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爆发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端华(?一1861)

爱新觉罗氏,号端友,封郑亲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随咸丰帝逃往热河。1861年咸丰遗嘱为八个“赞襄政务大臣”之一,执掌朝政。11月,慈禧太后勾结奕沂发动宫廷政变,以他犯有“总以外国情形反复,力排众议”,阻止“回銮”,以及抗旨反对慈禧垂帘听政等罪名处死。

1860年爆发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

端华

载垣(?一1861)

爱新觉罗氏,皇族,封怡亲王。1860年,英法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时,被命为钦差大臣到通州向英法求和。谈判破裂后,随咸丰帝逃往热河。1861年,咸丰遗嘱为八个“赞襄政务大臣”之一,执掌朝政。11月,慈禧太后勾结奕沂发动宫廷政变,以其犯有“不能尽心和议”,以及和端华同样的罪名处死。

1860年爆发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2)

肃顺

叶名琛(1807一l859)

字昆臣,湖北汉阳人。道光进士。1852年由广东巡抚升任两广总督后,疯狂镇压人民。1854年在英、法、美等侵略者的支持下,击退广东天地会起义军,屠杀民众十余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7年,当英军进攻广州时,他不作战守准备,采取“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昏庸态度。次年初,广州陷入敌手后被俘,病死于印度。

1860年爆发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3)

叶名琛

桂良(1785——1862)

瓜尔佳氏,字燕山。满洲正红旗人。历任巡抚、总督、尚书、大学士等职。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后,被派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议和,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同年11月,又在上海与英、法、美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天津后,他又被派议和,未达成协议。联军攻占北京后,他协助奕沂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0年爆发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4)

桂良

巴夏礼(1828——1885)

英国人。1841年来中国后,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856年任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制造和利用“亚罗船事件”,极力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英军侵占广州后,任三人管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迫使清广东巡抚柏桂等组织汉奸政府。1860年随英使额尔金到天津、北京,与清政府谈判,参与签订中英《北京条约》。1861年随英国驻华海军司令何伯到汉口,极力阻挠太平军陈玉成部进攻武汉。1863年任英国驻上海领事,积极参与镇压太平军的活动。1865年任驻日公使。1883一1885年由驻日公使调任驻华公使。1885年病死于北京。

1860年爆发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5)

巴夏礼

额尔金(1811—1863)

英国人。曾任加拿大总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7年和1859年两度为英国侵华全权代表,率领侵略军进攻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对太平天国革命极端仇视,1858年11月曾在南京、安庆向太平军挑衅,遭到反击后,表示愿意遵守太平天国的规定。但12月到上海后即积极策划武装干涉太平天国革命。1862年调任印度总督。

1860年爆发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6)

额尔金

葛罗(1793—1870)

法国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7年和1859年为法国侵华全权代表,与英国侵华全权代表额尔金率领英法联军进攻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法《天津条约》、中法《北京条约》。旋即表示愿意出兵援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因英国反对,未果。1862年调任驻英大使。

1860年爆发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7)

葛罗

穆拉维约夫(1809--1881)

俄国人。1847—1861年期间任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曾多次派遣武装“探险队”潜入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1858年5月乘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天津之机,用武力威逼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中俄《爱珲条约》,并极力支持沙俄公使,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因侵华有功,被沙皇封为“阿穆阿(黑龙江)伯爵”,提升为步兵上将,赐予双剑弗拉基米尔一级勋章。

1860年爆发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8)

穆拉维约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