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云排练软件(联拉近)

乐队云排练软件(联拉近)(1)

“联”,拉近,加入同步的音乐节奏吧 | 模糊谈判力 第二十八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702篇推文。

全文共2128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乐队云排练软件(联拉近)(2)

1 引言

如果真的存在外星生命,我们该怎么和“它们”沟通?

或者说,

考虑到毕竟存在危险,为了不触怒对方,我们该怎么沟通?

这虽然只是一个纯假设的问题,但至少我们相信,目前世界上的所有语言都不会被外星生命所理解;

可我们依然要选择一种来尝试沟通;

再进一步说,

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它们”的时候,该用什么语言最安全?

作家路易斯-托马斯,在他的小说中这样写道,

如果科技水平允许的话,一开始和外星生命最安全的接触方式,一定是“音乐”;这是我们这个世界最模糊、却最适合的沟通方式。

不得不说,路易斯说得有道理。

就地球而言,“英语”可能是使用最多的语言,但它依然不是最普遍的“语言”。

相信你一定听过这句话,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

如果“音乐”能够在地球上完成这样的功能,我们也应该相信,通过“音乐”外星生命也能理解我们。

好吧,今天我想聊的并不是“如何和外星人沟通”,而是“音乐”对“谈判思维”的意义。

“音乐”拥有强大的力量,它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对人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从你的车载电台里,到你的无线耳机里,它如同空气,无限占领了我们的心灵和大脑。

而且,商人们早就发现“音乐”是用来“说服”人们最好的办法;

星巴克里为什么常年播放的是音乐,而不是脱口秀、相声或是新闻?

电影电视剧都需要配乐,为什么配的不是其它的声音?

广告、饭店、酒吧、商城.....

如果你仔细听,都是音乐在默默发挥着作用。

如果我说,音乐的说服力是你未曾想象的,你相信吗?

2 音乐同步

我们依然在“模糊谈判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今天要聊的依然是,恰尔迪尼七字影响力的第三个字,“联”。

所谓“联”,指的是“联合”,指的是“咱们”(我们);

模糊谈判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类就是,“我们 VS 他们”。

“联”字所代表的说服力,可以总结成这样的一句话,

人们总是倾向于,对自己人,也就是属于“咱们”一伙的人,表示赞同,并接受说服。

换句话说,

你对那些把你看作“咱们”的人,更有说服力。

如何成为“咱们”?

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拉近”关系;

而“同步”,就是一种最容易的“拉近”;

而“音乐”天生就有着把人和人“同步”的力量。

不仅如此,“音乐”对人产生的同步,并非来自任何理性或逻辑;

相反,它直接诉诸于人的感性和情绪。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让我们看两个心理学实验;

这两个实验都和孩子有关,因为孩子的决策通常更加感性,而非理性。

3 孩子和音乐

2010年,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进化人类研究所的心理学家,塞巴斯蒂安-基什那教授,做了一个有关“孩子和音乐”的实验。

实验对象都是四岁大的孩子;

内容很简单,把孩子们分为两组,“音乐同步组”和“无音乐组”;

“音乐同步组”的孩子们,会在播放背景音乐的同步节奏下,大家一起哼着歌、绕着一块“池塘”(一块蓝色地毯)慢走;

而“无音乐组”的孩子们,就只是围着圈慢走,没有音乐也没有哼唱;

乐队云排练软件(联拉近)(3)

接下来,塞巴斯蒂安教授会安排孩子们做一个“喂鱼”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里,孩子手持的管子会发生故障(故意设计),而导致里面的小球掉落一地;

此时,实验人员会观察同组的其他孩子是否会上前提供帮助,捡起所有的小球;

乐队云排练软件(联拉近)(4)

请注意,这个“帮助”行为完全是自发的利他行为,没有任何人会提示或要求孩子们这么做;

实验结果很有趣,

“音乐同步组”中主动提供帮助并坚持捡完所有小球的孩子,几乎是“无音乐组”的四倍!

乐队云排练软件(联拉近)(5)

(相关实验见:Joint music making promotes prosocial behavior in 4-year-old children By Sebastian Kirschner⁎, Michael Tomasello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Psychology,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04103 Leipzig, Germany, doi:10.1016/j.evolhumbehav.2010.04.004)

这不禁让我们这些父母的感叹,要知道平时为了教育孩子们谦让、互相帮忙,是件多么头大的事情;

而这个实验似乎在告诉我们,对于孩子们的“说服力”,就隐藏在“音乐同步”之下。

4 婴儿实验

2014年,加拿大麦克斯马特大学的心理学家,劳拉-西雷利教授,做了一个有关“婴儿和音乐”的实验。

这个实验的对象更小,是只有14个月大的婴儿;

同样把他们分为,“音乐同步组”和“非同步组”;

在“音乐同步组”,一个实验人员抱着婴儿、跟着音乐做屈膝跳舞的节奏,另一个实验人员在她对面跟着同步的节奏跳动;

在“非同步组”,则实验人员故意和抱着婴儿的人,做不同步的节奏。

乐队云排练软件(联拉近)(6)

然后,实验安排刚才跳舞的实验人员,和婴儿一起玩游戏;

实验人员会故意“掉落”画笔、或“掉落”小球,然后等待观察,看婴儿是否会来帮忙捡起来;

乐队云排练软件(联拉近)(7)

实验结果如同我们的猜想,

“音乐同步组”的婴儿在11秒内主动帮忙的数量,几乎是“非同步组”的两倍!

(相关试验见:Interpersonal synchrony in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 in infants By Laura K. Cirelli, Kathleen M. Einarson1 and Laurel J. Trainor, McMaster University, Canada, DOI: 10.1111/desc.12193)

哇!

14个月的婴儿,也会被“音乐同步”所“说服”,做出无私的利他行为。

5 小结

“音乐同步”是一个有效的产生“联”字说服力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

不妨让我们更大胆一些,如果你想说服影响一个人,找一找他/她每天单曲循环的那首歌;

找个机会,和他/她一起哼唱;

也许,会有让你惊讶的事情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有着“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联”,“联合”的本质,也是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我们 Vs 他们,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

当“咱”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音乐同步”,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咱”和“他们”的界限越明显,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

这里是“谈判思维”!

“模糊谈判力 第二十八篇” 待续

--- 桔梗

乐队云排练软件(联拉近)(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