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的教育学理论基础(颠沛流离的夸美纽斯)

不管是教资还是教招考试中,都会涉及到夸美纽斯,那咱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的一生可以用颠沛流离四个字来形容。12岁以前的夸美纽斯还是比较幸福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受到其他人尊重的人,所以小时候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是在12岁的时候,夸美纽斯失去了父母,两位姐姐也相继去世,突出其来的变故,使夸美纽斯变成了孤儿,只能被寄养在姨妈家里,后来夸美纽斯受到了兄弟会的资助完成了学业,也是这段时光对他从事之后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基础。

1614年,毕业之后的夸美纽斯从海得堡徒步将近500公里回到自己的家乡---捷克,22岁的夸美纽斯被委任为一所拉丁文学校的老师,也是这个时候,夸美纽斯将自己的大部分经历都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开始研究教育改革。

但是好景不长,1618年战争爆发了,整个欧洲都卷入了战争,捷克沦陷。夸美纽斯的家产、藏书和所有的论文手稿化为灰烬,自己的同胞被杀,自己也被迫流亡,祸不单行,战争引发了瘟疫,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也没有辛免于难。

遭受了祖国沦陷,家破人亡的打击,我们很难想象夸美纽斯是如何克服过来的,所以这一点夸美纽斯是很令人钦佩的。之后的10年左右,夸美纽斯也一直在为祖国的利益来回奔波。

到1628年,夸美纽斯被迫流亡到波兰,这段相对平静的日子帮助夸美纽斯完成了几部影响时代的巨著,包括《语言学入门》《母育学校》、《物理学概论》,当然还有一本著作-----《大教学论》,开创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先河,成为跨时代的巨著,所以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巨匠”、“教育理论的始祖”、“教育学之父”,当然,也有人称他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可惜,好景不长,13年之后,战争波及到了波兰,夸美纽斯的住宅、手稿、书籍又一次毁于一旦,最终夸美纽斯选择落脚在荷兰,直到1670年逝世。在这其间,他编写出版了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世界图解》。

从其这一生的经历来看,其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但是其却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直观性原则等等,当然还有其一些名言,比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这些就是夸美纽斯的故事,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人物故事的了解,加深对其思想的了解与认识。

中公讲师解析

夸美纽斯的教育学理论基础(颠沛流离的夸美纽斯)(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