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就是我们常见的多年水生或湿生禾本科植物,芦苇。开花前为芦,开花后为苇。

芦苇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且生长繁殖速度很快。只要有水源的开阔地带,大都可以看见成片的芦苇,姿态优美、轻柔曼妙。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寄思于芦苇,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而作为艺术题材,中国画中的芦苇形象,则俊逸多姿、意蕴深远。

边寿民(1684~1752)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 之一。

擅花鸟、蔬果和山水,尤以画芦雁驰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称。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1)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2)

边寿民画芦苇,常伴以鸿雁,以幽淡冷逸的色调呈现在世人面前。

他的泼墨芦雁,造型准确,栩栩如生。笔墨刚健有力,而又婉转潇洒。泼墨中微带淡赭,挥洒自如;浑厚中饶有风骨,苍浑奇逸。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3)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4)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5)

边寿民曾结庐野滩30年,对芦雁可以说了如指掌。

他以雁自喻“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 ,借以自慰自遣,并将自身社会遭际、人生咏叹、辛酸苦辣、悲感忧怀,一齐赋予芦雁,写入诗画。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6)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7)

他笔下芦雁与芦苇相互映衬,三两枝芦苇,两三只芦雁,笔简意赅,意境萧疏,表达了他一切想表达的情怀。这是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8)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9)

吴青霞(1910~2008)

现代著名女画家。

善画鲤鱼,以鱼为师,得形入神,有“鲤鱼吴”之雅称。

又善写芦苇,师边寿民,大笔落墨,洒脱精准。画风一改边寿民冷淡幽逸,它是温厚和煦、清劲婉约的格调。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10)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11)

吴青霞曾说:“雁, 爱群尚义,飞鸣宿食均有准则,我十几岁时就着手描绘了临摹过宋人的工笔芦雁,以后渐渐倾注于边寿民,以半写意的大笔,点垛落墨,力求洒脱生动。边氏鱼雁,只数不多,布景简单。我感到大雁有气势,要求显得出‘江南水阔,漠北沙寒’的气象。”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12)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13)

在吴青霞的芦雁图中,既有形单影只的芦苇,亦有成丛成片的芦苇,是那么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地生在水边。

芦花初绽,苇叶疏密有致,用笔粗犷大气,在一枝一叶的描绘中,也就传达出自己谦恭不让的芦苇情怀。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14)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15)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16)

而画中鸿雁,神态极其生动。群雁栖饮、双雁凌飞,修翎息羽、鼓翼鸣秋、清流游泳,一一现于笔端,憨态可掬。

平沙雁群,千姿百态;秋水芦苇,相映成趣,不仅令人看到和谐生动的大自然,也感受到艳阳送暖时的丝丝秋意。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17)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18)

周怀民(1906~1996)

现代著名国画家,收藏家和鉴定家。“京派”画家代表人物。

擅山水,以画芦塘、葡萄著称。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19)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20)

在他描绘的太湖山水画中,常毕现芦苇、芦塘的质感、气势和神韵,被人们誉为“周芦塘”。

画中芦苇丛生,随风摇曳。渔人驾舟捕鱼,好一派江南水乡风光。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21)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22)

国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国画中的蒹葭苍苍(23)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