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八字命理 八大金刚之何应钦

上篇文章《一战成名天下知,他成为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讲述了何应钦因棉湖战役而深得蒋介石的青睐和欣赏。

何应钦,字敬之,贵州兴义人,国民党一级上将。他是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从辛亥革命起历经两次东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何应钦因 追随蒋介石积极反共而官运亨通,历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兼教导一团团长、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第一军军长兼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等职务。

1925年5月,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和桂军总司令刘震寰集合滇桂联军发起叛乱,企图推翻革命政府继而建立反动政权。此时的何应钦已经担任由教导第一、二团成立的第一旅旅长,他奉蒋介石的命令武装平叛。

何应钦八字命理 八大金刚之何应钦(1)

6月,何应钦的第一旅进占石龙,将叛军逼至石滩。随后第一旅主力直驱叛军主力据点,一部分人兵力沿广九路前进以牵制敌人。最后,何应钦部配合各友军,将叛军全部肃清,革命政权转危为安。平定杨、刘叛乱,是何应钦参与第一次东征战役后取得胜利的又一次正义的战争,而国民革命的潮流也因此再次将他推到人所易见的浪尖。

6月,何应钦的第一旅因平叛有功,他被联名任命为由第一旅扩充的党军第一师师长。党军扩充后,增强了广州的安全感,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团结一致,力图集中改组军队将广州从军阀统治中彻底解放出来,为北伐做准备。

7月,国民政府成立军事委员会,何应钦以委员的身份正式步入了国民的军政核心地位。国民政府成立后,广州内部的派系斗争依旧尖锐的上演着,期间蒋介石驱逐了旧军阀代表许崇智和官僚政客集团代表胡汉民等,他因排除了和自己撺夺权力的竞争对手而窃喜,而何应钦也在革命的发展趋势中看到了光明的前途。

由于东征军回师广州进行平叛,陈炯明重新占领东江,企图再次向广州发起进攻。为了彻底消灭反革命势力,国民政府分三路纵队组成东征军发起第二次东征。何应钦担任第一纵队队长下辖三个师,率部在惠州城下集结。经过实地考察后,何应钦决定将惠州城墙外一条约二三百米宽的狭长人工湖作为强攻的主要通道,然而,对于这座令人忍不住赞赏同时又令人生畏的要塞能否攻破,以及怎么攻破的问题接踵而至,当时连总指挥蒋介石也一筹莫展。

何应钦八字命理 八大金刚之何应钦(2)

当时已值秋季,天气开始变凉,有军官甚至说两天内如果攻不下要塞就只能放弃了,不然就会感冒了。对于这个难题,何应钦何尝没有担忧和畏惧,但他很清楚自己已是蒋介石的离弦之箭,不得不发。

而能否攻克惠州,对第二次东征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对自己今后的命运也影响重大,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何应钦做出果断的决策,挑选出实力最强的以第四团团长刘尧宸为首的第二师第四团担任强攻的先锋。先锋队凭满腔热血,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向惠州城进逼,无奈敌军集中火力反击,先锋队伤亡惨重,团长刘尧宸不幸牺牲。刘尧宸的牺牲将第四团剩下的官兵激怒,他们纷纷向何应钦表示愿意继续主攻,为刘团长报仇。

何应钦八字命理 八大金刚之何应钦(3)

这种场景把蒋介石都感动了,他感慨道该团真不愧为革命军。随后,何应钦亲自上阵指挥,第四团经过40小时的奋战终于攻克了惠州这座号称千年未破的坚城。惠州要塞的攻克,何应钦确实有功,蒋介石称其劳苦功高,指挥有方。惠州战役后,广东境内的反革命势力逐渐被肃清,广东实现真正的统一。

何应钦八字命理 八大金刚之何应钦(4)

惠州战役结束后,何应钦担任潮汕善后督办,同时兼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分校校长和惠潮梅绥靖委员,在国民党政府里掌握着军政大权。随后,何应钦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潮梅警备司令,率部参加了北伐战争,解除了孙传芳的五省联军。

在两次东征,平定杨、刘叛乱中,何应钦肩负主攻的重任,表现出了他吃苦耐劳、绝对服从命令的个人品质和不怕牺牲的军人素质。这几场关键的战役,对巩固和壮大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何应钦成为蒋介石的“八大金刚”。而在何应钦余后二十年的军政生涯中,他在蒋介石发起的反共内战以及兼并异己的混战中,起着任何其他国民党高级将领都望尘莫及的重要作用,成为蒋家王朝的开国功勋。

(文/西川老怪,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