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脑过度会造成阿尔茨海默病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积累了更多突变)

1Nature: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积累了更多突变

来源:生物通

近日,波士顿儿童医院、博德研究所、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研究,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细胞中的体细胞突变增多。研究人员怀疑这些变化加速了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神经元细胞死亡。

在正常衰老过程中,神经元积累体细胞突变的速度与其他细胞相似,这表明遗传因素、环境暴露或疾病状态可能会影响突变积累。DNA变化的异常积累有助于我们了解阿尔茨海默病进展过程中发生的分子和细胞级联事件。

阅读链接:

Nature: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积累了更多突变

2,STTT:武汉大学沈吟团队通过光遗传技术,让失明小鼠重现光明

来源:生物世界

长期以来,治疗失明极其困难,临床上一直缺乏治疗失明的有效方法。许多先天性失明和进行性失明与基因突变相关,近年来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尝试通过基因疗法来治疗失明。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沈吟教授团队等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使用新型光敏蛋白,将失明小鼠视力提高到相当于人类视力的0.3左右。这也意味着,过去被认为患有不治之症的致盲性视网膜眼病患者,有望重见光明。这是全世界首次揭示新型光敏蛋白在低于视网膜安全阈值的光激活下,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为光遗传学结合其他技术手段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思路,是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阅读链接:

STTT:武汉大学沈吟团队通过光遗传技术,让失明小鼠重现光明

3,【神经遗传】中国法布里病患者神经痛特征研究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法布里病(Fabry disease)是X染色体连锁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由α-半乳糖苷酶A(GLA)基因突变导致α-半乳糖苷酶A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所致,可导致以三己糖酰基鞘脂醇为主的代谢产物在细胞内沉积,最终造成多脏器损害。

近日发表在《中华神经科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总结了法布里病患者神经痛特征,探讨性别及GLA基因突变类型对疼痛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法布里病患者神经痛发生率高、起病早,男性患者疼痛较女性更为剧烈,且对生活影响更大,而GLA基因突变类型对疼痛影响较小。

阅读链接:

【神经遗传】中国法布里病患者神经痛特征研究

4,生物电子-用于记录生理和脑神经信号的高延展性水凝胶传感器

来源:WEST可穿戴电子

可穿戴式和可植入式传感器的应用将会为健康监测、疾病诊断和精准医疗带来巨大变革,这些材料如金属、金属纳米颗粒、导电聚合物、碳材料和水凝胶等应具有拉伸性、导电性、抗疲劳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然而传统金属等材料在植入大脑记录信号后会影响神经系统,因此水凝胶电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可以模拟脑组织的力学和化学性质,以减少微运动和减少不良生物反应。

近日,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Qiang Zhang和Wei Chen和等人受双网络水凝胶启发,利用聚合物链缠结、疏水缔合和共价键作为交联剂来调节模量和抗疲劳/拉伸能力之间的权衡。所制备的水凝胶具有较低的模量、良好的拉伸性能和优异的抗疲劳性能。其中含有微凝胶和月桂基两种交联位点。它的低模量,高的拉伸强度和抗疲劳性能适合可穿戴设备。同时它所具有的检测生理信号的功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让它能够插入大脑内部,更好地监测信号。

阅读链接:

生物电子-用于记录生理和脑神经信号的高延展性水凝胶传感器

5,精通多种语言的人更容易看穿别人的内心?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文化的不同,每一个民族都持有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的语言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熟悉多种语言的人就会在无形中受到多种文化,即“多元语言文化”的影响。近日发表在《心理学报》上的一篇研究考察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是否能更好地体察他人的感受。

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生活的人,会分别获得该文化体系下的心理能力。而当人们同时受到多语言、多文化的影响时,便更容易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更容易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他人的想法。

阅读链接:

精通多种语言的人更容易看穿别人的内心?

6,生物电子-用于个体和社会行为的光遗传学研究的无线多变设备

来源:WEST可穿戴电子

控制光传递到生物组织目标位置的技术对于光遗传学应用于动物模型的神经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无线控制和能量收集策略的全植入式微型化设备提供了一组吸引人的属性,特别是对于与传统光纤方法或电池供电的头部阶段不兼容的研究。有限的可编程控制和照明配置文件的狭窄选项限制了现有设备的使用。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JohnA. Rogers课题组设计具有多个独立光源的且可以用户实时编程的全植入式的头戴式和后置式的微型化设备,克服了无线控制和能量收集,供电困难等缺点。通过传感器读出或实时视频反馈,可以使用晶体管逻辑(TTL)脉冲有条件地触发实时光遗传刺激或抑制协议的修改,极大地扩展了该技术的应用空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 上。

阅读连接:

生物电子-用于个体和社会行为的光遗传学研究的无线多变设备

7,研究人员发现节食时的剧烈运动可能会减少对高脂肪食物的渴望

来源:iNature Life

近日,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Obesity 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发现节食30天并进行激烈运动的老鼠抵制了偏爱的高脂肪食物颗粒的暗示。在过往临床试验中,运动减少了对大麻、酒精和尼古丁的渴望,并减少了对食物图像的神经活动增强。运动与减少对高脂肪食物的偏好相关,它可能会减少食物奖励(喜欢和想要)以抑制享乐性饮食。

该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调节了老鼠愿意努力寻找与高脂肪颗粒相关的线索,反映了它们对高脂肪颗粒的渴望程度。即高强度运动可以防止对高脂肪食物的渴望的形成,并可能减少导致暴饮暴食和肥胖的线索诱导的不适应食物寻求行为。

阅读链接:

研究人员发现节食时的剧烈运动可能会减少对高脂肪食物的渴望

8,每天少玩手机一小时,生活就能更幸福和健康

来源:学术头条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从颈部疼痛到成瘾行为,智能手机过度使用而导致的一些负面后果,已经有目共睹。如此看来,智能手机的出现,真的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了吗?或者说,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我们的生活是否真的更好?

为此,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心理健康研究和治疗中心的心理学家们开展了一项实验性干预研究,发现减少智能手机的日常使用,对一个人的幸福感会产生积极影响。如果每天将智能手机使用时间减少一小时,就能减少焦虑,提高生活满意度。与此同时,生活满意度和体力活动时间也增加了,抑郁和焦虑的症状以及尼古丁的消耗量减少了。该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上。

阅读链接:

每天少玩手机一小时,生活就能更幸福和健康

审校:Simon

题图:摄图网

前 文 阅 读

1,脑科学日报:脑老化过程中的时间去分化新机制

2,脑科学日报:高脂饮食破坏肠道菌群、昼夜节律和代谢

用脑过度会造成阿尔茨海默病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积累了更多突变)(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