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廖沙身边的人信仰什么(读穷人和瓦罐阿廖沙)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著作浩如烟海。在我还是一个小孩子时,《穷人》是我接触到的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那又黑又冷的夜晚,怒号的海风,还有那两个睡在已经死去的妈妈旁边的孩子,它们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昨天重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瓦罐阿廖沙》,依然是短篇小说,和《穷人》一样,他平静的语调下蕴藏着震撼人心的穷人悲剧,也让我对"穷"忍不住深思。

瓦廖沙身边的人信仰什么(读穷人和瓦罐阿廖沙)(1)

《穷人》:穷会让善事成为负担,也会见证人性的光辉

《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根据雨果的诗《可怜的人们》改写而成。贫穷的渔夫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他不得不冒着狂风暴雨出海打鱼。夜又黑又冷,渔夫的妻子让妮为丈夫担忧不已。即便他们日夜勤劳,生活仍旧捉襟见肘。他们的邻居西蒙是一个寡妇,有着两个幼小的孩子,西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死去,两个孩子在她旁边睡的香甜。

让妮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将这两个孩子抱回了家,随后却坐立难安,无法平静。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他们的衣食几乎是丈夫拿命换得的,再抚养两个孩子,日子将更加难过。渔夫出海归来,又是一无所获,得知西蒙死后,提出要把孩子抱过来。

瓦廖沙身边的人信仰什么(读穷人和瓦罐阿廖沙)(2)

让妮和丈夫为抚养自己的孩子已经十分艰辛,再养两个,他们只能从自己本来就不够的口粮里省出一些分给这两个孩子。没有人比穷人更懂得穷苦是什么滋味,所以夫妻二人要抱孩子回家的决定也就更加值得人敬佩。

在我们的普遍意识中,"慈善"似乎是只有富人才有能力去做的事,因为他们有钱。对于穷人来说,他们要去帮助别人,那么就是在给自己增加负担,是没事找事。可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我们都有资格去帮助他人。也许穷人端出的一碗粥不比富人捐赠的一笔钱更贵,但对于只有两碗粥度日的贫苦家庭来说,他们的付出是无价的。

瓦廖沙身边的人信仰什么(读穷人和瓦罐阿廖沙)(3)

《瓦罐阿廖沙》:穷会放大一些人的恶意,也会见证人性的黑暗面

阿廖沙有一个外号,叫"瓦罐",仅仅因为在送牛奶时摔碎了瓦罐,母亲狠狠打了他一顿,村子里的人都开始叫他瓦罐。阿廖沙不聪明,读不进去书,青少年时期一直在帮父亲干活,放牛牧羊、看守马群,耕地运货,无论别人怎样嘲笑他,他都是笑笑。

十九岁时,阿廖沙顶替当兵的哥哥去城里当佣人,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整天忙的脚不沾地,却从来没有拿到过一分钱工资。阿廖沙后来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他们打算结婚,父亲却因为老板说了一句"我这可不雇佣结了婚的人"就劝他打消结婚的念头,阿廖沙因此不得不放弃他的爱情。再后来,阿廖沙在干活时摔着了,只有那个女孩在他身旁哭泣不已,最终,他带着自己未知的困惑死去了。

瓦廖沙身边的人信仰什么(读穷人和瓦罐阿廖沙)(4)

如果说有什么人尽皆知的俗语是讲父母对子女的爱,那么一定有"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它实际出自慈禧太后为自己的母亲富察氏所作的一首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但真的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也并不是所有的穷苦家庭都会像让妮夫妇那般善良无私。穷是一个很可怕的字眼,它有一种魔力,会放大一些人心底的恶意,哪怕身为父母也不例外。

阿廖沙头脑不聪明,他不明白自己的遭遇有多么不公平,也不明白自己从小到大被父母压榨到了什么样的地步。他的爱情和婚姻在父亲眼里不抵几个卢布重要。列夫·托尔斯泰用平淡的语调讲述了阿廖沙悲惨的一生,虽然他乐观、善良、勤劳、孝顺,但他的优秀品质在父母眼里还没有能买面包的钱重要。这种平淡的语调好似出自冷眼的看客,越是平淡,阿廖沙也就越凄惨。

瓦廖沙身边的人信仰什么(读穷人和瓦罐阿廖沙)(5)

闰土、祥林嫂、阿Q、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穷人形象。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年少不懂事,只记得闰土的纯真、祥林嫂的唠叨、阿Q的虱子和孔乙己的茴香豆。经过社会磨练以后,再看鲁迅的文章,才发现,原来中年闰土也曾要偷搬别人的碗碟、祥林嫂旁边的长舌妇是那样的可恨、阿Q不仅可怜还可恶、孔乙己会厚着脸皮说"窃书不算偷书"!

社会让他们穷,穷让一些人远离善,变得自私、可恶、狭隘。甚至一些人自身遭遇不幸,只会盼着别人比他们还难,只要能幸灾乐祸,他们就觉得对自己有益。如果他们不是穷人,也许会更善良和宽厚。

瓦廖沙身边的人信仰什么(读穷人和瓦罐阿廖沙)(6)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东野圭吾《白夜行》

人心不仅有耀眼的一面,还有黑暗的一面。

穷从来不是摒弃善的理由,更不应是做恶事的理由

古人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绝对,因为还有人"出淤泥而不染"。

曹禺的《原野》中,善良的焦大星是凶狠残暴的焦阎王的儿子,就连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狡诈自私。虽然焦大星被父母养着、爱着,但是他没有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即便在恶意笼罩的环境下,焦大星还是会关心仇虎。

瓦廖沙身边的人信仰什么(读穷人和瓦罐阿廖沙)(7)

富裕家庭的焦大星会在恶的环境下有一颗善心。《穷人》中渔夫和让妮生长在穷人家庭,他们自己组建家庭后仍然一心向善。同样是穷人家庭的阿廖沙的父亲却摒弃了善,用父亲的名义压榨他,阻挠儿子的幸福。善从来无关穷富,更不应该把"穷"挂在嘴边,自我麻痹,给自己一个看似理所当然的理由去做恶事!

现在网上有一句玩笑话,"离开他,我偷电瓶车养你",这句话好像无伤大雅,因为大家觉得没有人会把这句话当真。但是,真的有人会做"类似的事"。

12月11日,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公安局越城派出所接到群众蒋某报警称,自己的小卖部被3名男子盗窃。据老板描述,其中一名男子头戴一顶绿色写满字的毛线帽。民警迅速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果然有一名头戴绿帽的男子,帽子上面还写着一句话:"忘了他吧我偷电动车养你。"

瓦廖沙身边的人信仰什么(读穷人和瓦罐阿廖沙)(8)

对于这样一则事件,我们应该把它发生的原因归结为"穷"吗?可不是所有的穷人都如他这般做着违法勾当。

"穷"似乎总与不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穷就意味着可能吃不饱、可能穿不暖、可能无地住、可能看不起病、可能活得不够轻松自在。穷可以带来很多不幸,但没有一个是告诉我们该摒弃善念,该违法犯罪、该成为恶人。

如果有人说:"都是穷光蛋了,要善良还有什么用?"

我们可以抬头挺胸回他:"都是穷光蛋了,怎么还能抛弃善啊!"

请注意,我们所应赞美的不是贫穷,而是那些在贫困面前不低头的人,更是没有因为贫穷而走上恶途的人。

老舍《月牙儿》:为了活着,“我”把自己卖的一无所有

老舍《我这一辈子》:黑暗社会下的小人物,无数个"骆驼祥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