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油地三鲜的家常做法(不油不腻不油炸)

大家好,我是第一名厨的张大磊,关注我,承包您和家人舌尖上的一日三餐,让您的生活更加美味。

民以食为天,关于吃,咱们古代民间很早就有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尝三鲜”之说。而今由于地域的不同,每个地方菜品的食材也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对于21世纪追求健康的饮食男女来说,运用蔬菜造就的地三鲜菜品,更是成为时下很多人餐桌上趋之若鹜的美食~

当然,说起地三鲜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东北的做法,在东北,因土豆、茄子、豆角被人们称之为“地中三宝”。因此东北地三鲜采用的地中二宝土豆、茄子为原材料,再结合辣椒的浓郁精华,让这三味非常普通的家常食材口感瞬间高级,浓郁独特的味道简直撩胃狂魔,吃起来比大鱼大肉还过瘾,让人百吃不厌。

无油地三鲜的家常做法(不油不腻不油炸)(1)

众所周知,东北菜特点就是制作过程简单粗暴。自然作为东北代表菜之一的地三鲜也只经过炸、炒、煮就将东北菜的一菜多味、滋味浓郁、色鲜味浓发挥到淋漓尽致,因为一道菜,又添一碗饭,地三鲜直击味蕾的魅力正在于此~

经过3个多月的抗疫斗争,现在很多人更注重于对健康的追求,做过地三鲜的朋友都知道,传统地三鲜要经过油炸而成,很多人担心吃起来会过油过腻,因此总有很多人敬而远之,为了吃的更清爽更健康,张大磊今天教大家低热量做法,让油分降到最少,又能保留其口感,而且和其他做法的讲究不同,这道地三鲜更是自带“0”失败光环,做法简单十足,喜欢的朋友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无油地三鲜的家常做法(不油不腻不油炸)(2)

食谱

食材:土豆,茄子,红椒、青椒,大葱,生姜、大蒜、花椒、红干椒

调料:食盐,蚝油,生抽,老抽,鸡精,胡椒粉,白糖,番茄酱

步骤1

配菜 首先茄子削皮,切成滚刀块。土豆削皮,同样切成滚刀块,红椒、青椒半个切成三角块,大葱一段切成葱花,生姜一小块切成姜片,大蒜切片备用~

无油地三鲜的家常做法(不油不腻不油炸)(3)

小贴士:家里有紫色茄子尽量使用紫茄子,色泽会更鲜艳

步骤2

悼水 起锅烧水,加入3克食盐增加食材的底味,水开后先下入土豆块,用勺子翻动,使土豆均匀受热,开大火煮3分钟,把土豆煮8成熟时捞出控水~

无油地三鲜的家常做法(不油不腻不油炸)(4)

步骤3

断生 起锅食用油滑锅,再添入少许凉油,倒入茄块,快速翻炒几下,晃动炒锅,再淋入少许食用油,把茄子炒至断生,起锅备用~

无油地三鲜的家常做法(不油不腻不油炸)(5)

小贴士:热锅凉油食材不容易糊锅,炒菜时不糊锅的小妙招哦

步骤4

出锅 加入少许底油,葱、蒜、花椒、红干椒爆香,加入番茄酱5g搅拌化开,倒入茄子土豆,加入蚝油3g,翻炒均匀,添入适量清水,加入食盐2g,鸡粉1g,胡椒粉1g,白糖1g,生抽5g,老抽3滴上色后,改小火煨2分钟后,倒入青红椒,继续煮1分钟汤汁收浓后淋入少许明油提高菜品亮度(香油也可以),起锅收盘~

无油地三鲜的家常做法(不油不腻不油炸)(6)

新手问答

食材该准备多少?

土豆1个 茄子1个 青椒半个,首次尝试可以按这个量,熟悉后根据自己口味自行按比例添加就行

土豆一定要悼水吗?

土豆如果不悼水翻炒时不容易熟,影响口感

调料一定要按食谱添加吗?

正如100个人有100个口味,调料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和家人口味自行添加,但白糖、老抽我建议大家尽量要加入,白糖的提鲜是其它调料无可取代的,老抽可以保持菜品的色泽

想要营养更丰富,这道菜还能怎么做?

这道菜虽然吃起来比肉香,但终究是盘素菜,如果想要让家人吃的更营养,可以在出锅前添加清水时换成荤汤(比如排骨汤、羊肉汤等),成菜口感会更丰富更浓郁

营养价值

土豆:是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优质保健食品。

茄子(绿皮):茄子所含的B族维生素对痛经、慢性胃炎及肾炎水肿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青椒:青椒果实中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维C含量比茄子、番茄都高,其特有的味道和所含的辣椒素有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的作用,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无油地三鲜的家常做法(不油不腻不油炸)(7)

总结

相比其它以油炸为重头戏的地三鲜做法,我做的这道地三鲜更适合在减肥或计划减肥的人食用,简简单单4步,配菜、土豆悼水和茄子断生,最后经过翻炒即可出锅,没有经过油炸的土豆和茄子,食材能够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降低热量,当然,为了同步过油炸的地三鲜的美味口感,调料的添加就成为了这道菜的灵魂,番茄酱的锦上添花,白糖提鲜,明油上色,是保持这道菜颜值和口味双双在线的关键,当然如果你想将减脂进行到底,可以再减少盐和油用量~

对于没有食欲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不容错过的一道家常菜。3种简单的食材经过融合,不再是单一的蔬菜口感,吃起来比肉还香,下饭极强。平常如果你吃腻了鸡蛋番茄拌饭,可以在蒸好米饭后,让地三鲜一道放入蒸煮,绝对是全家人都爱吃的营养丰富健康美味的拌饭哦~

  • 开胃下饭营养丰富的地三鲜,如果您喜欢的话,欢迎点赞和转发,我们下期舌尖上的美食再见!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