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蜜芽(谁放弃了蜜芽)

本报记者 郑丹 北京报道

7月上旬的一天,于虹用新手机下载蜜芽App时,发现应用商城显示“服务调整,暂不提供下载”。

几天后,于虹才知道,蜜芽已经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决定将于2022年9月10日停止蜜芽App服务,公告署名为北京花旺在线商贸有限公司,日期显示为7月1日,平台关闭前,消费者交易订单继续履行。

蜜芽,作为一款销售母婴产品的App,主要受众为宝妈群体,于2011年成立。北京花旺在线商贸有限公司工商信息介绍道:蜜芽宝贝(2015年,“蜜芽宝贝”更名为“蜜芽”)是一家进口母婴品牌商品限时折扣特卖网站,每天在网站推荐热门的进口母婴产品,以远低于市场价的力度,在72小时内限量出售。

有谁知道蜜芽(谁放弃了蜜芽)(1)

蜜芽官方微博/图

蜜芽官网简介称,蜜芽是中国领先的女性生活方式服务平台,覆盖业务集零售、自有品牌和会员营销于一体。目前,蜜芽已服务超过5000万中国年轻妈妈,满足母婴、家庭、生活产品和服务等全生活场景需求。

于虹回忆,正是由于蜜芽平台提供的产品相对其他综合性平台有较大折扣,宝妈们可以通过推销蜜芽商品赚钱,自己也于2016年加入蜜芽的宝妈推销大军。

2019年,蜜芽因为其会员体系“多级分销、返利、拉新优惠”的运营模式,一度遭到多名用户投诉为传销。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官网查询加盟蜜芽相关信息,无搜索结果。最新公告显示,App关停后公司将对已收集的用户信息进行集中删除与注销个人账户,并停止搜集或使用消费者及入驻商家的信息和数据。

公告称,停止服务的只是蜜芽App。蜜芽将继续在蜜芽微信有赞小程序继续为用户服务,蜜芽会员依然可以享受购物体验。蜜芽方面回应记者,App关停后所有业务均可转移至小程序运营,小程序具体运营到何时暂未通知。

如果不是突然官宣关停,蜜芽似乎早已被遗忘了。记者搜索发现,蜜芽及其用户在各大内容平台的广告投放,多停滞在2019年前后。多位蜜芽的老用户向记者表示,她们很久不在蜜芽消费,参与的蜜芽宝妈群均已解散。

有谁知道蜜芽(谁放弃了蜜芽)(2)

蜜芽官网/图

母婴赛道的独角兽

“都说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孩子和女人的钱最好赚,非常幸运的是咱们俩的生意,就在孩子女人之间,也非常幸运,我们都成了独角兽公司。”

2018年,蜜芽创始人刘楠在一档节目中,对话VIPKID创始人米雯娟时,自信地说出这句开场白。

此时,入局母婴电商市场较早的蜜芽,已经成立五年。截至2018年底,蜜芽服务用户超5000万人,平台累计融资超20亿元,商品覆盖30多个国家。

当时业界传闻,蜜芽有望成为国内社交母婴电商第一股,将于香港上市,目标市值50亿美元。后刘楠辟谣:“蜜芽想上市随时都可以,但是我觉得蜜芽可以再把内功修炼得更好,销售额更大一点,产品供应链更强一点。”

刘楠,2006年毕业于北大新闻系,后在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工作,2011年成婚做全职太太,因为长期带宝妈们网淘,索性在自家客厅专心经营起线上淘宝店——“蜜芽宝贝”。

这段经历,后期被蜜芽的会员和各个媒体津津乐道,续写这段传奇故事最重要的一环,是刘楠遇到了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

2013年,蜜芽宝贝资金周转困难,一家淘宝母婴用品大店提出收购蜜芽宝贝,刘楠举棋不定,给徐小平发了一条只有三句话的信息。

“我是北大毕业的学生,我现在在开淘宝店。我现在淘宝店的销售额已经3000万元了。但是我陷入了迷茫,您是一个心灵导师,您能不能开导开导我?”

