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闲居是最好的境界)

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杜尚

闲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闲居是最好的境界)(1)

闲居生活,乃人生最好的境界。林语堂曾说,中国人的生活艺术,归结起来不过两个字——闲适。这是一种无关名利,安顿身心的哲学。

西方人为了逃避空虚,用艺术疗愈自己,东方人则把艺术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以四季入诗,将玩乐上升到玩世、谐世、适世的艺术高度,以此来调合人生,独自逍遥。

这种被庄子称为「无用之用」的生活方式,却是久处繁华的今人一生的奢求。人世浮沉中,把闲情赋予生活,把闲居留给自己,便是对生命最好的赞颂。

闲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闲居是最好的境界)(2)

闲居,得之外物者浅,得之内省者深。内省乃闭门修心之事,所谓钟鼓馔玉,看似弥足珍贵,而真正的奢侈,其实是闲适的心境。

在闲适的日子里,有一处窗口可以眺望,哪怕什么也不做,只是在庭院里待着,晒一晒暖阳,吹一吹秋风,感受到生命与自然的对话,便是莫大的清福。不禁想起明人陈继儒的闲居之业:

「临古人帖,温昔年书;拂几微尘,洗砚宿墨;灌园中花,扫林中叶。觉体少倦,放身匡床上,暂息半晌可也」。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便在这丰富的安静中养成

闲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闲居是最好的境界)(3)

啜茗适情 煮茶养性

闲居,宜烹茶。茶之哲学,并非仅是一种唯美的趣味,儒释道三教哲学中的真意全在茶杯中交融。茶之品,可品老庄的辛辣快意,可品孔子的温雅含蓄,还有佛陀的飘渺芬芳。

茶,也是东方人唯一博得普遍尊重的生活仪式,西方有茶癖,更有茶哲,英国著名作家萨缪尔·约翰逊二十年来,「以茶消磨黄昏,以茶慰藉长夜,以茶迎接黎明」。而在中国人心中,茶之高远,可通宇宙人生,茶之通俗,则蕴于日常情理。

秋日晴好,于草木绿荫间,辟一方茅斋,起一炉烟,烧一壶茶,自斟自愉,坐卧随心。友朋往来,不言是非,情伴茶烟,岁月长吟,足以了半日浮生。

闲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闲居是最好的境界)(4)

闲情常寄 居有真趣

古之学者,多善养闲情,因其品格境界,俱在此中。

北宋的理学家们对此领悟至深:「书屋前,列曲槛栽花,凿方池浸月,引活水养鱼……」窗前草不除,因要观万物之身影;池中养鱼,是为了观赏万物之活泼;案前插花,则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以此来观万物之深意。

及至明清后世,嗜花如命,视鸟为友的李渔,以「闲」为眼,作成奇书《闲情偶寄》。艺花邀蝶、累石邀云、裁松邀风的张潮用他的幽人审美,影响多少世人安家造园。可以说,中国的诗人、哲人最好的作品,正是他们的闲情本身。

闲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闲居是最好的境界)(5)

玩物怡情 格物养志

闲居,宜玩物。有人说:中国人的玩物品格,全表现在「情趣」二字。所谓长物,本乃身外之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而高人韵士,巧心择物,谓之「琴令人寂,杖令人轻,麈令人雅,竹令人冷,石令人隽……」他们以格物之心,对待玩物之器,视奇画宝帖为范友、怪石古磁为静友、净几宝镜为素友。

闲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闲居是最好的境界)(6)

明人董其昌著《骨董十三说》,文震亨著《长物志》,便是着眼于这样的燕闲清赏之哲学。

端居暇日,幽堂昼深,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应在日常生活中,与长物相接、与古人相逢,用玩物之情研学,用格物之志游艺,得到精神之滋养,通往更悠远的人生意境。

闲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闲居是最好的境界)(7)

古人云:「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食,自有一段真趣;纷扰不宁,忧患缠身,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愁苦」。先哲何其慧敏,百般经营,庸庸碌碌,终发现人生却是「闲」最难得。

闲居之时,那些看似与生活基本需求无关的活动,反而是滋养心灵的根本;无事之时,那些看似最微不足道的举动,可能正是对人生最大的拯救。

是谓——人生几度诗意,不过诗酒茶花。愿你我人生,不恋浮名,且寻乐事,以闲为居,风花雪月无穷。

闲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闲居是最好的境界)(8)

【注】本文转自文人空间,转载请注明出处

闲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闲居是最好的境界)(9)

【温馨提示】

想要了解更多茶文化、美文、国学知识,

快速起步、全面学习六堡茶,

请关注“六堡茶微刊”同名微信公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