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

这几年,大众对武侠剧、玄幻剧中的不合心意的打戏容忍度越来越低。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无数争议。

上一个被吐槽的目标,是《雪中悍刀行》。自开播以来,这部剧就因“慢动作”频上热搜。导演在采访中说,他想将武侠与玄幻结合,在传统武侠的范畴中,拍得更写意一点。但从铺天盖地的争议来看,这条路很艰难。

写实和写意的争议先不谈,观众到底想看到什么样的武打戏?

不要轻飘飘,腰马须合一

武打戏,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许不同的观众,会给出不同回答。但无论答案几多,诉求实则只有一条:打得好看。别管黑猫白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别管谁强谁弱,打得好看就是王道。而要打得好看,首先要做到“用上劲”。

如果有人看过古代武将的肖像画,必然会发现,不论是岳飞、韩世忠,还是常遇春、李如松,他们身上都存在一个一个共同点:孔武有力、膀大腰圆。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1)

李如松像

换而言之,就是有个大肚子。所谓“一力降十会”,讲的就是这道理。当然,这个肚子不是啤酒肚,而是将军肚。要上马厮杀,没有力气怎提得动刀?

武打戏也是如此。一个用刀的高手,怎么可能连下劈都歪歪斜斜?一个轻功盖世的奇侠,怎么可能慢慢悠悠只会耍帅?就算打太极,也得腰马合一。

而这,恰恰是如今多数武打戏做不到的地方。不知是演员的功底拉跨,还是拍摄周期过短无法雕琢,抑或是其他种种原因,总让人觉得稍显丑陋。

从《倚天屠龙记》中的“爱的魔力转圈圈”,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2)

到《绝代双骄》里“一剑西来要一年”,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3)

到《君九龄》里“腾转挪移难上墙”,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4)

再到《雪中悍刀行》里“摇摇晃晃向高飞”,怎么看怎么不像绝世高手。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5)

见不到拳拳到肉的力量对决,见不到刀剑相撞的火星四射,更没有狠戾凶残的你来我往,取而代之的是轻飘飘、慢悠悠,以及数不胜数的慢动作。“练得硬桥硬马、方能稳扎稳打”的南拳打法,在如今的武打戏中已然成了过去时。

耍个剑花,仿佛在掌心中装了个陀螺仪。乍一看,也像模像样;但仔细一瞧,倒显出几番禅宗的哲学:不是手动,不是剑动,是镜头自己在动。你别说,看着宝剑在大侠的手中艰难地自转,不仅让人生出一种同为“打工人”的悲哀感。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6)

2020版《包青天》

表演个骤降,俨然克服了地心引力。金庸写郭靖施展梯云纵,好歹也要左脚踩右脚。虽说借力的方式不符合人体力学,但起码有个由头。如今的骤降,则是真正的字面解释。只要摆好姿势,双腿一动不动,就能飘飘然羽化而坠仙。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7)

《镜·双城》

下树也要把“美感”做足。在明清小说中,上树是一种“强人”行径。为的不是登高望远,而是突然跳下,吓得人魂飞魄散。如今的武侠剧,不用再考量这么多,故此拍得颇为悠闲。慢慢悠悠飘下的角色,像极了不舍大树怀抱的落叶。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8)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9)

上:《雪中悍刀行》 下:《君九龄》

事实上,我们不是没有过硬桥硬马的武打戏。虽说受制于篇幅长度,武侠剧对打戏的要求不如武侠片高,但过去荧屏上依旧呈现了颇多经典的“名场面”。

同样是展昭耍剑花,1993版《包青天》的何家劲就给观众上了一堂大师课。从出鞘到前刺再到抽身上前,眼睛还没反应过来,二者已经对砍三个回合了。更难得的是,对手也能接住这段戏,想看清他们的动作须得慢放才行。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10)

1993版《包青天》

李寻欢虽然精通的是飞刀,但耍个剑花对他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甚至,他连扇子都能“三番四抖”,克敌制胜。配上这个迥异的泡面头,真真”帅到掉渣”。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11)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12)

