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

2018开春以来,优秀的韩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但今天想说的,却是一部出色的日剧——

《黑色止血钳》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1)

4月22日刚刚播出一集,豆瓣就有1522人标注观看并评论,一夜之间评分高达8.9。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2)

看剧名就知道这部剧跟医疗有关,但是按照霓虹国一贯拍片的尿性和其暗黑系的海报风格,都传达出一个信号:这绝不是一部普通的励志医疗剧。

如下图海报中二宫和也饰演的渡海医生的脸,一半在阴影中,一半在光明中。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3)

特别是看到导演是拍过《半泽直树》和《华丽一族》的福泽克雄时,心里就已把《黑色止血钳》预定为今年春季档的最佳日剧了。

主演二宫和也在23岁时就凭借在《硫磺岛家书》中的精彩表演参加戛纳影展,并被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称赞才华横溢。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4)

在此之后,他果然获奖无数,并成为首位获得银河赏个人赏的20代男艺人、电影旬报十佳奖和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最佳男主角。

论演技,自然是没得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二宫和也继2008年的《流星之绊》后,暌违十年再度出演TBS的新剧。

和他搭档组cp的,则是九零后小鲜肉竹内真凉。

后者去年在励志剧《陆王》中和导演福泽克雄有过合作,饰演一名马拉松运动员。

虽然生于1993年,但是竹内凉真已经凭借在电影《老师君主》中的精彩演出获得了第41届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5)

《黑色止血钳》的故事。在东城大学医院附属医院和国立之雄帝华大学医院之间互相争权夺利的背景下展开。

两所医院的竞争,某种程度上也是代表了各自阵营的佐伯和西崎两位医生之间的竞争。

为了观看竞争下一届理事的最强有力对手佐伯医生的手术,帝华医院的西崎教授亲自来到东城医院。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6)

经常看日剧的朋友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直指医生之间勾心斗角的设定似曾相识?

没错,《黑色止血钳》和被翻拍过六次的医疗题材神剧《白色巨塔》颇有几分相似。

两部剧都是医疗题材,还都涉及对医院黑暗面的披露。

如《白色巨塔》中的财前医生为了获得第一外科教授的职位,对权贵卑躬屈膝,拉帮结派。

而《黑色止血钳》中则换成了东城医院的佐伯医生和帝华医院的西崎医生为了当上下任会长不顾患者安危,用影响力指数竞争。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7)

但《黑色止血钳》绝不是另一部《白色巨塔》,它自有独特之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

虽说《黑色止血钳》的主角是渡海医生,但剧中每个人物都有不错的发挥。

比如跟着渡海医生实习的世良,热血单纯,一切以患者为先。

所以他能在第一集结尾为了救患者向渡海医生求助,接受渡海医生要救人就得拿“一个亿”,拿不出就当一辈子助手的勒索。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8)

渡海医生的护士猫田,看起来高冷、胸有成竹,不好相处,似乎是医院里唯一一个喜欢渡海医生的人。

手术前夕,面对害怕上手术台的世良,不像其他人一样安慰,而是一针见血地说:“你以为你才是最害怕的人吗?”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9)

言外之意,我也很怕,但这是每一个身为医疗从业者必须住的压力。

同样作为在医院中的“底层”医护人员,但世良和猫田对待同一事物却有不同的反应,正是这种不同让世良和猫田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

那么身处“高层”的佐伯医生又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他医术精湛,但面对权力和地位,他毫不手软,甚至可以赌上患者的性命。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10)

在剧中,因为怕竞争对手西崎发明的新科技手术成功后超过自己的影响力,表面上,他支持用新科技手段代替医生进行手术,却在手术出问题时,阻止对方去救治病人。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11)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很气愤,觉得佐伯医生虽然医术高超,但是毫无医德,利欲熏心?

就像现实中有些医生,天天忙着写论文、评职称一样。难道职称越高就能证明医术高超了吗?

在剧中,目睹全部过程的医药代表和佐伯医生吃饭时,也提出了相同的疑问——“难道写出好的论文才算是好医生吗?”

佐伯医生的回答振聋发聩,“选择在米其林餐厅吃饭不正是因为它的评级吗?”

写论文、评职称、做会长就“决定了医生的未来、价值和人生”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12)

就像我们大部分人平时到医院看病,在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之间不也是更倾向于选择专家门诊吗?

这样一看,佐伯医生是不是也没有那么讨厌了,毕竟他的所作所为是人之常情。

不过这部剧最出彩的部分还是在主角渡海医生身上,争权夺利的医生我们已经看过很多,但从来没有一部影视剧讲过一个既不争权夺利,也不关心患者的医生。

他关心的是什么?——医术!

渡海就是这样的医生!

首先渡海对医院的升迁制度丝毫不感兴趣,开会时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对于他来讲,病人就是物品,既然是物品,就是有价的。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13)

所以这样一个人为能力比他差医生的患者做手术后,勒索对方要钱,也就一点都不奇怪。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14)

但这只是平时,一旦上手术台,渡海就立刻变了一个人,全神贯注,手法精湛。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15)

手术做到一半,不做了,让实习生世良负责。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16)

世良做不好,他就“恶语相向”:“技术不行的医生不如去死”、“总是哭不如去死”等等,逼得世良差点辞职。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17)

面对执意出院的病人,其他人都在劝,只有他毫不留情的说“请便,只是你等不到交货就会死”。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18)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渡海都不算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医生”,但为什么医院却不开除他呢?

因为他在手术中从没出过错。

而对于患者来讲,能把病治好的医生就是“好医生”,难道不是吗?

这正是这部剧的又一独特之处。在展示医疗行业混乱现状的同时,没有一股脑的把问题和责任推到医生身上,而是深入思考医术和医德,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关系。

在展示渡海的价值观的同时,它也在向观众拷问: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医生?

一个医术高超,但医德有瑕疵的医生(渡海、佐伯)?还是医术不高,但是医德出众的医生(世良)?

这个拷问,正是解决医患关系的核心问题。

就拿我们国家的医患关系来说,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事例:患者殴打

怀孕的女护士致其流产、医生开刀后发现误诊病人并没有肿瘤、病人家属因为对治疗结果不满堵医院大门。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甚至随便在网上搜索“医患纠纷”,弹出的最新新闻是这样的:

日剧中的治愈疾病的瞬间(春季档最佳日剧)(19)

看着这些标题,都能感受到医患双方之间一触即发的关系。

这不禁让我们自问,究竟是患者不懂感恩?还是医生没有医德?

我觉得,双方都有责任。

患者及其家属总是把医生看得太高,这个太高是将医生看成能起死回生的神,觉得他永远不会犯错。这样的观念造成的后果是,一旦发现医生犯错或者是无法救助病人,就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从而把怒火发泄到医生这个群体身上。

但其实医生也不过是一种职业,只不过这份职业带上了拯救生命的属性,让它披上了一层伟大的光环。

然而事实是,每个医生在成为医生之前,都首先是人,都会犯错,都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医生也要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万能的,所以才要努力提升医术,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升职加薪。

毕竟,身为医生,医术才是立身的根本。

这也正是《黑色止血钳》真正深刻和独到的地方。

(本文系读者投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