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师为什么最强(为何发展却不如115师)

抗战全面爆发后,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主力师和一个留守兵团,以朱老总为八路军总指挥,彭老总为副总指挥。

八路军三个主力师分别是:115师长、120师和129师。

115师师长是林彪,政训处主任(政委)是聂荣臻;120师师长是贺龙,政训处主任是关向应;129师师长是刘伯承,政训处主任是张浩。

三个主力师规模相差不大,都是下辖两个主力旅,人数略有差别,115师人数最多,约1.55万人;其次则120师,约1.4万人;129师人数最少,只有1.3万人。

然而,在抗日战场上的表现,129师却是最出色的。

据统计,全面抗战八年,115师共歼灭日伪军18万人,120师共歼灭日伪军12万人,而129师共歼灭日伪军多达42万人。

129师一个师歼敌数,比115师和120师两个师的总共歼敌数,还多12万!

129师为什么最强(为何发展却不如115师)(1)

诚然,在全面抗战最初阶段,表现最出色的是115师,其参与的平型关战斗,被誉为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场大胜仗。但纵观整个抗战时期,129师的表现显然比115师更出色,取得了夜袭阳明堡、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七亘村战斗等众多著名战斗的胜利。

因为129师战绩辉煌,多次予以日寇沉痛打击,因而成为日寇的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129师麾下的386旅,日军恨得牙痒痒,必欲除之而后快,以至于在装甲车上涂上“专打386旅”的宣传口号。

可令人费解的是,如此“能打”的129师,其后的发展却远不如115师。

抗战结束后,129师主要发展壮大为中原野战军,仍由刘伯承担任军事主官(司令员),后改称第二野战军。

而115师则四处开花结果。

115师最大的成果是东北野战军。这支部队是由八路军115师主力、新四军第3师、东北抗日联军等部队联合组成发展壮大而来,是一支战斗力极其强劲的悍旅,司令员由林彪担任,后改称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115师第二成果是华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是由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发展而来,而山东野战军基本是115师发展而来。华东野战军后改称第三野战军,司令员是陈毅,副司令员是粟裕(后代理司令员)。

129师为什么最强(为何发展却不如115师)(2)

此外,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成立之初,也有部分人马来自115师。

可以说,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四大野战军的发展,都有115师的贡献在内。

不仅如此,连贺老总领导的华北野战军,也有115师的人马。

华北野战军由原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和原晋察冀野战军组成,而晋察冀野战军是由115师一部发展起来。

按说,抗战时期最能打的是129师,解放战争时期发生最好的,应该也是129师,为何实际上却是115师发展得最好?

原因简单地说,就是组织上对这两个师的定位不同。

组织上对129师的定位,就是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所以,129师的驻扎地在华北,这里是抗日最前线。其司令部更是设在抗日最前线的战略要地——河北涉县。

在这里,打仗是家常便饭,129师与日军交战的次数很多,加上刘伯承元帅的军事指挥水平高超,陈赓等部下也皆是千里挑一的名将之才,所以战绩辉煌。

129师为什么最强(为何发展却不如115师)(3)

而组织上对115师的定位,是一把横扫千军、开辟地带的矛,所以,抗战时期,115师进行了多次分兵,最开始是深入山西进行抗战,后聂荣臻率领一部进入河北,开辟冀中、冀南等根据地,最后组成晋察冀边区;罗荣桓也率领一部,深入山东开辟根据地,创建山东军区。

正因115师的定位是战斗与开辟,所以,115师的领导班子,除了有林彪这样的军事天才,也有聂荣臻、罗荣桓这样的政工高手(当然,聂荣臻和罗荣桓的军事水平也很强,但政工水平更强)。

既然115师的定位是开辟,四处分兵建立抗日根据地,那么,它在解放战争时期四处开花结果,发展得最好,也就不足为奇。

其实,相比115师和129师,120师的战绩相对逊色,也与定位有关。

120师驻扎地主要在西北地区,司令部也是位于山西西部,可见它的定位是抗战的同时,还负有阻止日军西进,保卫党中央的责任。正因如此,120师战斗次数相对较少,战绩自然没有129师和115师那般辉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