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涕泪满衣裳意思相近的诗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前言

昨天提到了边这个字,有边缘、中间、前面等多种含义。其实很多古诗中的用字,常常与今天的含义不同。

关于这些词的解释,有不少前人著作专门解析。老街这几天看蒋绍愚先生的《唐诗语言研究》,其中也介绍了不少词条。老街挑几个常见的录与此处,算是一篇读书笔记。

一、偏,谢公最小偏怜女

元稹悼亡诗《遣悲怀》第一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第一句写道:谢公最小偏怜女。 这里的偏,应该与最、特别同义。这句诗的意思是,谢公(代指岳父)最小、最(特别)怜爱的女儿。

隋朝药王孙思邈《养生铭》中写道: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

怒甚偏伤气,愤怒最(特别)伤人的元气。

这种用法自古有之,《庄子·庚桑楚》:

老子之役,有庚桑楚者,陳人也,偏得老子之道。

偏得,最得老子之道。

偏,还有独自、独的意思,例如许敬宗《五言侍宴延庆殿集同赋得花间鸟一首应诏》:

落花飞禁蓹,时鸟咔芳晨。

飘香入绮殿,流响度天津。

千笑千娇切,一啭一惊新。

方知物华处,偏在上林春(同前)

偏在上林春,独在上林春,偏,独的意思。

初闻涕泪满衣裳意思相近的诗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1)

二、何处

何处,不仅仅表示什么地方,还有何时、何曾等含义。

1、什么地方

何处,本意为什么地方,例如: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何时

但是这个词,有时候的意思是何时,例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何处得秋霜,不知道镜子里的我,什么时候两鬓生霜了呢?

3、何由

有时的意思是何由,即怎能、从什么途径、从何处的意思,例如: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李益《度破讷沙二首》

总有春来何处知?就算有春天来到,我又怎能(何由)知道呢?

4、何曾

还有何曾的意思,何事曾经,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否定的意思。例如: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李商隐《咏史》

反问,钟山什么时候有过龙盘踞呢?

初闻涕泪满衣裳意思相近的诗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

三、何事

1、为何

何事,意思为什么、为何,这是古诗中常用的含义。例如高适《除夜作》中: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悽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客人为什么心中变得伤感呢?因为佳节在外思念故乡。

2、何必

何事,还有一种含义,是何须,即何必、不必的意思。例如李白的《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我跟你不熟,何必进入我的罗帐呢?

3、名词

何事,还有一种名词的用法,例如于濆《 横吹曲辞 陇头水 》:

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

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

何处接长波?东流入清渭。

【终年恨何事】,一年到头,恨什么事呢?

初闻涕泪满衣裳意思相近的诗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3)

四、合

这个一个常见的入声字,在古诗中很常见,也是有多种含义。

1、环绕

这是比较常见的含义,有环绕、包围的意思。例如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白云回望合,回望处,白云已环绕汇合。

又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树在村外环绕。

2、遍

环绕的含义,引申开来,有遍布之意。这种用法,一般放在最后一个字。例如裴迪《辋川集·辛夷坞》: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

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绿堤春草合,绿堤上,春草遍布。

3、同

有一起、同的意思,例如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4、应该

古诗中常见合是一词,即应该是,例如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

闲步偏宜舞袖迎,春光何事独无情。

【垂杨合是诗家物】,只爱敷溪道北生。

柳树应该是诗人的所属物,就爱在水边的道路上生长。

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用作反问: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此身合是诗人未,我应该只是一个诗人吗?

初闻涕泪满衣裳意思相近的诗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4)

结束语

古今相同的字,古人的一些用法,我们现在已经不用了,所以理解起来自然有些偏差。

其实有些字,唐朝人的发音和用法,在宋朝时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请”在唐朝是平声,宋朝是仄声。所以,历朝历代都会那么多为古籍作注解的书。

熟悉这些字在古诗中的用法,自己创作作品时,也会带些古意。

@老街味道

边,还表示前面、下面、中间、尽头,在古诗词中的含义很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