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如何拥有人脉(职场中如何培养人脉)

导语:职场中人脉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力,为此人人希望自己拥有强大的人脉关系网,以此叱咤职场,迈向巅峰。有的人拥有了强大的人脉关系网,从而平步青云;有的人却一直不得其法,甚至因为模仿,成了“东施效颦”的典型案例。为什么会有如此两极分化的结果?我们到底该怎样做才能培养好人脉?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建立人脉关系背后的面纱。

职场上如何拥有人脉(职场中如何培养人脉)(1)

拥有人脉离成功越来越近

《增广贤文》中告诉你的培养人脉的大智慧

在《增广贤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之而从之,其不善之而改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培养人脉的大智慧:人脉是建立在优势互补,资源互换的基础上。

人人都希望结交比自己强的人,甚至很多人认为如果结交一个能力不如自己的人,那不如不结交。但是比自己强的人难道不也需要结交更强的人吗,为什么一定要理睬我们呢?原因只有一个:自己身上一定有对方所没有的资源,这种资源大致为两方面:

  1. 我们有能帮助别人的人脉
  2. 我们有能帮到别人的能力

所以《增广贤文》中在“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后面加了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之而从之,其不善之而改之”。

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阿里巴巴的马云曾对外说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感谢的有——孙正义、杨致远、金庸、蔡崇信。但如果在4个人里必须选一个最感谢的,那就是蔡崇信先生。”蔡崇信先生当初加入马云的团队时,马云几乎一无所有,而蔡崇信先生却是在90年代拿着580万年薪的投资界大咖。

为什么马云能够结交到蔡崇信先生,并且得到他的帮助?因为蔡崇信先生看中了马云身上的“领导力”,要知道当时的阿里团队中追随马云的人几乎都是精英。

蔡崇信先生曾表示过:“这家伙有能力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是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马云真的有能力做成一番事业。那就是最终说服我的原因。”

这个例子中马云因为具有蔡崇信所看重的“领导力”,所以虽然蔡崇信在当时对马云来说是强者,但依然愿意结交马云,并帮助马云。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个例,那么我们说一个职场中常见的场景。

小王和小李,同时进入一家公司,两人都希望可以在新公司中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但结果是小李如愿以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下面我们用一张表来看下小王和小李之间的差距

职场上如何拥有人脉(职场中如何培养人脉)(2)

小王和小李入职后都做了什么

如果你是职场大咖,你会选择和谁来往呢?相信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职场小贴士】:刚入职场如果暂时没有特殊技能不可怕,只要自己肯学习,总能修炼出对别人有价值的技能,从而自创与人互助交往的资源。


能力不够,如何提升自我能力

职场中不少人往往希望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但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长此以往就会变得焦虑不安,甚至会觉得自己不适合在职场生存。

凡是要想做好除了努力,还要有方法,只有方法对了,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才能快速提升,下面我们就如何提升自我能力,提供一种思路。

一、提升自我能力,要先破除思维误区

关于提升自我能力,大多数人会这么做:

  1. 买书自学
  2. 报班跟着老师学

这么做没有错,但缺少了一个环节:没有先了解有哪些思维误区,常见的思维误区如下:

  1. 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情况在职场非常普遍,尤其对于职场新人,会自认为事情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比如说:同事间的工作邮件标准是要抄送直属上级,但有的人明明没按标准流程却说:我当时忘了抄送了,反正收邮件的人看到不就行了,动不动就抄送领导,还以为我爱表现呢。
  2. 看事情只看表面职场中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相,但不少人会觉得“眼见为实”,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的。比如说:部门主管让一个新人去拿快递,不少人会觉得这个主管官架子十足,爱使唤人。但事实是主管正好在做当月绩效评分,又正好听到这个新人在电话里和朋友聊游戏。
  3. 盲目跟风职场中有时候有一些人喜欢跟风,认为大多数人选择的就是对的,从不去冷静分析,甚至有的人会认为法不责众,大家都做了,就算错了,也没啥影响,要处罚大家一起被处罚。比如说:公司乔迁,新的考勤机还没有到货,但HR提前通知,每个员工早上来公司后到前台登记下,有的人看到不少人明明迟到也乱填写,就觉得自己也这么做才是对的,不然就显得与人格格不入。

上面这3种思维误区也是职场中比较常见的,我们如何打破思维误区呢?

