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高效工作的心法(时间管理的三个法则三个工具)

我认为这个事情要看公司员工的认知层次,正规的企业一般是要求员工做日计划日总结、周计划周总结、月计划月总结和年计划年总结的。这些工作属于常规的标准化动作,属于职业经理人的时间管理技能的范畴。

时间管理有三个法则,三个工具,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

时间管理高效工作的心法(时间管理的三个法则三个工具)(1)

时间管理的法则:

1、二八法则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要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把80%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方面,这20%的方面又能带动其余80%的发展。

重新审视工作时间表,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要毫不留情的抛弃低价值的活动;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核心理念:人类社会20%的资源,与80%的资源活动有关。

应用要决:要事第一,重要产品第一,关键人物第一,核心环节第一。

2、第二象限法则

第二象限法则是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完成一件事。但常常却又没有及时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应把主要的精力有重点地放在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的事务上是必要的。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处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一个好的方法是建立预约。建立了预约,自己的时间才不会被别人所占据,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3、ABC法则

A B C 时间管理法是美国管理学家Lake in 提出的一种管理方式,他把工作分为 A、B、C三个等级,A 级为最重要、必须完成的工作,B 级为较重要应该完成的工作,C 级为较不重要即可以暂时搁置的工作。

ABC时间管理的步骤如下:

(1)列出目标:每日工作前列出“日工作清单”。

(2)目标分类:对“日工作清单”分类。

(3)排列顺序:根据工作的重要性、紧急程度确定ABC顺序。

(4)分配时间:按ABC级别顺序定出工作日程表及时间分配情况。

(5)实施:集中精力完成A类工作,效果满意,再转向8类工作。对于C类工作,在时间精力充沛的情况下,可自己完成,但应大胆减少C类工作,尽可能委派他人执行,以节省时间。

(6)记录:每一事件消耗的时间。

(7)总结:工作结束时评价时间应用情况,以不断提高自已有效利用时间的技能。

时间管理高效工作的心法(时间管理的三个法则三个工具)(2)

时间管理的三个工具:

1、日计划

每天都要做日计划。下班前抽出15-30分钟的时间,把今天的工作要想总结一下,同时根据周计划、月计划把第二天的工作计划设计出来,并且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第二天早上按照日计划开始工作,先做重要的,再做次重要的。同时要留出弹性时间,如果是经理人,至少要留出40%的时间来应付突发事件。

坚持!坚持!坚持!

2、会议管理

会议管理可以参照三星:

九个凡是:

一、凡是会议,必有准备:

在三星,永远不开没有准备的会议,在三星重大的会议都有事先检查制度,没有准备好的会议必须取消。在会议前,必须把会议材料提前发给与会人员,与会人员要提前看材料并做好准备,不能进了会议室才开始思考。

二、凡是会议,必有主题:

在三星,开会必须要有明确的会议目的;在会议准备的PPT前3页PPT,必须显示会议主题。会议的主题,要事先通知与会人员。

三、凡是会议,必有纪律:

在三星,开会设一名纪律检查官(一般由主持人担任),在会议前先宣布会议纪律,对于迟到要处罚,对于会议上不按流程进行要提醒,对于发言带情绪要提醒,对于开小会私下讨论的行为要提醒和处罚,对于在会上发恶劣脾气和攻击他人行为进行处罚。

四、凡是会议,会前必有议程:

要在会议之前明确清楚会议的议程,会议运营人员并要在会前将议程书面发给各参加会议的人员,使他们能了解会议的目的、时间、内容,使他们能有充分的时间准备相关的资料和安排好相关工作。每一项讨论必须控制时间,不能泛泛而谈,海阔天空。

五、凡是会议,必有结果

开会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会议如果没有达成结果,将是对大家时间的浪费;所以,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参与到会议议程中来,会议监督官有权利打断那些偏离会议主题的冗长的发言,会议时间最好控制在1.5-2小时以内,太长的时间会超过人的疲劳限度。会议主持人要设置时间提醒,现在还有60分钟,还有30分钟,还有10分钟等。会议的决议要形成记录,并当场宣读出来确认。没有确认的结论,可以另外再讨论,达成决议并确认的结论,马上进入执行程序。

六、凡是开会,必有训练

三星把培训是看成节约时间成本的投资,让员工快速成长。培养员工,让员工减少犯错,提示技能,本质是提高了时间价值。

三星有专门针对如何开会的培训,对每个层级的员工都有足够的“会议训练”:如何开会,如何主持,如何记录,如何追踪,如何对待分歧,如何会场汇报等的。这些必要的训练,会让公司的会议变得高效。

七、凡是开会,必须守时

设定时间,准时开始、准时结束:准时开始、准时结束实际上就是尊重别人的时间;开会一定要准时,并要对每个议程定个大致的时间限制,一个议题不能讨论过久,如不能得出结论可暂放一下避免影响其他议题;如一个议题一定要有结论的话要事先通知与会人员,使他们有思想准备。

八、凡是开会,必有记录:

一定要有一个准确完整的会议记录,每次会议要形成决议,会议的各项决议一定要有具体执行人员及完成期限,如此项决议的完成需要多方资源,一定要在决议记录中明确说明,避免会后互相推诿,影响决议的完成,这点特别重要;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经常会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由于会议没有形成决议,导致会议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更会让一些管理人员误认为开会没有意义,直接影响其不想主持开会或者参与开会。

九、凡是散会,必有事后追踪

记住“散会不追踪,开会一场空”。加强稽核检查:要建立会议事后追踪程序,会议每项决议都要有跟踪、稽核检查,如有意外可及时发现、适时调整,确保各项会议决议都能完成。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都没有这样的意识和习惯,企业的高层也缺乏这样的要求。

三个简单却很有意义的公式:

①开会 不落实=零;

②布置工作 不检查=零;

③抓住不落实的事 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

3、会见管理

会见管理中不管是主动拜访还是接见客人,一定要提前的预约机制。这样可以把会见双方的时间高效利用起来。

比如提前预约,告知对方大约什么时间见面、谈论什么事情,大约需要多长时间等等。

时间管理高效工作的心法(时间管理的三个法则三个工具)(3)

1.点击【关注】,每天免费获取人力资源和职场管理知识;

2.作者:邓玉金,资深HRD,实战培训师,人力资源畅销书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