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暮色七律诗(倒映宋诗之河里的三衢道中)

春日的衢州,走在信安湖畔,微微斜着伞,抬望眼,看到的是衢州古城。此时,它正浸润在江南烟雨之中,不免让人想起那首南宋诗人曾几的千古绝唱——《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俯瞰三衢山下的这座古城,被百际山脉和仙霞山脉包围着,犹如慈祥温柔的大地之手托起的一颗明星。这颗明星,享有“五路总头,四省通衢”美称,在赵宋时期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造就了一条宋诗之河。

日望金川千张帆,夜见沿岸万盏灯。在宋金对峙的动乱年代,这里却是别样的人间胜景。两宋时期,衢州籍科举进士就有1013人,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在北宋167年,衢州科举进士翘楚两浙。儒风浩荡,文运熙隆的衢州,因此引来了无数文人骚客的驻足,喝着招贤酒,畅怀心胸,吟诗作对,或家国情怀、或山水情结,或挚友情缘……据不完全统计,这条文化之河上产生的宋诗有一万多首,而衢州本土诗人创作的诗歌就占据一半之多,可以说宋诗之河的孕育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三衢人杰地灵的内生动力。历史长绵,这一切都刻印在黄墙青石里,倒影在波涛江河里,让后人回味无穷,感观岁月的变迁,时代的激荡。

漓江暮色七律诗(倒映宋诗之河里的三衢道中)(1)

衢州水亭门。据CFP。

要说衢州的山是高远的。回顾北宋初年,吴越国王钱镠之孙钱弘俶,遵循王祖钱镠“善事中原,维护一统”的家训,取消吴越王位,尊赵氏为帝,舍别归总。常山学子江景房陪同吴越王钱弘俶向宋庭朝贡,宋太祖见其才华卓著,授其殿中侍御史,从此手握京城治安大权。但他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被贬还乡,身耕以殁。“扰扰尘埃日日忙,偶然来谒赞公房。行登峻岭跻攀倦,坐俯清泉笑傲凉。”描绘的是他在被贬之后的豁然开朗和清幽自然,纳土归宋,奉籍称臣,王之大节。他从未忘却吴越王的遗训,以至于开春之时,爬山过岭,攀登险崖后,和高僧一起,尽享山风吹来,俯瞰世间万物,不由得想起“林静鸟声融客语,风来花气逐人香。此时已觉凡尘断,分得高僧兴味长”的远大理想。

要说衢州的水是清澈的。多少文臣武将,立志报国。被赐予“武举绝伦及第”的武状元徐徽言,就是一个可以和岳飞相媲美的衢州抗金英雄。当宋钦宗割让河东、河西两路等黄河以北州府、军民震惊悲愤之时,徽言毅然挥师收复河西路麟、府、丰三州及岚、石等州;北宋亡后,又誓死抗击,杀敌甚多,最终不幸被俘。当金帅完颜娄室令宋徽宗亲信劝降时,徐徽言厉声斥责。金人知不可屈,遂射杀之。“乍看华扁费寻思,徐叩微言极坦夷。无可奈何安命者,吾非恶此欲逃之。万羊赋禄渠前定,二鸟蒙恩彼一时。总被委斋参透了,不求符竹止求祠。”正是三衢大地的水土养育了徐徽言清澈的赤子之情,诠释着忠贯日月的家国情怀。至今,衢州忠壮陵牌坊依旧挂着的那幅“忠规义慨武穆望尘,壮怀激烈亭侯逊色”对联,是后人对其崇高无上的赞誉,激励着无数三衢学子。

要说衢州的风是得意的。出生于寒素之家的南渡名宰余端礼,绍兴二十七年及第进士之后,从最基层的宁国县尉做起,直至位极人臣的一朝宰相。而他仕途的发端就起源于他和宋孝宗的那一场君臣对话。当宋孝宗问其安邦定国之策时,胸有成竹的他将南宋对金比喻成越对吴,汉对匈奴,提出了“谋敌决胜之道,有声有实。敌弱者先声后实,以詟其气;敌强者先实后声,以俟其机。”战略决断,获得了宋孝宗的欣赏,称“卿可谓通事体矣!”推举他任监察御史之职。此后,余端礼历任大理少卿、太常少卿、吏部尚书,直至丞相之职。“去年出郊春欲半,钟阜林峦青未遍。今年此日蛰初惊,动地春光满石城。柳如蹙金梅碾玉,川原高下麦苗绿。一声布谷已催人,吴侬莫问春迟速。”在积重难返的南宋后期,余端礼游宦四十余年,历经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太多的朝廷变故,人事代谢,因其“不思国家之大计,是守匹夫之小节”的忠君爱国,让他的人生多为得意,平步青云。

要说衢州的雨是含蓄的。一生酷爱诗文词赋,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的毛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其词受苏轼、柳永影响,清圆明润,别树一格,无秾艳词语,自然深挚、秀雅飘逸。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毛滂也常常吟诗作词赠送爱妻赵英,最为熟知的莫过于这首《生查子》:“春晚出山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将其情思溶化在优美而伤感的景致中,语言雅丽清新,虽无卿卿我我,也不见香言艳语,却是一往情深,含蓄地书写与妻子执著不渝的情感历程,表达了朴实深挚的夫妻感情。

要说衢州的情是雅致的。赵宋“重文轻武”的治国之策,孕育出了注重诗情画意的审美雅致。而说起衢州雅致的文人,当属被学界尊称“铁砚先生”的北宋户部尚书毛晃,倾其一生专心著述,精文字音韵。其《增修互注礼部韵略》这部书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千六百多字。编撰的《禹贡指南》,援据考证,独不泥诸儒附会之说,为宋韵的创造奠定了语言基础。以至于清乾隆皇帝在给《四库全书》题诗时赞誉道:“微禹其鱼功不刊,导川敷土下民安。九州既奠爰分域,四海会同永宴澜。毛晃指南因有述,文渊阙氏乃无端。焦竑志籍传名著,朱子说书取训钻。千古根源率由溯,诸家附会概祛谩。独于分野称星宿,未识恢恢天道宽。”

要说衢州的人是思归的。有着对衢州思归之情的,赵鼎就是其中一个。这个被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的宋朝中兴贤相,主张抗金,知人善任,为南宋输送了“其才猷皆可以经邦,其风节皆可以励世”的有用之才。其虽非衢州人,却伴随着宋室南迁安家于常山,死后归葬于常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石门佳气”“忠简古冢”等。一首“飘零泽国几春风,又触惊涛泛短蓬。四海未知栖息地,百年半在别离中。功名元与世缘薄,兵火向来吾道穷。独倚危楼凄望眼,青山无数浙江东”,寄托了他离衢赴任时的忧国思乡之情,真切而又感人。

山水风雨情。走进衢州,我们和诗人曾几一样,游兴愈浓,时而乘轻舟泛溪而行,时而舍舟登岸循山而走,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千年的风情万种,都付三衢道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