三分钟后,徐小平电话约见刘楠。待三四个小时的面谈结束,徐小平说:“你别卖了,我投你。”

很快,徐小平的100万元过桥贷款到账,通过徐小平搭线,真格基金和险峰华兴的800万元A轮投资紧随其后。

有谁知道蜜芽(谁放弃了蜜芽)(3)

蜜芽官方微博/图

蜜芽像坐上了过山车飞速扩张,从淘宝店摇身一变成为垂直型跨境电商,两年时间接连拿下5轮融资,金额高达20亿元,公司市值高达10亿美元,成功跃居国内母婴产业第一品牌。

2013年12月,蜜芽获得真格基金和险峰华兴投资;2014年6月,获得由红杉资本领投、真格基金和险峰华兴跟投的2000万美元融资;2014年12月,获得由HCapital领投,上轮投资人红杉资本和真格基金继续跟投6000万美元;2015年9月,获得由百度领投的1.5亿美元的D轮融资。

刘楠成了外界口中“把刘强东比下去的女人”。2014年2月,蜜芽网站上线第一年,京东商城卖3000万元,蜜芽卖3亿元。第二年,京东商城卖8000万元,蜜芽销售额直接冲到10亿元。

2015年,蜜芽成功登上福布斯杂志“独角兽企业”排行榜。

涉嫌传销的会员体系

“生完孩子那段时间,没有工作,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推荐蜜芽,就跟着买了一个399块钱的大礼包。”于虹告诉记者,这款399元的大礼包相对划算,物美价廉,包含除螨仪、面膜、化妆品等一系列母婴产品供选择。“只要买了这个大礼包,就能成为蜜芽的会员。”

让于虹觉得更划算的是,成为蜜芽的会员之后,只要介绍一个新用户购买蜜芽的399元大礼包,她就可以从中分成100元。不仅如此,被介绍的新人作为于虹的下级,如果拉到新用户,于虹和下级均能获得100元奖励。

此外,下级成为会员后,在蜜芽平台消费,上级会得到1%~40%不同比例的奖励。于虹开始介绍身边的亲戚朋友在蜜芽下单,零零散散赚取了几千元奖励。

“我干的算一般,有的宝妈做的特别厉害,一月赚几万元、十几万元的都有。”于虹向记者形容,接触蜜芽后,她看到了一群将推销蜜芽作为事业的“女强人”,她们建群、拉新、讲课,每天为下级们制定目标,动员宝妈们抓住机遇,轻松创业。

于虹给记者展示部分蜜芽培训师的讲课内容,包含“坚持每天开口分享5个人,坚持三个月!”“不要中途放弃,没有哪个项目比蜜芽做起来更容易,投入更低。”“中国最不缺的是人,下一个永远都是最好的。分享经济将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模式。”等激励措辞。

培训师的宣讲内容中也称,蜜芽是会员制社交电商。“真正0门槛,0投资,0风险,0伤人脉的草根创业平台”,“40多万种商品任您挑选,质量蜜芽为您把关,让您消费和分享更放心。”

来自西安的金瑜,便是众多蜜芽培训师中的一位。

记者找到金瑜时,金瑜已经退出蜜芽近五年时间,甚至不知道蜜芽即将关停。跟大多数蜜芽用户一样,她也是分娩后才接触到蜜芽,专心经营蜜芽不过半年。“只要发展到100个下家,就可以升级为培训师,当时月入3万元左右。往上还有其他级别。”

“其实我只拉了二三十个人,她们再拉新用户,最后团队有四五百人。”金瑜曾想过,将西安地区的蜜芽团队壮大,她租下一家门店,试图通过线下进行培训和团队开会,无奈效果并不好。

“大家不是很想来,相对来说,成都那边团队做的更好,我去成都听过她们的培训,那时候是真心想当事业来做的。”金瑜想进一步发力,但后期也妥协于积极性疲软的团队。

金瑜发现,团队的消费也较疲软,前期大家为提升新用户数量,一些非宝妈奶爸的社会人士被拉进蜜芽凑数,这部分群体与平台受众不符,购买力自然不足,金瑜眼看着自己后期的分成停滞不前,也打了退堂鼓。

