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字有多美(识文字感文化国)

有人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

中文文字有多美(识文字感文化国)(1)

从汉字的形态再到它的内涵,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更加是一种形象生动,有社会文化背景、生命意识、民族思想、生活智慧的文化元素。迈入汉字的文化宝库,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方能领悟中国古汉字的神妙话语。

废话不多说,今天带大家从“国”字,了解一下古汉字的博大精深。

古体字:国

中文文字有多美(识文字感文化国)(2)

国字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国”字由“戈”和“口”一起组成,其含义是“武器”以及“人”。可以直白的理解为:由人组成军队,再由军队来保卫人民,这就是我们说的“国家”。

中文文字有多美(识文字感文化国)(3)

甲骨文编里“国”字的字形

繁体字:國

慢慢的发展到金文,这时“或”字由“戈”、“口”和“一”组成,而“国”和“或”可以同用。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或”字:“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用武器守护土地里的城池,这就是国家。

中文文字有多美(识文字感文化国)(4)

金文编里“或”(同“国”)字的字形

当时“或”和“国”都可以代表国家,但是慢慢的“国”字用的越来越多。发展到隶书和楷书时期,这时的“國”字多了一个四周的“囗”,表示国家有边境和四周,土地上有军队拿着武器保护人民这就是一个国家。

中文文字有多美(识文字感文化国)(5)

说文解字中的“国”字的字形

上述的大“囗”、小“口”、“一”还有“戈”等元素,放在一起就构成为了古汉字的“國”字。这些元素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国家的共同特征。

简体字:国

新中国成立,文字改革时,将复杂的古汉字“國”字简化为了现在的简体字“国”,国内有玉,意为像爱护宝物一样爱护我们的国家,意寓十分美好。

中文文字有多美(识文字感文化国)(6)

在“国”字演化的过程中,也出现过许多小插曲。“口”中加一个“王”字,也做“国”,这个字在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也就是唐伯虎的作品中出现过。而后到了清末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在南京建都后,曾对“國”字中的“或”字很不满,认为这是个疑惑之词,对自己的统治很不利,于是在1853年下令将“國”字中的“或”改为“王”字,与他自称的“天王”相得益彰,然而这个“国”字也只在太平天国实际掌控的地域内短短地用了十几年,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也就烟消云散了。

中文文字有多美(识文字感文化国)(7)

在中国历史中短暂出现过的“口”、“王”,“国”字

这就是国字从古体到繁体字“國”,再到简体字“国”的演变过程了。可以说,古汉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深刻地解释了国家的几个基本特征,或者说构成国家的几个基本要素——边境、疆域、土地、人口、军队等。而新中国的简体字却蕴含了当时人民对这个新国家的满怀希望。

中文文字有多美(识文字感文化国)(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