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秋冬季护理要点(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

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是孩子生病的高发期。尤其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期,流感疫苗一针难求,家长更不可掉以轻心。想让孩子健康度过秋冬季节,这5个护理常识赶快学起来吧!

1. 秋季穿衣有技巧

都说“春捂秋冻”,秋天“冻一冻”抵抗力更好,然而怎么“冻”,也是一个技术活。

01掌握气温防突变

当天气变化反常,气温急降时,如果仍坚持“秋冻”,势必会伤风感冒,体格差的孩子会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所以,爸妈一定要掌握气温变化,灵活掌握,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必要时仍需适当保暖。

02各项参数有指标

秋冻时令指标:秋冻适宜节气是从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从初秋开始就让孩子对冷环境的逐渐适应锻炼。

室内外温差指标: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2—5℃时,孩子外出不必增加衣服。如果室内外温差超过7℃,应该及时添加衣服了,否则容易感冒。

03不同年龄各有度

2—3岁孩子:秋天宜穿纯棉贴身线衣裤,易于吸汗。随着温度下降,可单层加衣,不要给孩子穿化纤衣服,因为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会加重皮肤的干燥,而且化纤衣服不透气。

3岁以上幼儿:活动量增加,经常需要户外运动,所以,接触的空气温度以及自己的体温都不断在变化,因此,灵活的洋葱式穿衣法特别适合他们。多穿几层稍薄的衣服,保暖效果会更好。层数多,层间的空气流通相对较好,即使出汗也容易干,脱换也方便,无论室内、室外总能保持身体温度的相对稳定。

总之,秋季不要给孩子穿得过于厚实、严密,不要过度保暖,使身体容易出汗,那样反倒容易着凉感冒。

幼儿园秋冬季护理要点(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1)

2.户外运动不能少

很多家长都错误地认为,只有把孩子“捂”在家里,孩子才不会感冒。其实,适当的户外运动能增强孩子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户外运动能够使孩子身体更加健壮。户外运动能增强孩子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运动中触觉和肌肉得到足够的训练,孩子的动作变得灵敏,肌肉发达,身体更加健壮。

户外运动也能帮助孩子预防疾病。孩子多接受日光、空气的沐浴,才能逐步接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皮肤和呼吸道的粘膜耐受力才会增强。当出现温度变化的时候,大脑皮层会及时对冷和热形成条件反射,身体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保持身体和外界环境的温度平衡,就不会轻易感冒了

另外,运动能促进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环加快,也是孩子抵御寒冷的一种健康的方式。

推荐几个亲子运动,不仅能让孩子在玩乐中锻炼身体,还能增进亲子关系,一起和宝贝让"身体动起来"吧!

☛ 我是独脚仙,喜欢单脚跳,身体平衡耐力好。快来一起运动吧!

幼儿园秋冬季护理要点(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2)

选自亿童情商智商课程·图书课程(大班)

☛ 我是侦查兵,身体最柔韧,钻过“铁丝网”,再低也不怕。一起来运动吧!

幼儿园秋冬季护理要点(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3)

选自亿童情商智商课程·图书课程(大班)

3.饮食搭配要均衡

孩子脾胃稚嫩,秋冬季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且以时令蔬菜为主,适量添加肉食,有效增强身体免疫力。具体做法可参考:

0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02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03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摄入都要适量,优先选择鱼和禽;吃鸡蛋也要把蛋黄吃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04少盐少油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足量饮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内容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4. 生活习惯要健康

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高质量的睡眠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有利于孩子健康发育。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孩子能够夜夜睡个好觉,从而增强抵抗力,防范呼吸道感染。

父母还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不随地吐痰等,还有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擤鼻涕。

幼儿园秋冬季护理要点(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4)

选自亿童情商智商课程·图书课程(中班)

5. 秋季疾病要预防

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高发;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01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可伴或不伴流鼻涕、咽喉疼、干咳等局部症状,病程大概4-7天,少数患者咳嗽可持续数周之久。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流感病人;室内勤通风,做好环境清洁消毒;

✥患儿要多饮水,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食物。痊愈前暂时不要上幼儿园,外出戴口罩,避免互相传染;

✥在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方法。

02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极强。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或者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03手足口病

发病高峰期在 4~7 月的手足口病,在秋季也可能出现,一般 5 岁以下的孩子比较容易被传染。具体预防措施请参考这篇文章:幼师提醒:手足口病秋季高发期来了!父母们一定要知道的防护知识!

04 秋季腹泻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发病时,大多数孩子会出现,比如流鼻涕、发热、呕吐症状。这些症状出现后的12小时至24小时之内,孩子就会开始不断腹泻,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

做好以上的防护,孩子就不会轻易生病啦。最后,小编祝愿所有的家庭幸福安康,所有的宝贝们健康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