2019年,蜜芽因为复杂的会员体系——“多级分销、返利、拉新优惠”的运营模式,遭多名用户投诉虚假宣传,打“传销”擦边球,蜜芽就此身陷“传销”争议,一直没有定论。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7年起,蜜芽会员体系共分为Plus会员、铂金培训师和钻石服务商三级,会员如果想要升级就需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额的业绩指标和拉新指标:如想成为铂金培训师,会员业绩需达6万元并且直接邀请至少20人、间接邀请80人。会员邀人拉新,蜜芽平台也会对其给予一定金额奖励。

有谁知道蜜芽(谁放弃了蜜芽)(4)

蜜芽早期会员结构图 受访者供图

被举报后,2020年5月份,蜜芽会员体系升级,Plus会员被Pro会员替代。

升级后的会员体系依旧分为三级,分别为Pro会员、SPro会员和白金卡会员,不同等级享受的购物折扣不同,对应的成长值要求也不同,Pro会员需2成长值,SPro会员需30成长值,白金卡会员需600成长值。

成长值的获取共有三种方式:购买品牌商品,500元即可获得1成长值;购买直升礼包,普通用户或VIP购买Pro礼包或SPro礼包可获得相应成长值;邀请好友成为会员,Pro会员邀请好友购买Pro礼包成为Pro会员,双方均可获得礼包对应的成长值,以此类推。

蜜芽最终成为弃子

在刘楠看来,要打开市场,除了重视用户黏度和社区管理,打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硬战术。2015年,蜜芽因为最低价的尿不湿打响了价格战,一炮而红。

以花王为例,线下实体大超市卖180元/包,京东自营店卖135~160元/包,蜜芽保证正品的前提下直接卖出68元的超低价。随后洋码头、考拉海购纷纷应战,一举降价到同等价位。

这一年,刘楠对纸尿裤业务团队的要求就是绝不能挣一分钱,只冲一个目标:以低价提升整体市场份额。她认为,价格战仍然是电商进行竞争的最有力的效果手段,价格战不仅能彰显实力,而且能推进行业优胜劣汰大洗牌。

“蜜芽低调这么久,也该亮剑了。”关于蜜芽漂亮的价格战,刘楠形容,“融资的时候,别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能这么顺利。我有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只好说是我们命好,但其实我相信投资人都不是傻子。我们在供应链上所积累的实力我觉得没有完全爆发出来,或者没有完全敞开给外界看,而现在是时候了。”

自2015年开始,蜜芽开始以母婴垂直跨境电商为基础,不断扩大业务,成为拥有线上零售、线下体验及加盟(蜜芽乐园)、自有品牌(兔头妈妈甄选:蜜芽旗下专业母婴护理品牌)和婴童产业投资四大业务板块的婴童产业公司。

随后,蜜芽开始招募城市合伙人,但其发展过快,经营策略灵活变化的副作用,也殃及到了自己的加盟商。

一位蜜芽曾经的加盟商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表示,蜜芽通过招募城市合伙人筹集资金。根据合同,合伙人要先交90万元,获得使用蜜芽品牌的资格,再自行在省内推动线下加盟店。

该加盟商称,她从蜜芽那里进了数十万元的货,但蜜芽突然打起的价格战让其猝不及防,蜜芽App低价促销的价格比加盟商的拿货价低出不少。“蜜芽这样做,导致我们线下门店的货根本卖不出去。”

有谁知道蜜芽(谁放弃了蜜芽)(5)

蜜芽官方微博/图

2019年,网上爆出蜜芽资金周转困难,为寻找新的增长点,2020年9月,刘楠正式入局带货直播。

刘楠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自己于2021年将蜜芽和蜜芽旗下自有品牌“兔头妈妈”在董事会层面做了拆分,成为两家完全独立的公司。刘楠卸任蜜芽CEO,将蜜芽管理权下放,只担任董事长职务,很少参与蜜芽的业务。

刘楠称,蜜芽的业务已经成熟,自己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兔头妈妈甄选业务上,这对她来说相当于“二次创业”。

