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哪里(三过家门而不入)

俗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是指时间。古代没有计算时间的钟表,立杆使日光投阴影于一定的刻度上,以阴影的移动来计算时间,所以把时间称做光阴。

在《淮南子·原道》中有:“圣人不以尺长的玉为贵,而重寸阴,那是因为时间难得,而且容易失去。”《晋书·陶侃传》有:“大禹圣人,惜寸阴,而众人当惜分阴。”时间是以秒、分、时、日、月、年为计算单位,而不是以寸、尺、丈为单位来计算的,上面“寸阴”、“分阴”的说法,是指阴影在日晷(gǔi)刻度上移动的距离之短长。传说中的大禹在治水中珍惜“寸阴”,也就是珍惜哪怕是很短的时间。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哪里(三过家门而不入)(1)

禹的父亲鲧,因治水不利被杀。禹接替父亲治水,他和鲧治水的方法不同,首先跋山涉水走遍九州闹水害的地方,了解江河,测量地势,深入调查研究,而后不用围堤堵水的办法,而是凿开山渠,疏通壅塞,把河水引入八大江河,最后归入大海。在禹的时代,还没有什么先进的工具,治水只能用石斧、石刀、骨铲、木耒等。禹和他的助手们,不但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而且为了早日把洪水治好,就连一寸那么长的光阴都非常珍惜,决不浪费时间,这就产生了“大禹惜寸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哪里(三过家门而不入)(2)

大禹治水后,第一次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才呱呱坠地,他没有时间进去看望妻子;第二次,他妻子抱着儿子在门口向他招手,他也只是招手而过;第三次,儿子已经长到十几岁了,跑过来拉着父亲的衣襟,要他回家看看,大禹还是没有进去。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他对妻儿没有感情,而是治水的任务重,时间紧,他不能为私事浪费光阴。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哪里(三过家门而不入)(3)

禹和他的助手们,夏战酷暑,冬冒严寒,手上磨出了老茧,脚底长满了胼胝,甚至由于常年泡在水里,脚趾甲都脱落了。禹以无比的毅力,以惜寸阴的精神,以要为百姓造福的信念,苦干了13年。在治水中,还教百姓稼穑,利用水土发展生产。水终于被制服了,同时百姓也获得了丰收。人们赞颂他的功勋,称他为大禹。

从此,大禹治水,和大禹惜寸阴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通过这个传说,至少使我们认识到时间的可贵。现在提出的口号“和时间赛跑”,是不是也受“惜寸阴”的影响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