缠足明显不是一个圈子共玩的,将此陋习彻底斩杀。还有一说元朝女子地位是相对较高的,从不鼓励缠足,甚至女人可以执政的。女人执政,有点像女系氏族,缠足不就是束缚了么。但元曲中却颇有不少描述赞誉小脚的,缠足的均是地位低下的中原女子。也就是或,借缠足为束缚中原人。研究的比较透的是元末的陶宗仪,写了一本《南村辍耕录》。详细记载了缠足的发生时期,“《道山新闻》云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此知扎脚自五代以来方为之,如熙宁、元丰以前人犹为者少。近年(元朝末年)则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也。”(《南村辍耕录·卷十》)老学究研究的透,把缠足的起源时间点都说明了。描写了元末,如女子不缠足就是可耻的,上升了一定的社会高度。

公元1368--1644明朝,起初继承了元朝潇洒习俗的汉人们,也不会去缠足。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都是大脚。可见宫廷内外,缠足不会盛行。啥时候流行呢?明中期,文官得势,郑和下不了西洋的时候。国家就开始固步自封起来了。

暗处的小黄书

这里提一个经典巨作《金瓶梅》,此书就是把缠足美女写得流行至今的,写书他为的是卖书挣钱讨生活啊!果断选择时下流行什么,写什么了。

《金瓶梅》中有个情节,潘金莲丢了一只鞋,随即差使丫鬟春梅、秋菊去找。实际没找到,但在西门庆一间房的篓子里找到一只,就拿来给潘金莲。书中道:“妇人拿在手内,取过他的那只来一比,都是大红四季花缎子白绫平底绣花鞋儿,绿提根儿,蓝口金儿。惟有鞋上锁线儿差些,一只是纱绿锁线,一只是翠蓝锁线,不仔细认不出来。妇人登在脚上试了试,寻出来这一只比旧鞋略紧些,方知是来旺儿媳妇子的鞋”。

潘金莲那是“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得一双好小脚儿,所以就叫金莲”。但是,她穿不上找来的这只鞋,这只紧。可见,来旺儿媳妇的脚,比她的还小。书中道:“这个妇人小金莲两岁,今年二十四岁,生的白净,身子儿不肥不瘦,模样儿不短不长,比金莲脚还小些儿”。

《金瓶梅》借宋朝写明朝,潘金莲、宋蕙莲的原型,都是来自于明朝民间,可见当时缠足至少在宫廷和达官贵人间已经非常流行。想卖书,当然是亲近权贵更容易了。这样就不难理解了,所以民间有没有缠足?有,肯定有。但是,很少,只在民间的权贵里有。有本《浙江风物志》记载,浙江东南地区明文规定“丐户人家男子不许读书,女子不许缠足”,缠足这一陋习能够与贵贱联系起来,说明真的是有钱有势有闲的人玩得起。明末期,这一习俗完全成了时尚,满地开花了。“士大夫家,以至编户小民,莫不裹足,似足之不能不裹,而为容貌之一。”脚都等同于脸了,不缠足就等于不要脸。

极致——极端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12)

公元1636--1912清朝,又是风水轮流转,金戈铁马战天下的民族又来了。满族上下马背上得天下,哪有缠足的风俗?但是,习惯了自由奔驰随风而行,突然给了安定的生活,一时间好像格格不入。满汉一家亲,文化大相融。文化差异的冲击,毕竟带来的是好奇与尝试,慢慢地汉族女性能拿得出手的有几个?“三寸金莲”必定算一个,所以,肯定是优势换优势了。满人有一次站在历史长河的顶端,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景后,哪可能被那么容易忽悠的。所以,清政府为了保护游猎民族人高脚大便于狩猎的特点,并从满族女性身心健康角度考虑,多次禁止满人缠足。但屡禁不止,仍有许多满族女子仿效不疲,缠足之风反而日盛,并有男人非小脚之妻不娶的风气,社会一时以大脚为耻。满族女子对小脚崇拜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而且缠足风愈来愈烈。还是满汉一家亲后,这个人数就真的多了起来。但是,宫廷里有没有呢?应该是有的,这种现象屡禁不止,干脆就默许了,但都是极少数的。清末慈禧太后,她的一双绣花鞋长度24公分,相当于现代38码的鞋,说明她就没有缠足。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足(古代女子缠足明明很痛苦)(13)

要说现在的很多影视剧,清宫剧里还是有这样的镜头,那就是格格、公主、妃嫔穿着厚底高跟弓形鞋慢慢悠悠地走在御花园里。缠足不是也有的么,但是这类鞋子跟高跟鞋类似,都是很高的跟,有个名字叫花盆鞋。相反,缠足后穿的鞋子倒是很想现代的高跟鞋。

晚清时,实际上缠足已然成为普遍现象。后来呢,开始了一系列的战乱了,可缠足这一陋习还是存在。为此,康有为、梁思成二人合力办了一个“放足会”,言之解放双脚,实则是解放思想,但收效甚微。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喝令辟旧革新劝禁缠足,随即政府发布了一条“革除旧染污俗令”,效果不是甚好。“游说期年,听者薇薇”,说明当时的地主老财们思旧之心有多重。1927年,国民政府再次号召,行重典才将此令执行下去。再之后,新中国成立,裹小脚现象基本消失。

中华泱泱五千年历史,孕育了璀璨文明,也伴生了一些陋习。感慨如今的女子是何其幸福,希望正视历史、去其糟粕、保有精华,让有价值的文化永远的传承下去。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点个赞再走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