上下:《小李飞刀》

李寻欢救林诗音那场戏,更是集倜傥与浪漫于一体。同样是高处飞落,抱着表妹的探花郎,为何就飞得如此轻松?不需要咬牙切齿,也没有夸张特效,起跳姿态和落地角度都恰到好处,闲庭信步间就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戏。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13)

不要千篇似,人人应不同

告别了轻飘飘、慢悠悠,我们就来到了武打戏的进阶篇:千人千面。

武打戏的套路,通常可分为两类,一为庙堂之术,一为江湖之术。所谓庙堂,一般指的就是军队和山寨。他们不讲求飘逸灵动、倜傥风流,只注重一刀两断、见谁砍谁。三千重骑兵冲过来,除了李元霸,再高的武功都要被踏成肉糜。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14)

《见龙卸甲》

江湖则是另一种戏路。自武侠小说家郑证因开创“技击武侠”以来,江湖儿女就因“炫技”成名。内外功夫、长短兵器,各有套路设定。想要开宗立派,靠武林中烂大街的《太祖长拳》《铁砂掌》《吐纳术》是不成的,起码得拿出点真本事。要是当初林平之舍得把《辟邪剑谱》复印万八千份,辟邪门估计也成了。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15)

2003版《天龙八部》

如今的很多武侠剧,是依庙堂武打的模式来拍江湖中人。

金庸的小说中,最简练的武学《独孤九剑》,也有九式之多。算上林林总总的变化,更是浩瀚无穷。古龙的小说中,关于招式的介绍即使不多,可强如燕十三,用的都是《夺命十三剑》。现在的主角,居然还一招鲜吃遍天?

用剑的,只剩下刺和砍。用刀的,只剩下劈和挡。玩棍子的,连个猴都不如。这种情况,哪怕是绝世高手,在武林中也是要被嘲笑的。只有军队里那帮用长矛和朴刀的大老粗,才天天刺刺刺、劈劈劈,但他们起码人多。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16)

《小李飞刀》

更遑论,过去的武打戏中,庙堂戏也不全是一般模样。最典型的,当是1998版《水浒传》。这部剧的动作导演,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武术指导”的袁和平。

袁和平为《水浒传》里的每一位好汉,都设计了一种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武打风格:林冲的枪连绵不绝,鲁达的禅杖刚猛有力,武松的拳法水泼不进,花荣的箭术中石饮羽,燕青的摔跤变化无穷……兵器不同,套路也不同。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17)

98版《水浒传》

“燕青打擂”一集中,同样是摔跤姿势,庞万春、庞秋霞和燕小乙各不相同。妹妹拳法精妙,哥哥腿功无双,燕青则把千跌张之沾衣十八跌和陈真(李连杰版)之迷踪拳融会贯通。有趣的是,迷踪拳本就号称燕青所传,更见其用心了。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18)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2005年播出的古装剧《天下第一》。剧中“天地玄黄”四个高手,绝学各异。同样用刀,段天涯学技扶桑,归海一刀师从霸刀,不同兵器对应着不同招数。这份诚心,时隔多年仍然令观众对其念念不忘。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19)

一段武打戏,当所有人的动作都相似,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没有章法。

这也是近几年颇多武侠剧的问题。比如说,两袖青蛇究竟是什么路数,莫非真的只有向前挥剑一个动作?

