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解69章(大本经之十八君子)

道德经讲解69章(大本经之十八君子)(1)

18.君子

君子者,天之秀民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谋始。

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步泽履,君子以辨民安志。

艮山谦,君子以损多益寡。

无君子谁治野人?无野人谁养君子?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所用,需百工为之所备,如必自备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疲于奔命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此天下之通义也。

君子修己以敬人、以安人,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而平天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修。不重其本而重其末,则寸木可高于重楼,舟羽能重于万金。其身正,不令而民行;其身不正,虽令而民不从。

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君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小道也。君子学道而爱人,以求上达。求道,欲其自得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皆逢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也。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不怨天,不尤人,恒守善道。凡斋、战、疾,君子慎之;凡天命、大人、圣人之言,君子畏之;凡德、义、礼,君子怀之;凡臆、必、固、我,君子弃之。不愁无位,愁何以立;不忧人之不知己,忧己不能也。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也。终身之忧者,修身求道也;一朝之患者,琐事也。故其易侍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则不悦也。

君子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其雅量容人,谨言慎行,不轻诺,不生嗔,不倦怠。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似草,风临草必倒。好德如好色,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居移气,养移体。君子善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道与义,是常义所生者也,非偶义所得也。不得于言,求之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之于气。夫志者,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守其志,勿暴其气。志到则气到,气到则力到,力到则功成。射于百步之外,能至靠力,能中取巧。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其独则日三省吾身:一时之忿忘其自身,祸不延其亲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不疚,无愧于志。

君子不自欺,如厌恶臭,如好美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是过也。人之所过,各归其类。过犹不及,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攻己之恶,不攻他人之恶。苟有过,人若告知,何其幸也!纣之不善,不如罄竹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名皆附焉。

君子依其位而行,不图非份。处富贵,行合乎富贵;处贫贱,行合乎贫贱;处夷狄,行合乎夷狄;处患难,行合乎患难。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媚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上者虽善无正,无正则不信,不信则民弗从。下者虽善不尊,不尊则不信,不信则民弗从。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悖。居上为宽,为礼则敬,吊丧必哀。

君子之所为也,众人难知焉。其有所不为,然后可以有所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众人去之,君子存之;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约之以礼,以礼行之;质之以义,以义为上;言之以逊,成之以信。节礼乐、导人向善、多贤友,三益矣;骄乐、宴乐、佚游,三损矣。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之事君也,务当匡其正道而致于仁也。助君之旧恶其罪小,诱君之新恶其罪大。

君子之治天下也,无可无不可,以宜为道。以宜使民,以惠养民,以恭行己,以敬侍上。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赈穷救急,周急而不济富。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故君子不器,及其使人也以器,不求备于一人。厌似是而非者,君子返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则邪无匿也。

君子依乎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故能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是故君子察己在前,责人于后。以孝事君,以弟事长,以慈使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死不能惧,忍辱负重,见危致命,此之谓大丈夫也。

故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授也,可使而不可陷;可欺而不可罔;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