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远的思乡情(景与情思乡之情)

在读古代诗歌时, 景与情在诗歌之中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含义?

常见的意象所含思乡之意:

①月、明月:古诗中月的象征意义有:思乡怀远之情、纯洁无暇的感情、人生短暂的悲伤愁苦之情、展示广阔情怀、象征人的高洁品质。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在俯仰之间的真情流露。黄叔灿在评论此诗时说到:“即景即情,忽离忽合,极质直却自情至。从此,明月就成了思乡的标配。

悠远的思乡情(景与情思乡之情)(1)

②烛、烛光:烛光作为一种普通的物象,成为诗歌描写对象,经过历代积累,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单就“红烛”而言,宋词中的“红烛”多半是为了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和思念。如: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江水、流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诗歌中常常用江水来表现思乡之情,就如:顾况《望楼望水》中的“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悠远的思乡情(景与情思乡之情)(2)

④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就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悠远的思乡情(景与情思乡之情)(3)

⑤莼羹鲈脍:这个典故出自于《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欧阳修贬官夷陵的途中,乘船时写下一首《初出真州泛大江作》,词为“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也如:欧阳修的“清词不逊江东名,怆楚归隐言难明。思乡忽从秋风起,白蚬莼菜脍鲈羹”。

⑥梧桐:在古典诗词中,有象征故乡的意思,因为古人喜欢在庭院中央或者水井边栽种梧桐,当诗人身在他乡的时候,梧桐便成了她们记忆中的家园的象征,如杜甫的《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中“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诗人瞧到她乡初开的菊花时,兴起了思乡之情,在诗中,“高桐”就就是故乡的象征。再如,曹邺《早起》中“月堕沧浪西,门开树无影。此时归梦阑,立在梧桐井”。所以,梧桐就是诗人心中家园的象征,满载诗人的思乡情感。

悠远的思乡情(景与情思乡之情)(4)

⑦酒:古人以酒醉相思。就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悠远的思乡情(景与情思乡之情)(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