但业务成熟的蜜芽前面的路走的有多顺,后面的路走的就有多不顺。

《2021年度中国母婴电商消费投诉数据与典型案例报告》显示,根据投诉量从高到低排列,蜜芽居母婴电商榜首,获“不建议下单”评级。

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显示,2021年蜜芽共获得3次消费评级,均获“不建议下单”评级,涉嫌存在售后服务、退换货难、货不对板、虚假促销、商品质量不佳等问题。

2021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蜜芽的母公司——北京花旺在线商贸有限公司给予5万元的行政处罚,处罚依据条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原因是此前“双十一”促销,蜜芽曾对一些商品标注“划线价”,但实际调查发现,蜜芽方面无法提供商品“划线价”的有效证据材料。

同年,蜜芽多家线下自营门店关闭,在京只剩一家。

而在三年前,2017年,蜜芽还曾宣称要将线上线下彻底打通,计划在2018年底达到全国各地开拓200家自营门店。

蜜芽于2018年投资收购的悠游堂,收购标的包括北上广的40余家悠游堂直营门店,由于扩张过快,悠游堂频频被消费者投诉,很快以线下门店全部注销关停狼狈收尾。蜜芽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蜜芽乐园”也于2018年9月30日停止更新。

2019年,网上就爆出过蜜芽资金紧张,难以支撑。追溯蜜芽上一次融资,还在2016年10月,至今已经六年。

一位蜜芽前员工向媒体透露,蜜芽现在不剩多少人,很多人都被“毕业”。“与其继续花钱维护一个没有多少日活的App,还不如直接砍掉,现在刘楠的精力根本也不在蜜芽上边。”

母婴垂直赛道遇寒流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母婴电商市场在二孩、三孩等生育政策及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前景一片光明。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我国母婴电商行业的用户规模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5~2020年的增速均在20%以上。2020年,中国母婴电商行业用户规模已达2.45亿人,预计2021年用户规模将高达2.5亿人。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也向记者表示,受益于全面放开“三胎”和教育培训行业“双减”政策落地的影响,母婴消费会迎来非常大的实质性利好。

如今以90、95后为主的母婴消费主力拥有更强的消费能力,更看重母婴消费的安全和质量。随着行业玩家不断升级加码,母婴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会更为聚焦,并迎来更激烈的较量。

莫岱青认为,一方面,当代母婴人群消费观念、育儿理念、触媒习惯上均有别于传统一代,更乐于尝鲜和分享。母婴垂类App是母婴用户全阶段获取知识的首要渠道。

另一方面,在流量见顶和综合电商激烈拼杀下,母婴垂直电商的用户正在被瓜分。近年来,阿里、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头部平台发力母婴市场,对于母婴电商如蜜芽、美囤妈妈、贝贝网等来说是强大的冲击,众多玩家分羹母婴市场也削弱了蜜芽等的优势。

但最终,这些与蜜芽同时期崛起的母婴公司,在长跑中纷纷悄然落幕。

2012年7月,母婴垂直电商红孩子商城被曝资金出现困境,投资方被套牢,同年9月,红孩子被苏宁以6600万美元收购;2016年,辣妈帮旗下母婴特卖电商平台荷花亲子宣布关停,距其成立不过两年时间;另有著名母婴电商“母婴之家”被多次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017年直接跑路;2022年,贝贝网也下架,引得用户拉横幅追讨费用。

如今,蜜芽关停App,莫岱青认为,除蜜芽自身资金缺乏和身陷传销风波,给品牌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打击之外,与行业竞争太激烈,洗牌加剧也有关系。“对母婴电商来说,任重而道远。”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则认为,垂直电商的限制难以突破。母婴电商作为垂直电商的一个品类,目前来看,全球都很少有成功的标的。“这是因为垂直电商的获客成本和经营效率过低导致,没办法与综合电商平台竞争。而在宏观层面,出生率下降也让母婴电商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成本加大。唯一的出路是成为供应链公司,入驻综合电商平台和内容电商平台进行发展,放弃独立电商平台的模式。”

(文中受访者于虹、金瑜为化名)

(编辑:郝成 校对:张国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