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甲烧饼后续:于振甲已经升官

《天下长河》正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双平台热播。在第33集的剧情内容当中,于振甲带着自己的侄子上街,爷俩竟然眼瞅着烧饼而买不起。有部分观众疑惑了,于振甲在这个时候已经升官了啊,如果说当年在桃源县的时候,当地不富裕,他买不起烧饼,大家能理解。怎么到了京城周边了,还买不起烧饼呢?

于振甲烧饼后续:于振甲已经升官(1)

这倒是一个挺有趣的疑惑。于振甲当时已经升任了直隶按察使,应该属于三品的级别了。按照于振甲以往的操守来看,他肯定不收外快的,只拿朝廷给的俸禄。朝廷每年会给自己的官员银子和粮食。粮食这个,不说,不在买烧饼的范畴之内。俸禄呢,按照于振甲的职位来看,他每年应该是130两。

历史上,对于银两和当下货币的兑换,有比较专业的说法。目前普遍认为,130两,相当于月薪在4000元前后。每个月能拿4000块钱,带着老娘和侄子吃饭,应该不成问题。娶媳妇,再养孩子,就有点清贫。好在,清朝的官员们不仅给钱,也给粮食。更好在,于振甲这人没媳妇,好不容易娶上一个,人间还上吊不跟他过了。所以,于振甲每个月这四千块钱,是花不完的。

于振甲烧饼后续:于振甲已经升官(2)

那为什么于振甲去北京,就买不起烧饼了呢?按照剧情内容来看,于振甲应该是在保定办公,去北京,属于出差。当时,北京和保定往返之间,是有驿站的,专门用来接待官员。这些地方的存在,让于振甲的出公差是不需要花钱的。所以,剧情内容当中告诉观众们,因为出公差,没带钱,也是真实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于振甲和侄子,确实可以不用花钱,也能有地住,有地吃。

那么,于振甲为什么就不自己带点钱呢?老于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了。这兄弟自控能力其实蛮一般的。他怕自己乱花钱,所以,索性就不带钱。咱们一般人都讲,穷家富路,他不这么讲,他讲的就是能忍着就忍着呢。自己不带钱,就防止自己生发出更多的欲望出来,就不容易被物质需求所迷惑。这么一来呢,于振甲保不齐还能存一点俸禄。

于振甲烧饼后续:于振甲已经升官(3)

继而,我们可以聊一聊,像于振甲这样的人,他存钱干什么用呢?他只要在任上不贪污腐败,他就得把钱攒下来省着花。咱们的严肃历史内容当中,有不少的清廉官员,在外地上任,靠俸禄过日子,突然有一天得病去世了,真的是连发丧回家的钱都没有。严肃历史内容当中,这样的历史非常多。所以,像于振甲这样,每个月有四千块钱收入的,真的应该省下来。

尤其是省下来给老娘用。老娘的吃喝,当然不会花几个钱。但老娘去世,殡葬活动,是非常花钱的。咱们当下,很多地方都讲殡葬从简了。可能有不少青年观众不知道,老编我青少年的时候,村子里边组织的殡葬活动,已经动辄数万元了。当年,一年才能赚几个钱啊。在清朝的时候,大操大办的殡葬活动,更为普遍。于振甲是大孝子啊,他不给他娘出大殡,就是不孝顺。所以,他肯定要从牙缝里边省钱。

于振甲烧饼后续:于振甲已经升官(4)

同时,于振甲在桃源县的时候,怎么审案子的?把自己的鸡给来打官司的人抱去啊。这还是一个小县令呢,已经穷的两眼冒金星了。现在,于振甲已经是保定的三品大员了,需要他花钱救济的地方就更多了。他日常出差的时候节俭一点,省下来的钱,接济穷人,也是必然。这是一个非常愿意善小而为之的人。

那位问了,于振甲出差不带钱,吃公家的,就好吗?我觉得好。于振甲这人单板,榆木疙瘩脑袋。但是,朝廷既然制定了这个规则,他当然要认真遵守。朝廷给安排了食宿,他不吃,不住,这些钱,便宜谁了呢?还不如于振甲就住公家的店,吃公家的饭,自己省点钱下来,给老娘出大殡用,给周边的穷人接济用。

基于此,《天下长河》当中于振甲和侄子吃不起烧饼这个桥段,其实背后的味道很足。(文/马庆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