  1. 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方法比如:上面例子中“工作邮件是否抄送领导”,就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而是应该严格按照标准化去执行。在职场标准化的要求并不是故意刁难谁,而是这些标准都是经过验证的有效的方法。
  2. 破除“看事情只看表面”的方法比如:上面例子中“应该不应该帮主管拿快递”,就不能光凭自己看到的去评价主管的品性,最好是不要去好奇心的八卦,如果实在有好奇心,那也应该了解事情前因后果后再内心评价。
  3. 破除“盲目跟风”的方法比如:上面例子中“要不要和大家一样随意乱填考勤记录”,原则上是肯定不能这样,情理上也要有按照公司规定去做,而不是大多数人这么做就是对的。

二、提升自我能力,要分辨能力类别

职场中有些人对于能力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解,误认为学过或已经学完的知识就是能力。其实知识只是自我能力中的冰山一角。如何分辨能力的类别呢?下面我们用“冰山模型”来分析下。

职场上如何拥有人脉(职场中如何培养人脉)(3)

冰山模型

在冰山模型中,能力包含了基础技能、职场岗位技能、职场特殊技能。那么什么是职场中的基础技能和通用技能

  • 基础技能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职场礼仪

比如说:不同场合的穿着、如何敲领导门、同事之间如何称呼、拜访客户的礼节等。

(2)工作流程标准

比如说:哪些邮件需要抄送领导、哪些邮件是需要包含附件、哪些汇报要用表格、哪些汇报要用PPT等。

(3)办公软件基本操作

比如说:office软件、制图软件、财务软件等基本操作。

  • 职场岗位技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岗技能

比如说:如何制作办公损耗分析表、团建活动流程设计等。

(2)销售岗技能

比如:不同的客户使用不同的销售话术、客户面部微表情的分析、销售报表如何分析等。

(3)技术岗技能

比如:软件开发岗中Java语言的运用、运维岗中OA办公系统的模块设计、设计岗中图文排版的设计等。

  • 职场特殊技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说:说话逻辑性强,容易让人一听就明白话题重点。

(2)察言观色能力

比如说:有眼力劲,无论领导还是同事和这样的人相处很轻松舒服。

(3)情绪控制能力

比如说:工作中出现错误被领导批评了,不会抱怨客观因素,也不会自暴自弃,打起精神积极改正


三、提升自我能力,要合理规划,持续坚持

我们通过破除旧有的思维误区,也对自己做了能力分辨和划分,接下来就要有针对性的去改善,如何去做呢?遵循一个原则:合理规划、持续坚持。下面分享3个用于提升自我能力的方法。

  • 自我改变方法

职场上如何拥有人脉(职场中如何培养人脉)(4)

自我改变工具

图中分为3个行动方向

(1)目标设定

写下需要改变的事项,比如:熟练使用Excel、学习并实践销售话术技巧等。

(2)情绪调动

找个安静的地方,自己想象如果不改变会是什么样,改变后美好的场景有哪些。比如:如果不能熟练使用Excel,就只能天天加班还没加班费。如果熟练使用Excel,不用加班了,还能有时间约会了。

(3)培养习惯

给自己设定一个周期,不用太长,可以设定21天,28天,45天不等,但一定要记录好每天的心得体会,及时复盘。这有利于自我检测是否达标了。

  • 合理规划时间

在职场不同于上学,不可能全天时间都在学习,因此合理规划好工作与自我提升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规划的好,可以事半功倍,规划的不好,反而更加迷茫了。但有一个原则:慢就是快,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职场上如何拥有人脉(职场中如何培养人脉)(5)

如何规划时间

上图中规划时间表里,“当天需做/学事项”那一栏,尽量不要超过5个,因为列的越多,越难完成。很多时候我们做时间规划的时候,恨不得精确到每分钟,列的越多觉得才能提升的快,其实这是不现实的,宁愿一开始少一点、慢一点,但完成的质量高一点。

  • 设定自我奖惩

关于自我奖惩,比较简单,可以这么做

第一步:列出近期最想买的东西

不要超过3个,超过3个自己都不相信能做到;

第二步:给任务设定分值比如说:完成一项得2分,未完成扣3分,按期得分超过85分,奖励最想买的3件东西中最便宜的那个;得分超过95分,奖励价格中间档的东西;得分超过100分奖励最贵的东西。

第三步:请人监督

请人监督方面可以朋友圈公开说明,也可以请家人或关系好的人帮忙监督,目的是,只有公开监督才能在未完成时产生内疚感,并会及时纠正。否则自我奖惩就是空谈。

【职场小贴士】:人在职场一定要学会自我分析,尤其是对于自我能力提升方面,更是要从先改变旧有的思维误区,通过自我分析总结,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合理规划好时间,坚持去做。这也是很多职场大牛们的常态。


建立人脉关系,这六个步骤可以从0到1建立好人脉

我们了解了培养人脉的大智慧,又了解了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之后,接下来就该一步步的去落实人脉关系的培养了,下面分享一下关于建立人脉关系的六个步骤。

职场上如何拥有人脉(职场中如何培养人脉)(6)

建立人脉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设定交往的目的

交往目的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长期交往目的,另一种是短期交往目的。

1.长期目的:明确好方向后,一步步的加入到意向圈子。比如:你想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不可能加入行业圈子后就成为专家,而是通过加入圈子,不断的学习大咖的长处,总结并分享心得,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2.短期目的:当前急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从而希望快速找到可帮助或可合作的人。比如:你的工作是做安防监控,并且是主做医院,希望找到医院基建科的相关负责人,而这个负责人喜欢游泳,正好你知道了,就希望加入到这个游泳爱好者圈子,去结识这个人。