在这方面,就不得不提一下B站的UP主。虽然他们经费不足,道具不多,人力不够,但不论是招数还是套路,打出的都是观众心目中的“武林风”。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20)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21)

上:B站UP主“俩大叔的功夫梦”

下:B站UP主“含亮老师”

不要纯特效,武是玄幻根

最后,还想聊聊“高武世界”如何拍武打戏的问题。

近年来,武侠剧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状态。从金字塔顶端滑落后,金庸剧不做大哥好多年,纵有翻拍也多是差评。虽然也有腰部武侠剧打出名头,但比起早年的辉煌成绩,还是略显凄凉。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武剧”的蒸蒸日上。

何为高武剧?简而言之,就是武学层次比传统武侠高的剧。比如,仙侠剧、玄幻剧和奇幻剧。相比起金古武侠以招式取胜,这类作品更依托特效表达。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22)

《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中李淳罡的“剑来”和他与王仙芝的海上斗剑场面,拍得凌厉、壮观,颇有意境。不过,玄幻剧也好,仙侠剧也罢,本质上只是武侠剧的变种。特效本是辅助武打的存在,是加分项,仅仅依靠特效是不够的。

高武剧想要拍得好看,就必然要遵循武侠剧的打斗规则。光靠远程对波就能战胜对手的,只有《七龙珠》里的孙悟饭。奥特曼好歹还需要前期的肉搏。

早年的高武剧就深谙此理。《宝莲灯》中沉香和杨戬对战,开天斧也得附加拳脚动作。若是只表演隔空对劈,谁强谁弱如何表现?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23)

《宝莲灯》

更别说,神仙打架本就要用到拳脚功夫。

《西游记》中孙悟空与木吒交战时,定场诗有云:“两个相逢真对手,往来解数实无穷,这个的阴手棍,万千凶,绕腰贯索疾如风;那个的夹枪棒,不放空,左遮右挡怎相容?”也只有棍棍对撞,行者才能打得木吒“复败又逃生”。

2004年播出的《水月洞天》,也可被视为一部高武剧。这部剧从盘古开天讲起,剧中人动辄活个五百上千年,其武学级别比一般的玄幻剧高得多。虽然主角奔驰的速度都快出了阴影,但剧中的武打戏,仍然是常规的拳来脚往。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24)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25)

上下:《水月洞天》

于这一点来说,近年来做得最好的是《将夜》。以原著视角来看,《将夜》是典型的玄幻小说。杨阳导演将之拍成了一部武侠剧。在国产剧打戏越发依赖特效的当下,剧中写实与诗意兼具的武打设计,毫无疑问是一个亮点。

春风亭激战、荒原之战、冰面决战等几场重头戏,或干净利落,或大气磅礴,或激越狠决,或凄凉肃杀,刀光剑影中,一种久违的江湖感扑面而来。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26)

《将夜》

客观地说,武打戏越来越难拍了。第一,老派打星逐渐老去,没有武术基础的年轻演员,吊个威亚都颤颤悠悠。《水月洞天》之所以能打得行云流水,除了用心之外,也和于波、杨俊毅、张晋、释小龙等演员的武术功底分不开。

第二,随着摄像机清晰度的不断提高,武替的使用范畴也随之缩小。毕竟,正脸戏还是得演员自己拍。《风起洛阳》的武打戏,仿佛是又快又慢的矛盾体。黑灯瞎火时凌厉激烈,打得酣畅淋漓。换到亮处,铺天盖地都是慢动作。

以前的武侠打戏(今时观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打戏)(27)

《风起洛阳》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态度。打戏想拍得好看,武术指导的设计只是基础,演员能不能撑得起动作,导演能不能适配文武戏比例,才是关键所在。演员不愿吃苦练习,就只能靠特效。导演找不准定位,就会满盘皆输。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徐克、程小东、袁和平等人将武戏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之后从拍摄技术和动作技巧上来说,再未有根本的飞跃。2003版《天龙八部》导演周晓文就曾感叹:武侠剧的拍摄濒临绝境。后面的武戏但凡被叫了好,通常都是“武侠 ”的路子,要么动作结合了文戏表达,要么动作贴合了某种意境,这个已不只是动作导演的功课。

武侠剧的发展目前在瓶颈期,众多创作者都在进行探索,有的成功了,有的不成功,但都是这个中国特色类型剧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心到了,功到了,机缘到了,武戏定会重焕光彩。

【文/马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