根据不同的交往目的,才能有效的寻找适合的圈子,从而结识对应的大咖。

第二步:寻找适合圈子

寻找适合的圈子,最主要的依然是目的,根据目的设定去寻找,就想上面的例子,成为行业专家那就要寻找行业圈子;寻找爱好游泳的医院基建科负责人,那就寻找他在哪个游泳爱好者的圈子。

找到对应的圈子后,还需要自问一个问题:我能为这个圈子带来什么。如果这个问题自己没有提前准备好,即使找到了圈子,也很难加入进去。

第三步:加入适合圈子

明确了自己能给即将加入的圈子带来什么,那是不是就能加入进去了呢?也不是,接下来就需要使用对应的方法。

1.熟人介绍

比如通过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等身边的人的介绍,这种方式效果最好。也能得到圈子里的人初步的信任。

2.线上社群

现在互联网很发达,各类圈子云集,如果是通过线上社群,建议加入一些付费圈子,当然费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考量,并不是所有的付费圈子都必须加进去。

为什么不建议加入免费的圈子,不是说免费的就一点用没有,而是免费的圈子大多伸手党多,愿分享、愿提供价值的人少。

3.线下活动

通过线下活动的方式加入圈子,大多是线下的市场营销活动,属于主动参与,比如:某大咖的线下讲座、某大咖所在公司的线下市场活动等。

第四步:吸引大咖关注

这一步很重要,所以不要一开始加入圈子后,就急吼吼的添加别人的微信,或者是直接电话骚扰。我们换位思考下,当一个陌生人刚加了自己的微信就甩过来一堆问题,我们会开心吗?。吸引大咖关注的关键点:

1.积极响应大咖的各类活动

2.积极帮助大咖组织活动

3.尽自己所能多为圈子里的其他人提供帮助,当别人感谢时,顺口说一句:感谢XX(大咖)提供一个可以分享的平台。

第五步:如何维系人脉关系

1.请别人帮个小忙

生活中很多时候,不少人怕请别人帮忙,大多数人的理由是,怕被别人拒绝后,自己没有面子,其实请人帮忙也是有一些讲究的,这里分享一个原则。

请人帮忙的原则:在别人能力范围内,且很轻松就能做到的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手之劳,最好还能给对方带来好处的事。

比如:听了某个大牛的讲座后,自己觉得很有收获,写了一篇心得,请大牛帮忙在他朋友圈宣传下。这个大多数的人是不会拒绝的。

2.主动帮别人做些事

生活中很多人总喜欢先索取再付出,生怕自己吃亏了,但对于培养人脉来说,这种思维是不可取的。主动帮别人做些事,是一种与人链接的桥梁,尤其想结识比自己强的人时,更应该想想自己能帮别人做点什么。

比如说:一般来说现在凡是圈子都会有一个微信群,以供圈子的好友互动交流。如果是有心的人,就会在加入圈子后观察大家都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平时都对哪些资源比较有需求。

根据大家的需求点,结合自己身边的资源或从网络中收集汇总的资源,分享到圈子的群里。

3.做链接圈子的中介人

这是一种扩大圈子的方式,用网络术语也可以叫做“粉丝裂变”。

比如说:你加入了两个圈子,一个是设计圈子,一个是销售圈子。正好有一天销售圈子的大咖正在询问有谁认识设计牛人,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设计圈子的群主介绍给销售圈子里的大咖。

这么做,你就为两个不同类别的圈子提供了价值。

第六步:对人脉进行标签归类

这一步的关键性仅次于第一步的目标设定。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加入到一些圈子,并且也建立了一些人脉,但由于个人好友太多,又不能关注每一个人,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对人脉进行标签归类。

人脉标签采用“二八定律”,20%的人要经常互动,比如:逢年过节问个好,发个喜庆红包,看到对对方有用的资料,转送一份等。具体怎么做呢?

职场上如何拥有人脉(职场中如何培养人脉)(7)

人脉标签管理流程

特别提醒:不用每天互动,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但最少10天要有一次互动。

【职场小贴士】:建立人脉千万不要太过功利,职场上谁都不是傻子,多点坦诚,多为对方提供有用的价值,才是建立人脉最本质的技巧。


结语

我们再回到《增广贤文》中,体会下这句话: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之而从之,其不善之而改之。

相信看完本文的朋友们,再来看上面这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说实话培养人脉不难,也难。

不难之处在于,现在有关培养人脉的方法论和技巧很多,大多数都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强。

难的地方在于,大多数人很难去改变思维误区。希望本文的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建立好强大的人脉关系。

职友圈老金:职场老兵,上市公司互联网教育特聘讲师,擅长分享职场生存、晋升技巧、营销策划、副业项目鉴定和实战经验,欢迎关注我@职友圈老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